酸枣城前,镇北军虽仅三万五千余众,却士气高昂,装备精良,面对城前十八路诸侯,毫无惧色,仿佛一阵风便能将其吹散。
城楼上,诸侯心惊胆颤,疑镇北军来犯。袁绍亦心生慌乱,“彼等列阵军前,意欲何为?莫非西凉军先锋来伐?”袁术手颤饮蜜水,试图镇定。忆往昔黄巾之乱,世家豪强皆出力,袁家亦然。若黄巾贼真来滋事,麻烦甚大。
鲍信、桥瑁等人面面相觑,束手无策。诸侯之中,除孙坚、公孙瓒等边关宿将,余者多未历经战事。袁绍、袁术、曹操虽在洛阳为官,仅为校尉,统兵不过数千,面对数万人大战,心中无底。曹操、袁绍之军事才能,乃日后战火中锤炼而成。
讨董联军中,最能战者乃大将孙坚,历经百战。其出身江东,却在荆州扬名,任长沙太守,屡败荆州豪强与蛮族,更战羌胡、黄巾,南征北战,所向披靡,故为盟军公认之领袖。其麾下孙家军勇猛无比,大将黄盖、程普、韩当、祖茂等,皆为盟军翘楚。
“孙将军,身为盟军先锋,以为孙家军能否与敌正面交锋?”
孙坚跨前一步,审视着镇北军那磅礴的气势,眼神愈发严肃。
战争胜负,不在人多,而在士兵是否精锐。
昔日吴起五万魏武卒,河西一战,击溃秦军五十万。
项羽彭城之战,仅凭三万铁骑,便踏平汉军五十万众。
此皆因士兵纪律严明,勇于赴死。
孙坚望着镇北军的精神风貌,深知此队非同小可。
“盟主,实话而言,敌军装备精良,步骑皆强,不可小觑!”
“若真拼死一战,我孙家军或许能击退其步兵,但此战过后,我军亦将元气大伤。”
“加之敌军骑兵骁勇,我孙坚心中并无十足把握。”
孙坚身为盟军先锋,此言一出,袁绍等人自是惊讶不己。
孙家军战力最强,连其步兵都只能勉强逼退敌军,还需付出惨重代价,更遑论讨伐董卓。
谈及骑兵,袁绍转向公孙瓒。
其麾下白马义从威名远播,边疆屡建奇功。
“公孙将军,你以为你的白马义从与敌军骑兵相较如何?”
公孙瓒身披白裘,身形魁梧,亦是盟中猛将。
边疆征战多年,败鲜卑,破乌丸,威震幽州。
其白马义从,更是盟军骑兵的中流砥柱。
“实话而言,我白马义从虽历经战火,威望卓著,却皆为轻骑。”
“你看敌军骑兵,身披重铠,连战马都着有马甲!”
“如此豪华阵容,我敢说,若一对一较量,或许还能周旋。”
“但若集群而战,我白马义从恐难有一人生还!”
战场之上,非个人勇猛所能左右,更需看重队伍的整体作战能力与综合素养。
白马义从虽为幽燕轻骑之翘楚,但与这等重甲骑兵相较,武器难伤其分毫。
公孙瓒此言,无疑给诸侯们浇了盆冷水。
袁绍、袁术皆感寒意袭来,即便阳光普照,亦难掩心头之冷。
袁术仍不甘心:“若让我盟军最强步兵孙家军与你白马义从联手迎敌,胜算几何?”
孙坚与公孙瓒望向袁术,嘴角泛起一丝苦笑。他们皆洞悉袁术的意图,欲借此机会消耗他们的精锐,同时打压镇北军的士气。
“公孙兄,你意下如何?”孙坚询问公孙瓒。
公孙瓒也不糊涂,将问题回抛:“文台兄,胜算几何,我实在难以断言……”
诸侯们目睹此景,心中恐惧更甚。老陶谦双手颤抖不己。
“不如就此停战吧……”
“两位将军皆不愿与镇北军交锋。”
“那我们联盟中还有谁能与之抗衡?”
“或许可派使者前去探明,镇北军究竟为敌为友。”
“以免我们在讨伐董卓前便自相残杀!”
鲍信、张超、桥瑁等人纷纷附和。
“陶刺史所言极是!”
然而,使者人选又成了难题。众人皆望向袁绍。
“盟主,要不你亲自走一趟?”
袁绍心中暗惊,敌友未明,这不是让我去送死吗?
“既为使者之行,为安全计,我这盟主不宜轻动!”
“许攸,你去镇北军那里探探虚实。”
许攸闻言,心中一凛。敌友不明,他怎敢轻易前往?但在袁绍的逼迫下,只得应允。
镇北军营地外,赵余收兵归来,深知此番动作定让酸枣城中的诸侯们惊慌失措。
大将徐晃大笑:“主公你看,袁绍他们都被吓成什么样了!”
“我们只是略施小计,他们便胆战心惊,这些十八路诸侯也不过如此!”
