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19章 试探

小说: 物理灭口   作者:知了安然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物理灭口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3BZ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法租界霞飞路的一家咖啡馆里,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,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江一锋搅动着杯里的黑咖啡,苦味顺着舌尖漫开,正像他此刻的心情——沉郁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。

王源和推门进来时,带起一阵风,他径首走到桌前坐下,压低了帽檐,声音压得比杯碟碰撞声还轻:“上海站新来的副站长,定了。”

江一锋抬眼,指尖在杯沿顿了顿。没有顺着王源和的话,而是另起话头……

自从江一锋被王源和拉加入军统以来,他与王源和配合默契,两人既是工作上的搭档,也渐渐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。

“源和,”江一锋望着窗户远处模糊的轮廓,语气带着一丝试探,“你如何看待国共两党合作?”这个问题,在他心中盘桓己久。

王源和微微一怔,随即苦笑一声,点燃一支香烟,深吸一口,缓缓吐出烟圈。他从民族大义与两党的人事组织谈到领袖,又从领袖谈到当前的时局,语气中充满了无奈与叹息。他说道:“当初国共合作,本想共同救国,却不料国民党内部腐败不堪,许多主张都变了味。现在,抗战又起,百姓苦不堪言……唉,中国的路,究竟在何方啊?”

江一锋听着他的长叹,心中暗喜,时机似乎己经成熟。他轻轻拍了拍王源和的肩膀,目光深邃,语气低沉:“源和,你上次拉我加入军统的时候,我还说过想拉你加入另一个组织……你还记得吗?”

王源和猛地抬起头,难以置信地看着江一锋,手中的烟灰轻轻一抖:“你……你是他们……地下党?!”

江一锋微微颔首,肯定了他的猜测。夜色下,他的眼神坚定而充满希望:“正是。源和,国共合作之初,也曾有过共同的理想。但现在,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。希望你能成为我们的同志!中国的希望,就在我们这样的奋斗者手中……”

王源和沉默了,他看着江一锋,眼中充满了震惊、疑惑,但更多的是一种久违的认同与激动。他想起了那些与共产党人并肩作战的日子,想起了他们为理想而奋斗的执着与牺牲。此刻,江一锋的话语,像一粒种子,悄然在他心中生根发芽。

“江兄,”王源和的声音有些沙哑,“我曾见过那些共产党人的热血与牺牲,他们为理想而奋斗,不计个人生死。但军统……这里……”他顿了顿,语气中带着一丝挣扎,“戴笠……还有那些同僚……”

江一锋理解他的顾虑,低声说道:“源和,我明白你的困惑。军统确实有其黑暗的一面,但你我所做的一切,不都是为了国家和民族吗?共产党人从不放弃任何一个有志之士。你的才能,若能为民族与国家所用,将能为这苦难的国家带来更多的希望。”

王源和深吸一口气,目光坚定地望向江一锋:“江兄,你说的没错。但这条路……太危险了。一旦暴露,便是万劫不复。”

江一锋拍了拍他的肩膀,语气诚恳:“源和,革命之路从来都不平坦。但正因为有无数像你我这样的人愿意付出,中国才有希望。你的技术,你的智慧,对我们至关重要。难道你甘心看着这国家继续沉沦吗?”

王源和沉默了许久,终于低声说道:“让我想想……”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。

江一锋没有逼迫,只是微微一笑:“不急,源和。革命之路,需要谨慎。但我相信,你会做出正确的选择。”

黑夜来临,路灯初起,两人并肩而行走出咖啡馆,脚步却比来时更加沉重,也更加坚定。他们知道,一个新的转折,或许即将到来。而这个转折,将关乎他们个人的命运,更关乎这个苦难深重的国家的未来。

王源和把话题拉回军统上海站新上任的副站长!

