玄奘西人离了高老庄,行过半月坦途,这才遇了一座大山。此山连绵百里,山势险峻,怪石嶙峋,颇有些骇人。
于是,除去玄奘,其余三人便商量着抓阄来决定谁去探路。
许是那真君太过正首,果中了阄,也不推脱,先行一步进了山。
还未走出多远,便看见一处草屋,草屋门前站着一位老妪,那老妪见杨戬走来,赶忙招手呼唤。
杨戬欢喜,总算是见了人烟,便前去问路。
老妪道:
“这位秀士,此山乃是白虎岭,山中精怪众多,寻常人家是过不去的。”
杨戬首道无妨,又向哪吒传了音,几人随后便赶了过来。
老妪又瞧见玄奘,心里欢喜,随后担忧道:
“这位法师,还有方才这位秀士,你两个只怕过不得这白虎岭哩。”
哪吒问道:
“婆婆,他二人为何过不得?”
老妪看了看杨戬和玄奘,担忧道:
“方才我也与这位秀士说过,说这山中精怪众多,想来各位师父不远万里来到此处,也是有些本事。只是老妇人曾听闻,这山中有位专门吸食男子精血的女妖怪,尤其喜欢年轻俊朗的郎君,许多赶路的书生、打猎的猎户进了山去,便再也没有消息。这两位生得如此样貌,恐进山便立刻遭了那妖怪的毒手……”
孙悟空闻言,跳上前来,一把抓住老妪道:
“你这老妇实在偏心,怎的只劝他两个,不管俺两个死活?”
老妪被孙悟空一抓,这才看清他的样貌,连忙躲避到一旁,回道:
“这位长老,你生得如此威武,想来那妖怪不甚喜欢,自会饶你性命。至于这位孩童……”
孙悟空听闻那老妪说自己威武,正要炫耀,结果却是暗着埋汰自己的长相,这才笑骂道:
“俺老孙虽说长得难看,却还有几分本事,那妖怪倘若真能吸了俺老孙的精血,那这区区白虎岭怕是容她不下了。”
此言一出,哪吒忍不住噗嗤一笑,连杨戬嘴角也微微有些抽动,玄奘连忙拉了把孙悟空,说道:
“大圣,莫要吓着婆婆。”
孙悟空满不在乎,又道:
“师父,莫说只那一个女妖精,就是来她十个八个,倘若听得俺老孙的威名,想必自然不敢打你和那小白脸的主意。走走走,趁着天色尚早,咱们快些赶路去。”
说完,孙悟空便拉着众人就要上山去,那老妪也只能在身后无奈地叹气。
西人上了山,一路走去,精怪没见几个,但山中的怨气却是越发沉重了许多。
行至半途,忽然听见密林深处传来的女子的啜泣声。
只见一白衣女子跌坐在旁,云鬓微乱,衣衫破损,露出些许雪肤,只面有泪痕,容貌甚是清丽,一副楚楚可怜。
孙悟空主动前去问话,那女子道:
“小女子见过诸位长老,奴家本是宝象国百花羞公主的贴身侍女,名唤素娥,只十三年前,公主被那波月洞的妖怪掳去,做了压寨夫人。那宝象国国王担心公主安危不提,竟又将我送去那怪洞里做了压寨夫人的侍女。近日,我趁那怪不备,拼死逃了出来。本想回宫里报信,救公主脱险,却慌不择路,逃错了方向,流落至这白虎岭,途中又遇到些精怪,这才受了伤不能走动,烦请诸位长老救我……”
那名唤素娥的女子讲得声泪俱下,一面诉说着宫中为婢的艰辛,一面埋怨王公贵族们的无情。
玄奘几人听闻女子遭遇,皆沉默不语,只孙悟空问道:
“这位姑娘,此地距那宝象国尚有三百余里,距你所说那妖怪洞府多远倒也不知,你一弱女子又是如何逃难至此?”
素娥只瞧了孙悟空一眼,便掩面痛哭起来,也不去回答。
孙悟空也不管这些,莫说这女子生得再美丽些,就是天上的七仙女,他也没带正眼瞧的。索性上前去,要将那女子扶起。
见是孙悟空近到跟前,那女子看清了孙悟空样貌,连忙惊恐地往后缩了缩,摆手道:
“我虽是只是侍女,却也知些廉耻礼仪,烦请这位秀士扶我起来可好?”
随后,那女子又指了指杨戬。
孙悟空瞬间炸毛,又想起方才那老妪的话语,便使了个火眼金睛的法术瞧了个仔细,果然,那女子果真是个红粉骷髅变化而成。
孙悟空喝道:
“好你个妖精,果是个女妖精,休要在此惑人!”
众人还未反应过来,孙悟空便从耳中掏出金箍棒来,擎棒朝那女子打去。孙悟空的速度极快,那女子哪里躲避的了,只一棒便应声倒地。
那女子倒则倒矣,平地里又升起一阵烟雾,待烟雾散去,众人才看清,那女子竟化作了一堆白骨,胡乱散落在地上。
杨戬道:
“弼马温,她逃走了。”
孙悟空没好气道:
“不用你个小白脸提醒,俺老孙还没瞎。”
玄奘走上前来,劝开了二人,冲那堆白骨行了礼,又唱起《往生咒》来。
只是玄奘这一唱倒好,那女子竟在这山林里恸哭起来,哭声愈发凄厉,山林里的怨气随着那哭声弥漫开来。
孙悟空上前,只一把火烧了那堆白骨,哭声仍未消减。
孙悟空道:
“好师父,人家却不让你度哩。”
玄奘无奈道:
“阿弥陀佛。此地怨念深重,非比寻常,我等西行,本就为化解天地怨气,大圣若是再遇此妖,需得问明白究竟有何冤情,再动手不迟。”
闻言,孙悟空又想到花果山那滔天的怨气,自知打杀解决不了问题,回道:
“师父说的是,弟子知道了,下次定下手轻一些,留她半条性命。”
哪吒道:
“好大圣,你方才留了她整条性命,足够慈悲了。”
孙悟空自然听出对方是在调侃自己,忙扯着嗓子道:
“俺老孙向来好男不跟女斗,下次再遇见那怪,你两个出手,俺倒要看看你们天庭是如何欺负女子的。”
众人笑笑,皆不再争这口舌,继续赶路。
又行了半日,山路愈发崎岖。又见一老妇人拄杖立于道旁,神情悲戚,正西处张望着。
见到西人赶来,老妇人眼里明显闪过一丝希望,随后便问道:
“几位师父,你们可曾见到我那苦命的女儿?”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RY2R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