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76章 礼俗相融

小说: 白虎御唐:龙阙血鉴   作者:小狩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白虎御唐:龙阙血鉴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1IH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 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白虎御唐:龙阙血鉴

官学的晨读声刚歇,我己循着隐约的鼓乐声走向逻些城的街巷。今日是吐蕃的传统节日,却见家家户户的门楣上既挂着吐蕃的五彩经幡,又贴着大唐的红纸剪花,两种饰物在晨风里轻轻摇曳,像在共跳一支无声的舞。

我的鼻尖掠过街角的摊位,嗅到一股奇特的香气 —— 那是吐蕃的酥油花混着汉地的桂花糕味道。摊主是个吐蕃妇人,正用不太熟练的汉文吆喝着,身边的大唐媳妇则帮她整理着堆成小山的糕点,吐蕃的糌粑团与大唐的汤圆在同一竹篮里挨得紧密。

“白泽大人,来尝尝这个!” 妇人笑着递过一块糅合了青稞粉与糯米的点心,上面印着汉地的福字与吐蕃的吉祥结。我用舌尖轻舔,甜香里既有高原的厚重,又有中原的温润,正如这街上往来的人群,吐蕃的藏袍与大唐的襦裙擦肩而过,彼此点头致意,自然得如同呼吸。

午时的阳光晒得广场暖洋洋的,一群孩童正在玩游戏。他们将大唐的投壶与吐蕃的射箭结合在一起,用箭杆投掷远处的壶口,输了的孩子要唱一支对方的歌谣。一个吐蕃孩童唱着走调的《长安谣》,引得大唐孩童们拍手大笑,随后他们齐声唱起吐蕃的牧歌,虽不标准,却透着真诚。我趴在廊下看着,尾巴随着歌谣的节奏轻轻摆动。

忽然听到一阵吹打乐,原来是一队迎亲的队伍。新郎是大唐的商人,新娘是吐蕃的贵族女子,队伍里既有大唐的唢呐手,又有吐蕃的长号手,吹奏的曲调是特意编创的,既有《诗经》的雅致,又有吐蕃史诗的雄浑。嫁妆里,汉地的丝绸与吐蕃的氆氇堆叠在一起,箱子上的锁具刻着 “秦晋之好” 西个汉文,钥匙却做成了吐蕃的八吉祥样式。

我跟着队伍来到新娘家,看到嫁妆清单上,唐蕃两种文字并排书写,每一项物品都标注着双重寓意。汉地的铜镜象征 “心心相印”,吐蕃的绿松石代表 “情比金坚”。新娘的发饰更是巧妙,金步摇上坠着吐蕃的蜜蜡珠,满头的珊瑚串里藏着汉地的珍珠,在阳光下闪着和谐的光。

傍晚的祭祀仪式在城郊的祭坛举行,大唐的礼部官员与吐蕃的祭司并肩而立。供桌上,汉地的太牢与吐蕃的青稞酒同列,焚香的铜炉刻着唐蕃双语的祝词。祭司念诵的祷文里,既有对吐蕃山神的祈愿,也有对大唐河神的祝福,两种信仰在袅袅香烟中交融,不分彼此。

我蹲在祭坛旁的巨石上,看着百姓们依次行礼。他们有的行汉地的拱手礼,有的做吐蕃的合十礼,无论哪种姿势,脸上都带着同样的虔诚。一个汉地老者教吐蕃孩童如何跪拜,一个吐蕃阿妈则帮大唐妇人整理敬献的哈达,动作自然得仿佛做过千百遍。

夜幕降临时,篝火在广场中央燃起。唐蕃的百姓围着火焰跳舞,大唐的踏歌与吐蕃的锅庄渐渐融合成新的舞步,脚步踏在地上,发出整齐的声响,像在诉说着一个共同的心愿。有人跳起汉地的胡旋舞,有人唱起吐蕃的酒歌,歌声与笑声混在一起,在夜空中飘得很远。

我卧在广场边缘的山坡上,俯瞰着这片欢乐的景象。远处的官学里,学子们还在灯下研读;工坊的炉火依旧明亮,工匠们或许还在琢磨新的技艺。而这里,礼俗的种子己在交融中生根发芽,开出了最美的花。

作为一头白虎,我或许不懂那些复杂的礼仪规矩,但我能感受到这份融合里的温暖与安宁。我会继续守在这里,看着经幡与红纸一同飘动,听着唢呐与长号共奏乐章,见证唐蕃的礼俗在时光里慢慢沉淀,成为这片土地上最珍贵的文化记忆,代代相传,生生不息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1IH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白虎御唐:龙阙血鉴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1IH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