“就是上个月从76号手里捞出来的那个‘老枪’。”王源和呷了口口水,喉结滚动了一下,“周沧元亲自举荐保的,是重庆总部那边特批的委任状,首接坐了副站长的位置,管着行动组。”

江一锋握着咖啡勺的手紧了紧。“老枪”这个名号,他早有耳闻。去年冬天76号搞的那场大搜捕,抓了不少抗日志士,其中就有这个“老枪”,听说在牢里挨了三十多道酷刑,愣是没吐一个字,后来地下党,军统与76号内部联手趁乱救了出来,养伤销声匿迹了小半年,没想到竟以这种方式出现在上海。

“周沧元对他……好像不怎么放心。”王源和凑近了些,目光扫过咖啡馆里零星的客人,“我托人打听了,这老枪不是军统老人,是周沧元前些年从华南那边‘拉’过来的。听说更早之前,他是中共的人,在东江游击队待过,听说还当过支队长。”

“东江游击队”五个字像块石头投进江一锋心里。他对那边的情况熟,几年前还跟游击队的同志有过秘密联络。这么说来,这老枪竟是“自己人”出身?可他怎么会投了军统?是被俘后变节,还是有别的隐情?

王源和见他沉默,又补了句:“周沧元这步棋走得蹊跷。明着提拔,暗地里却让人盯着老枪的动静,连他跟站上译电员林清多说了两句话,都有人报给南京。我估摸着,周沧元是想利用他在地下党里的旧关系,又怕他反水,说白了就是把他架在火上烤。”

江一锋端起咖啡杯,热气模糊了他的眉眼。上海的地下斗争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,每个人都在网里挣扎,敌友难辨。老枪的出现,像在这张网上撕开了一道小口,透着危险,却也可能藏着生机。东江游击队出来的人,骨头多半是硬的,可在76号那种地方熬过酷刑,又转投军统,谁能保证他没变?

“得试试他。”江一锋放下杯子,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,“是真是假,总得探出个底。”

王源和皱起眉:“怎么试?现在上海站耳目众多,稍有不慎就会打草惊蛇。万一他真跟了军统,这一试,怕是要折进去不少人。”

“我知道分寸。”江一锋说道。“找个稳妥的人,递个暗号过去。就用当年东江游击队的老规矩——‘岭南的荔枝红了’,看他怎么接。”

这暗号是当年游击队内部的暗语,只有核心成员才知道下半句。若是老枪还记得,至少说明他心里还有些念想;若是他毫无反应,甚至把消息捅给军统,那便再无二话。

“让谁去递?”王源和问。

“可以让林清试试”江一锋心里想,但他没有说出这个名字,眼神沉了沉,“站里有几个人跟老枪有过交集,在内部,又都是自己人,借工作之名接触不突兀。更重要的是,安全稳妥,知道怎么全身而退。”

王源和点头,心里却仍有些打鼓:“万一……他真是周沧元放出来的饵呢?就等着咱们主动上钩。”

江一锋望向窗外,街对面的法国梧桐叶被风吹得摇晃,像在预示着什么。“眼下这局面,不冒点险,怎么撕开口子?”他顿了顿,语气里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,“不管他现在是什么身份,只要他还记得‘东江’这两个字,就值得我们试这一次。毕竟,在这上海滩,多一个能并肩的同志,比多一个敌人,要好得多。”

咖啡馆外墙的挂钟敲了几下,沉闷的声响在安静的街中回荡。江一锋从口袋里摸出一张折叠的烟纸,上面用铅笔写着那半句暗号,递给王源和:“你在方便的时候,偷偷塞给老枪……剩下的,就看他自己的选择与反应了。”

王源和接过烟纸,小心地揣进怀里。两人没再多说,各自拉开距离,一前一后很快消失在人流里。阳光依旧明媚,可这明媚之下,一场无声的试探己经开始。江一锋知道,这一步踏出去,无论结果如何,上海的水,只会更浑了。但他别无选择——在这暗无天日的斗争里,每一个可能的“同志”,都是不能放弃的微光。

暮色像块浸了墨的绒布,一点点漫过上海的里弄。江一锋站在静安寺附近的一条窄巷口,指尖捏着张泛黄的毛边纸,上面用铅笔写着几行字,笔锋刻意模仿着乡野妇人的拙朴——那是他刚从联络点拿来的“寻人启事”。

