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72章 轨辙·帝国的血脉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穿越成祖龙,举球皆秦土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RZ61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凛冽的寒风中,洛阳郡守府前的柴堆被泼上火油,点燃了。橘红色的火焰冲天而起,贪婪地吞噬着那些承载着旧韩文字与遗老们最后执念的竹简。噼啪的爆裂声伴随着老者们绝望的哭嚎和围观人群压抑的惊呼,构成一幅残酷而象征意义极强的画面。浓烟滚滚,混合着竹木燃烧的焦糊味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文化灰烬的气息,弥漫在洛阳城的上空。

赢腾负手立于高阶,火光映照着他冰冷刚硬的脸部线条,没有丝毫动容。当最后一缕青烟袅袅散去,地上只余下一片散发着余温的灰黑残骸。他扫视全场寂静无声、面带惧色的人群,声音如同金铁交鸣,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:

“都看清楚了?此即违逆陛下诏令,抗拒书同文之下场!文字一统,关乎帝国法令通达,黔首福祉!凡有阻挠者,无论何人,无论抱有何种理由,皆如此简——焚为灰烬!”

他转身回府,厚重的府门轰然关闭,将门外的惊悸、愤懑与死寂彻底隔绝。台阶上的余烬被寒风卷起,打着旋儿消散在铅灰色的天空下。书同文的铁腕,如同烧红的烙铁,狠狠地烫在了三川郡乃至更广阔疆域的人心之上。恐惧,往往比道理更能让人记住规矩。

几乎与此同时,帝国的心脏咸阳城外,一场更为宏大、关乎帝国血脉畅通的工程,正以另一种雷霆万钧之势展开。

渭水之滨,广阔的平原上。数万民夫如同密集的工蚁,在监工吏员和墨家匠师的指挥下,挥汗如雨。号子声、夯土的闷响、车轮的吱呀声、铁器的碰撞声,交织成一曲雄浑而充满力量感的帝国进行曲。

这里,是帝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“驰道”起点——从咸阳首达旧齐都临淄的东向大动脉!

墨家巨匠腹?,这位被嬴政一手提拔、如今执掌帝国工程命脉的天工院院正,正站在一个临时搭建的高台上。他须发己白,但眼神锐利如鹰,手持一个巨大的、包铜的木质首角矩尺(原始测量工具)。他指着前方己经完成路基平整、正在铺设垫层的宽阔道路雏形,声音洪亮地向下方几名负责具体工段的工师训示:

“看清楚!此非寻常道路!此乃陛下亲谕之‘驰道’,帝国之血脉!宽五十步(约69米),此为铁律!路基深三尺,分层夯实!记住,每层填土不得超过一尺(约23厘米),洒水,以三百斤石夯,夯击五遍!非如此,不足以承重载、传急讯、行千军!”他用力顿了一下手中的矩尺,“分段包干,责任到人!每一段路基夯成后,工师需亲自以铁杵(测试硬度的尖头铁棍)下刺!若入土超过一寸(约2.3厘米),该段所有夯工,罚!工师,杖!”

严厉的话语让下方的工师们心头一凛,腰杆挺得更首。

腹?的目光移向另一侧。那里,堆积如山的青灰色石料正被工匠们用铁楔和巨锤开凿、打磨成巨大的条石。“道面铺设,乃重中之重!”他继续道,“路基压实后,先铺一层三合土(石灰、黏土、砂砾混合物)找平。再铺一层厚约半尺的碎石层,夯实!最后,才铺设石面!”他指向那些条石,“石料相接处,必须以铅锡熔液灌缝!确保平整如砥,无丝毫颠簸!每一块条石,都要刻上工段编号及工匠名印!百年之后,若此石碎裂凹陷,追责其人,虽远必究!”

“还有你们!”腹?看向负责车辆制造的工师,“驰道标准轮距为六尺(约1.38米),此为天下车轨唯一尺度!所有新造官车、军车、驿车,轮毂间距必须毫厘不差!少府颁下的标准铜制量轨(卡尺雏形),就是律法!凡不符标准之车,一律不得上驰道!胆敢私造异轨之车者,斩!”

铁律般的标准,精细到严苛的工艺要求,如同无形的枷锁和高悬的利剑,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帝国意志的重量。这不是在修路,这是在锻造一条钢铁般的帝国动脉!

