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113章 金粟风波·民心初动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穿越成祖龙,举球皆秦土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RZ61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关中大地,渭水之畔。初春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,新翻垦的泥土散发着的气息。身穿粗布短褐的老农陈翁,蹲在自家田垄边,布满老茧的手指捻着几颗金灿灿、质地坚硬的种子,眉头拧成了疙瘩。他面前,是官府新划拨下来的一块“试验田”。

“金粟?地蛋?”陈翁喃喃自语,语气里满是怀疑,“这黄澄澄、硬邦邦的东西,真能比得过咱的老粟米?还有这怪模怪样的小疙瘩,埋土里就能长出吃的?莫不是糊弄人的把戏!”他抬头望向旁边田里绿油油的粟苗,那是他祖祖辈辈信赖的作物,心里一阵踏实。旁边几个闻讯赶来的邻人,也指指点点,议论纷纷。

“陈老汉,听说了吗?渭南那边张里正家,被官府硬逼着种了这劳什子金粟,苗倒是长得快,杆子老高,可就是不抽穗!张老汉急得嘴角都起燎泡了!”一个黑脸汉子忧心忡忡地说道。

“可不是嘛!”另一个老者接口,“官府派来的那几个黄口小儿(指年轻的农家学者),就知道捧着竹简念念叨叨,什么深耕浅播、追肥捉虫,一听就不靠谱!不如咱们伺候了几百年的粟米稳妥!这要是颗粒无收,全家老小喝西北风去?”

稷下学宫农家院的大弟子许稷,此刻正站在不远处另一块试验田里,听着隐约传来的议论,年轻的脸庞涨得通红,攥紧了拳头。他面前是一片精心侍弄的玉米幼苗,绿意盎然,长势喜人,与旁边稀疏的传统粟田形成鲜明对比。不远处,农家院首席大农师许行(许行理念后人)静静观察着,须发皆白,眼神却锐利如鹰。

“师伯!”许稷忍不住走到许行身边,声音带着委屈和不忿,“您听听!愚昧!短视!这金粟耐旱抗瘠,一旦成功,亩产何止是粟米的数倍!还有那地蛋(土豆),不挑地力,灾年救命!他们……他们竟如此诋毁!”

许行抬手制止了他的抱怨,目光扫过远处那些疑虑重重的老农,缓缓道:“许稷,莫急。农事乃生存之本,关乎生死。骤然改易千年习性,岂能无惧?光靠学宫竹简上的道理,压不服这土地,更服不了人心。”他指着试验田中一株壮硕的玉米苗旁,特意留下的一小片老粟,“看到没?新老并存!让他们亲眼看看,金粟的杆有多粗壮,能长多高!让他们亲口尝尝,地蛋煮熟后的粉糯饱腹!口说无凭,眼见为实,口尝为真。农人的信任,要用沉甸甸的穗子、实打实的粮食去换!”

他望向咸阳方向,语气深沉:“况且,陛下圣心独运,推广新作物是为解万民饥馑,开万世基业。然欲速则不达,强压反生怨怼。司农寺己颁令:试种新作物者,无论收成如何,今岁田租减半!若遇灾歉,由常平仓赈济口粮!此乃定心丸也。”

许稷闻言,精神一振:“减租?赈济?原来朝廷己有应对!”心中的憋闷顿时消散大半。

作者“梦幻的虚幻”推荐阅读《穿越成祖龙,举球皆秦土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

就在这时,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。一名风尘仆仆的驿卒飞身下马,高举一份盖有黑冰台特殊火漆封印的铜管,首奔许行而来!

“大农师!加急密报!陇西、北地数郡突发畜瘟!牛马大量倒毙,春耕恐受重创!”

犹如晴天霹雳!许行脸色骤变,一把接过密报展开。许稷也凑上前,只见密文中详细描述了疫情蔓延速度之快、牲畜死亡之惨烈。陇西、北地本就贫瘠,牛马是春耕的命根子!若这畜瘟控制不住,耽误了春耕,即便有良种,无人力畜力耕种也是空谈!饥荒的阴影瞬间笼罩下来。

“畜瘟……”许行眼中闪过一丝惊悸,旋即被决然取代。他猛地看向那块长势正旺的玉米试验田,又低头看了看手中那几颗不起眼的土豆块茎,一个大胆的念头如闪电般划过脑海!

“许稷!”许行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力度,“立刻飞鸽传书学宫医家,询问有无防治畜瘟之方!同时,传令所有试种区农家子弟听令——”

他深吸一口气,指向试验田:“金粟耐旱,生长快,对地力要求相对较低!地蛋更是不需深耕,用锄头即可点种!无需依赖牛马!”他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,“此乃天灾,亦是天赐之机!传令各试种点,全力推广金粟、地蛋种植!将司农寺的减租、赈济之策广而告之!告诉所有农人,此二物,就是今年救命的粮!是陛下赐予他们对抗灾荒的利器!”

许稷瞬间明白了师伯的深意。恐惧会摧毁信任,但生存的渴望会压倒一切!在失去传统依靠的绝境下,这些被质疑的新作物,反而成了唯一的希望!他热血沸腾,重重抱拳:“诺!弟子明白!这就去办!”

很快,“畜瘟肆虐,牛马凋零,春耕危机”的消息伴随着司农寺“试种新粮免半租,灾年常平仓保命”的政令,如同长了翅膀,传遍了关中、陇西、北地乃至更远的郡县。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开来。

然而,当绝望的农人涌向官府询问对策时,得到的却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:快去领“金粟”、“地蛋”的种子!此物不挑地,少用牛,长得快,产量高!官府减租,常平仓兜底!

起初的怀疑,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动摇了。无数像陈翁这样的老农,怀着复杂的心情,颤巍巍地接受了那些金灿灿的种子和灰扑扑的块茎。他们将信将疑地,学着学宫派来的年轻农师的样子,在原本准备种粟麦的田里,小心翼翼地刨坑、下种、覆土。每一粒金粟,每一颗地蛋,都寄托着他们全家活下去的渺茫希望。

一场由天灾倒逼的、席卷大秦北方的新作物种植浪潮,在疑虑与希望交织的复杂情绪中,轰轰烈烈地展开了。田野间,少了耕牛的哞叫,多了无数挥动锄头的佝偻身影。农人对新作物的接纳,在生存的本能面前,迈出了艰难而关键的第一步。咸阳宫中的嬴政,接到黑冰台关于民间舆情转变和新作物播种面积激增的密报,嘴角终于勾起一丝深沉的弧度。民心如水,疏胜于堵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RZ61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穿越成祖龙,举球皆秦土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RZ61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