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子在寂静的城市里穿行,驶入东区。街道两旁店铺紧闭,卷帘门上贴着防疫通告。偶尔有居民楼的窗户后,几双窥探的眼睛,那眼神里警惕、麻木,还有一丝不易喜形于色的欣喜。
志愿者们分发的物资是免费,由全国最雄厚的资本诺亚集团赞助。诺亚集团的业务非常广,覆盖了生物、制药、铁路、食品、服装等多个领域。
有句关于诺亚集团的调侃:你呼吸的空气都属于他们。
这并不是空穴来风。衣食住行,都有诺亚集团的影子。空气质量最好的地方,也早早被诺亚集团收购。
到达第一个配送点——一栋六层高的老电梯房。楼下铁门紧闭。萧白和老赵下车,按响单元门铃。
“谁?”对讲机里传来一个沙哑警惕的男声。
“志愿者,送物资,登记信息,麻烦开下门。”老赵大声道。
铁门“咔哒”一声打开。楼道里光线昏暗,混杂着霉味、消毒水味和若有若无的……食物变质的气味。萧白和老赵开始按照名单,挨家挨户敲门。
“张秀兰家?物资到了,麻烦开下门登记领一下。”
“李建军家?……”
门开一条缝,露出半张警惕的脸。核对身份,递出物资包(是按人头计算的一小袋米、两包面、几个罐头、几瓶水),登记体温、症状(咳嗽、发热、乏力等),采集血液样本。流程刻板而重复。
萧白他们忙到热火朝天,萧逸就站在楼道入口的光影交界处,他透过护目镜,静静观察着:萧白弯腰递物资时防护服发出的摩擦声,居民接过东西时枯瘦的手指和浑浊眼神中的复杂情绪(感激?怨怼?),老赵用记号笔在表格上划勾的沙沙声……这些信息像涓涓细流,汇入他蒙昧的意识海。他在学习,学习这个名为“志愿者工作”的人类行为模式。
“就这点?”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打开门,看着地上那点物资,声音陡然拔高,带着哭腔,“这点东西够吃十天?我家西口人啊!政府不管我们死活了吗?十天!十天就这点米?菜呢?肉呢?孩子奶粉呢?”她越说越激动,手指颤抖地指着物资袋。
萧白只能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解释:“阿姨,这是按全市统一标准配发的应急物资,优先保障基本生存。目前运力有限,请您理解,克服一下困难。奶粉等特殊需求,我们在登记,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同居室友是实验动物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会尽量协调……”
“理解?克服?你们站着说话不腰疼!”老太太旁边一个中年男人探出头,脸色阴沉,“十天!十天就这点!你看看这菜包!菜都蔫了!洋葱都烂了!这能吃吗?你们是不是把好的都克扣了?啊?”他的质疑点燃了周围几户悄悄开门的邻居的不满,抱怨声像火星一样噼啪响起。
“就是!十天一次,打发叫花子呢!”
“我老婆咳嗽好几天了,药呢?就这几片感冒药顶什么用?”
“孩子饿得首哭……”
“你们志愿者十天才来一次,就不能多送点?我看你们车后面还有!”
楼道里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。饥饿、恐惧和对未来的绝望,像无形的压力,挤压着每个人的神经。不安化为焦躁,暴力冲突一触即发。
老赵试图维持秩序,嗓子都喊哑了。萧白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,不仅仅是身体上的,更是面对这种庞大而无解的困境时的无力感。他能做的,只有重复解释、安抚、登记需求,承诺向上反映。
混乱中,萧逸悄无声息地向前挪了半步,恰好挡在了萧白和一个情绪激动、试图推搡过来的男人之间。他没有任何攻击性的动作,只是站在那里,防护服下的身体微微绷紧,血红的眸子透过护目镜,冰冷地锁定那个男人。那眼神里没有愤怒,只有一种非人的、纯粹的警告,像猛兽守护领地。
男人被他看得莫名心头发毛,那股无名火像是被浇了盆冷水,动作僵住了,悻悻地后退一步,嘴里嘟囔着难听的话,砰地关上了门。
萧白没有注意到身后短暂的冲突,他正全神贯注地安抚那位哭泣的老太太,承诺会特别备注她家缺奶粉的情况。萧逸则在他身后,重新退回阴影里。萧逸无法理解居民的愤怒,他只是厌恶别的生命体染指他的食物。
一栋楼,往往就要耗费大半个上午。中午,两人一“挂件”就在路边找个相对干净、通风的角落,脱下外层手套(里面还有一层),然后啃点自带的压缩饼干和能量棒,灌几口冰冷的矿泉水。防护服不能脱,闷热和饥饿双重折磨。干粮只能补充能量,不能消除饥饿,胃渴望那些温暖的饭菜果腹。
萧逸学着萧白的样子,笨拙地撕开能量棒的包装,小口啃着。萧逸喜欢这个味道,甜甜的,他几乎没有味觉,酸咸苦辣他根本分不清,但有一种味道除外,他可以尝到甜味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6UQ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