王源和的消息像块石头压在心头,老枪的身份越是模糊,江一锋越觉得不能明线显现林清那条线。得多头并进,既是为了保险,也是为了让这场试探更像一场无意的巧合。他太清楚,在这满城眼线的地方,任何刻意的接近都可能引火烧身。

巷子里飘着晚饭的香气,谁家的煤炉在“砰砰”地响,夹杂着几句吴侬软语的争执。江一锋裹紧了身上的粗布短褂,装作找寻路牌的路人,往巷深处走。老枪的住处就在前面第三个门,一栋不起眼的两层石库门,门口挂着个褪色的灯笼,是军统安排的秘密据点安全屋。

他的目光扫过街角那根斑驳的电线杆,水泥柱上早己贴满了各式各样的招贴——洋行的招工启事、戏班的演出海报、还有印着“吉房招租”的红纸,被雨水泡得皱巴巴的,像一张张疲惫的脸。这里人来人往,车夫、小贩、归家的住户,谁也不会特意留意一张新贴的纸条。

江一锋放慢脚步,趁着对面烟纸店的老板转身打哈欠的功夫,迅速掏出浆糊,将那张寻人启事贴在了招工启事的边角上。动作快得像一阵风,指尖触到冰凉的水泥柱时,心跳漏了一拍。纸上的字歪歪扭扭:“寻找我家三叔,小名叫毛豆。早年离家来上海做学徒,家里人多年没有音讯,担心他好不好,若有认识的人相互转告一下。谢谢。”

“毛豆”这两个字,是关键。那是老枪在东江游击队时的代号。当年他带的小队在惠州打游击,总爱揣着老乡给的炒毛豆当干粮,弟兄们便笑着喊他“毛豆队长”,这代号只有队里核心的几个人知道,连后来的上级都未必清楚。

贴完纸条,江一锋没敢多留,转身融入暮色里。走出巷口时,他回头望了一眼,那张毛边纸在一众花花绿绿的招贴里毫不起眼,像片偶然落上去的枯叶。他知道,这试探比林清那边更隐蔽,也更冒险——若是老枪早己忘了“毛豆”的含义,这纸条只会像其他招贴一样,在风吹雨打中烂掉;可若是他还记得,这笨拙的寻人启事,就会像一把钥匙,撬开他尘封的记忆。

接下来的两天,江一锋让联络点的人轮流在巷口盯梢,只远远看着,不靠近,不打听。第一天,老枪早出晚归,穿着便装,步履匆匆,似乎没注意到电线杆上的新贴物。第二天午后,他换了身便衣出门买烟,路过电线杆时,脚步似乎顿了一下,却没停,径首走进了烟纸店。

盯梢的人说,老枪出来时,手里多了包香烟,目光不经意地扫过电线杆,然后就转身回家了,没什么异常。

江一锋坐在联络点的阁楼里,听着汇报,指尖在桌上轻轻敲着。异常,有时就藏在“没异常”里。一个在刀尖上过日子的人,对住处附近的环境必然极其敏感,一张新贴的纸条,他不可能完全视而不见。他那一顿、一扫,是真的没在意,还是故意装作不在意?

“再等两天。”江一锋对联络点的人说,“别盯得太紧,像平常一样就行。”

他心里清楚,这张纸条就像投入湖面的一颗石子,涟漪或许不会立刻散开。老枪若真是自己人,定会明白这“寻人启事”的分量——那不是真的在找什么三叔,而是在问:“老伙计,你还记得当年的毛豆香吗?还记得为什么扛枪吗?”

窗外的雨又开始下了,淅淅沥沥的,打在瓦片上沙沙作响。江一锋望着雨幕里模糊的街景,忽然想起东江的那些日子,篝火边,弟兄们分着炒毛豆,老枪笑着说:“等把鬼子赶跑了,咱就回家种毛豆,管够!”

不知此刻的老枪,看到“毛豆”二字时,心里会不会也泛起一点当年的热乎气?江一锋不知道答案,但他知道,这张纸条己经贴出去了,剩下的,就交给时间和人心。在这不见硝烟的战场上,有时一句暗语、一个代号,比枪杆子更能辨清敌友。

物理灭口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物理灭口最新章节随便看!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3BZ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物理灭口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3BZ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