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落的晨雾还未散尽,我己循着隐约的鼓乐声走向逻些城的中心广场。今日是唐蕃交融的特殊庆典 —— 既过中原的 “上元”,又庆吐蕃的 “望果”,广场西周的木桩上,既挂着汉地的红灯笼,又系着吐蕃的五彩经幡,风过时,灯笼摇曳与经幡飘动的声响交织,像在召唤百姓共赴盛会。
我的鼻尖掠过广场的食摊,嗅到一股甜香与酥油混合的气息 —— 那是汉地的元宵与吐蕃的酥油花在同一处蒸腾的味道。一个大唐的面点师傅正教吐蕃妇人搓元宵,吐蕃妇人则回赠了亲手做的酥油花,花瓣上特意捏出中原的牡丹样式,师傅的元宵馅里也掺了吐蕃的蜂蜜,两种味道在蒸汽中缠绕,像把两地的甜蜜揉在了一起。我用爪子轻碰旁边的蒸笼,汉地的竹笼与吐蕃的铜锅并排摆放,笼屉上贴着双语的 “吉” 字,蒸汽晕开的墨迹里,藏着共庆的心意。
“白泽大人,来看看这盏灯!” 一个吐蕃工匠举着刚扎好的花灯,灯架是汉地的六角形,灯面却画着吐蕃的雪山牧场,灯穗用中原的丝绦与高原的羊毛线编织而成。我用鼻尖蹭了蹭灯穗,丝绦上绣着的 “上元安康” 与羊毛线织的 “望果丰收” 相互映衬,灯光透过画纸,在地上投出雪山与花灯交融的影子。不远处,大唐的艺人正在扎制吐蕃风格的走马灯,灯壁上画着唐蕃百姓共耕共织的场景,转动时,仿佛在重现这些年交融的岁月。
巳时的日头晒得广场暖洋洋的,唐蕃的孩童正在猜灯谜。灯笼上的谜题既有汉文的 “举头望明月”,又有吐蕃文的 “雪山映朝阳”,孩子们用双语交流答案,一个大唐孩童猜对了吐蕃谜题,赢得了一串吐蕃的蜜蜡珠;吐蕃孩童解开了汉文灯谜,得到了一盏汉地的纸灯笼,欢呼声在广场上此起彼伏。我趴在灯谜架旁,看着他们交换奖品,蜜蜡珠与纸灯笼在手中传递,像在交换彼此的欢乐。
广场的另一侧,唐蕃的乐师正在合奏。大唐的琵琶与吐蕃的扎念琴共鸣,汉地的笛音伴着吐蕃的骨笛声,奏出的乐曲既含上元的婉转,又有望果的豪迈。乐师们的脚下,汉地的鼓与吐蕃的铃并排摆放,鼓手用中原的节奏打出鼓点,铃手则按高原的韵律摇响铜铃,两种声响在广场上回荡,引得百姓纷纷起身起舞。我甩了甩尾巴,跟着节奏轻拍地面,尾巴扫过的地方,汉地的绣花鞋与吐蕃的皮靴正踩着同样的节拍旋转。
午后的祈福仪式在广场中央举行,唐蕃的长者并肩而立。大唐的老者捧着汉文的祈福疏,吐蕃的长老手持吐蕃文的祝祷词,两人同时开口,白虎御唐:龙阙血鉴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白虎御唐:龙阙血鉴最新章节随便看!汉文的 “风调雨顺” 与吐蕃文的 “五谷丰登” 在阳光下交织,供桌上的祭品既有中原的太牢,又有高原的青稞酒,香炉里的汉地线香与吐蕃藏香共燃,青烟缭绕中,分不清哪是中原的祈愿,哪是高原的祝福。我蹲在供桌旁,看着百姓依次行礼,汉地的拱手礼与吐蕃的合十礼交替出现,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同样的虔诚。
祈福仪式后,广场上开始了民俗表演。大唐的舞姬跳起了融合吐蕃锅庄元素的《上元踏歌》,裙摆转动时,汉地的丝绸与吐蕃的氆氇相互映衬;吐蕃的武士表演了融入中原武术的马术,马背上的动作既有高原的刚劲,又有中原的灵动。观众席上,唐蕃的百姓相互喝彩,汉文的 “好” 与吐蕃的 “妙” 交替响起,掌声与欢呼声淹没了广场的喧嚣。我趴在观众席边缘,看着他们为表演者献上哈达与绢帕,汉地的绢帕绣着花,吐蕃的哈达印着吉祥符,两种礼物堆在表演者手中,像一座友谊的小山。
傍晚的广场上,唐蕃的百姓开始共享晚宴。长条桌上,汉地的佳肴与吐蕃的美食并排摆放,中原的糖醋鱼与高原的手抓羊肉相邻,长安的米酒与逻些的青稞酒同斟。大唐的农人向吐蕃牧民介绍元宵的吃法,吐蕃牧民则教大唐商人如何用手抓羊肉,饭桌上的交谈声里,“好吃” 与 “香甜” 的赞叹不断,酒杯碰撞的脆响里,满是共享的欢乐。我蹭了蹭桌边的木柱,柱上刻着双语的 “宴” 字,被食客们的衣袖得发亮,像在见证这场团圆的盛会。
夜幕降临时,广场的篝火熊熊燃起,唐蕃的百姓围着篝火载歌载舞。他们的舞步既有中原上元的轻盈,又有吐蕃望果的热烈,歌声里既有汉文的歌谣,又有吐蕃的曲调,火光映着他们的笑脸,像一幅流动的民俗画卷。我卧在篝火旁的山坡上,看着烟花在夜空绽放 —— 那是大唐的烟花匠人用吐蕃的矿物颜料制作的,炸开的图案既有中原的龙凤,又有高原的雄鹰,绚烂的光影里,唐蕃的夜空融为一体。
远处村落的灯火与广场的篝火在夜色中连成一片,像一片温暖的星海。我知道,这些共庆的岁时节日,早己成了唐蕃百姓共同的记忆,是民生幸福最鲜活的注脚。作为一头白虎,我或许不懂节日的繁复礼仪,但我能感受到这份共庆中蕴含的欢乐与团圆。我会继续守在这里,看着百姓们年年共庆岁时,听着鼓乐声代代相传,见证唐蕃的民俗在融合中愈发多彩,像这夜空的烟花一样,璀璨而热烈,照亮每一个幸福的日子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1IH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