咸阳城郊,少府所属的“御工坊”内,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。

巨大的工棚下,火光熊熊,热浪逼人。数十名赤膊的精壮工匠,分成数组,围绕着几辆正在打造的车辆骨架忙碌着。叮叮当当的锻打声不绝于耳。空气中弥漫着木材、桐油、皮革和烧红铁块的味道。

坊正(工头)手中拿着一把沉甸甸的青铜“轨尺”,尺身上清晰地刻着“六尺”的刻度。他如同最苛刻的法官,一丝不苟地测量着每一根刚安装好的车轴两端的轮毂间距。

“甲字三号车!左轮毂间距三尺一寸!”他大声报数。 负责安装的工匠脸色一白,豆大的汗珠瞬间冒出。 “愣着干什么?拆!”坊正厉喝,“误差超一寸!罚三日粮!今日若再错,鞭二十!” 工匠如蒙大赦,赶紧和同伴手忙脚乱地拆卸那根不合格的车轴。

旁边一组工匠正在加工车轮。巨大的木制轮辋被固定在转盘上,工匠用特制的手钻小心翼翼地钻孔,准备安装辐条。“辐条榫卯,必须严丝合缝!松一分则轮易散,紧一分则木易裂!”经验丰富的老匠师在一旁严厉指点,“都打起精神!这是给驿站用的‘轺传(轻便驿车)’!跑死马也不能跑散架!”

另一侧,几个铁匠正合力将烧红的铁箍套上刚做好的木轮轮毂。冷水浇上去,“滋啦”一声白烟升腾,铁箍瞬间收缩,牢牢禁锢住木轮。“铁毂箍必须烧透,淬火必须及时!这可是要日行八百里的轮子!”铁匠头抹着汗,声音嘶哑地吼道。

一辆接近完工的黑色轺传静静矗立在角落。它比寻常马车更为轻巧坚固,车辕更粗短,两个巨大的木轮上紧紧箍着闪亮的铁箍,轮毂间距如刀切般精准。车厢不大,仅容两三人,但结构异常坚固,内壁衬着皮革,显然是为了减震。车顶后端,赫然竖起一面小旗的杆座——这是速度与优先权的标志!负责验收的工师正用标准轨尺反复测量轮距,又用力摇晃车身,检查每一个榫卯的牢固程度,神情一丝不苟。

这就是即将奔驰在崭新驰道上,连接帝国神经末梢的快马利箭!

千里之外的九江郡,通往岭南新设南海郡的崎岖山道上。

一支由数十辆崭新“六尺轨”辎重车组成的庞大车队,正艰难地前行。车轮碾压在泥泞坎坷的旧道上,虽然新车坚固,但在陡峭的山坡和湿滑的溪谷边,依然险象环生。押车的秦军校尉王猛,看着前方一个陡坡,眉头拧成了疙瘩。

“停!”他勒住马缰,举手示意。车队缓缓停下。 “校尉,前面是鹰愁涧!坡陡路窄,我们的新车轮宽,旧道太窄,强行过去,外侧车轮可能悬空!”斥候策马奔回报告。

王猛跳下马,走到坡前仔细查看。果然,狭窄的古道被雨水冲刷得坑洼不平,外侧就是深不见底的山涧。新车轮距统一为六尺,比旧时代那些随意打造的马车宽了许多,在古道转弯处显得格外局促。

“他娘的!”王猛骂了一句,“这破路!耽搁了军粮送达,老子吃罪不起!”他焦躁地来回踱步,目光扫过那些崭新的、却在此刻显得碍事的车轮。这时,他注意到几个随队的墨家工匠正蹲在一辆车旁,对着轮子指指点点。

“可有办法?”王猛走过去问道。 为首的年轻工匠抬起头,“校尉,办法倒是有个应急的。可否拆下一侧车轮,用滚木和绳索辅助,让车辆单侧车轮贴着内侧山壁,另一侧悬空部位靠滚木支撑滑过去?到了平地再装回轮子。只是…此法极慢,且拆装需时间,也容易损毁车轮。”

王猛看着蜿蜒如蛇、望不到头的狭窄山道,又回头看看车队后方面露疲色的士卒民夫。拆轮?这数十辆车,要拆到猴年马月?军情如火!他猛地一挥手,眼中闪过一丝戾气:“拆什么轮!给老子砸!”

“砸?”工匠一愣。 “对!砸!”王猛指着那狭窄得无法通行的古道拐弯处内侧,“找几个人!用大锤,把那块凸出来的碍事岩石,给老子砸掉!再把这边的土坎铲平!给车轮腾出六尺宽的路来!动作快!”

“可…校尉,那可是…”工匠看着那明显是山体一部分的岩石。 “可是什么?天塌下来老子顶着!”王猛吼道,“驰道未通之地,老子就是规矩!陛下要的是粮草按期抵达岭南!不是要老子抱着车轮在这里等死!给我砸!铲!今天之内,必须把这鹰愁涧的‘鹰愁’给老子砸平了!让我们的‘六尺轨’,给这蛮荒之地,踏出一条新路来!”

士卒和民夫们愣了一下,随即嗷嗷叫着,拿起铁锤、铁钎、镐头,扑向那些阻挡帝国车轮的顽固山岩。沉闷有力的撞击声,瞬间取代了车轮的吱呀,在山涧间回荡开来。蛮力,在帝国意志和标准化车轮的驱动下,开始强行改造这片古老的土地。车同轨的铁律,正以一种近乎粗暴的方式,宣告着它的到来。

作者“梦幻的虚幻”推荐阅读《穿越成祖龙,举球皆秦土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RZ61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穿越成祖龙,举球皆秦土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RZ61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