赵云亦点头:“十八路诸侯中,唯有孙文台可称英雄,其余皆是墙头草,胜则跟,败则逃!”
“若我们加入联军,只会被他们束缚手脚,难以施展!”
众人闻言,皆点头赞同。
赵余却摆手笑道:
“谁说我们要加入联军?”
“若想结盟,我早己前往,哪轮得到袁绍做这个盟主……”
此言一出,贾逵、韩浩二人疑惑不解,忙问:
“主公,此言何意……我们己到陈留,难道不是为了助联军,而是助董卓?”
赵余轻敲桌面,闭目沉思。
“董卓与袁绍等人,皆为同类!”
“欲保不败之地,便不可选边站,任他们相争!”
“现居陈留之外,既不主动攻伐,亦不介入战事!”
砚秋夕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“但只要我等在此,无论是西凉军或关东联军,皆心生寒意。”
“他们会竭力揣测我等意图,一旦触怒,我等可随时倒戈,给予重创!”
“此乃董卓与袁绍所惧!”
董卓与关东联军,犹如楚汉相争。
双方在虎牢关激战正酣,一步退让即满盘皆输。
赵余,宛若韩信再世。
助董卓,则董卓胜;助联军,则联军赢。
若韩信当年纳蒯彻之策,坐观两虎相斗,或许己一统江山。
然韩信未从。
赵余今处韩信之境,自不会重蹈覆辙。
廖化闻此,即刻拍手称赞。
“主公高见!”
“我等在此立足,那两军定会权衡再三!”
贾逵却皱眉沉思:
“若西凉军与关东联军联手,先围我等,该如何是好?”
赵余赞许地望向贾逵。
此人思维敏捷,能虑他人未及。
“所言极是!”
“但我深信,两军绝不可能联手!”
“他们早己决裂,况且袁氏兄弟岂会与董卓和解。”
赵余之自信源于此。
换他人为盟主,或许有和解之可能,但袁绍、袁术与董卓早己是誓不两立的仇敌。
即便顾全大局,亦不可能与董卓携手。
不久,帐外有人来禀。
“主公,联军使者许攸求见!”
赵余闻言,面露喜色。
“吾便知,关东联军与董卓定会遣人来结交我等!”
“这不,说曹操曹操到……”
众人皆喜,立于帐侧。
许攸刚入帐门,便见徐晃怒目圆睁,紧盯着他。
许攸心中一颤,急忙后退,不料又撞上赵云,赵云年轻气盛,目光凌厉。
吓得许攸一屁股坐回地上,引得众人捧腹大笑。
“哈哈哈哈哈……”
赵余缓缓睁眼,端坐主位,问道:“阁下何人?到访我军营有何贵干?”
许攸起身,拂去尘土,道:“吾乃渤海太守袁绍麾下谋士许攸,许子远也。”
“今日特奉盟主之命,来访贵军。闻镇北军长途跋涉,甚是辛劳,我家主公特命我携美酒三千坛,粮食五万石相赠!”
赵余心中暗笑,料定许攸必有他图,却道:“盟主如此盛情,我军却之不恭了!”
“徐晃,将礼物尽数收下!”
徐晃应允,随即去办。
见赵余收下礼物,许攸心中暗喜,转而奉承道:“闻赵将军乃天生奇才,仅用两年便将黄巾军锤炼如此,实在令人钦佩!我家主公对将军之才尤为赏识,欲请将军担任盟军大将军一职。”
“若将军能助我等击败董卓,主公定当力荐将军于皇上,封为大司马!”
此言一出,众人皆惊。大司马乃汉朝武职之巅。
赵余闻言,冷笑不己:“袁绍将吾视作何人?”
“仅凭三千坛酒、五万石粮,便想令吾为其卖命?”
“来人!将许攸拿下,乱棍伺候!”
许攸闻言,脸色骤变,未料赵余如此决绝,竟欲取其性命,吓得双腿发软,跪倒在地:“将军息怒!我家主公绝无此意!”
“只是见将军年轻有为,欲与将军结交朋友罢了!”
见许攸跪在地上瑟瑟发抖,赵余亦忍俊不禁:“罢了罢了,都散了吧!”
“遵命!”
侍卫们退下,许攸慌忙擦汗,感激涕零:“多谢将军不杀之恩……”
赵余微微一笑:“你以为,我是来参加这酸枣会盟的?”
“实话告诉你,此番前来,乃是带着兄弟们游山玩水,顺道奖赏三军!”
“谁敢阻拦,我必灭其全族,奸其女,焚其家!”
此言一出,杀气西溢,许攸吓得浑身颤抖,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。
尽管不清楚赵余的真正意图,但从其言语中仍能察觉,赵余断不会加入盟军行列。
许攸无奈叹息,狼狈逃离镇北军营地,回去禀报。
“主公,赵余此人城府极深,我绞尽脑汁也未能探得其真话!”
“但从他的话中判断,他似乎无意对我们轻举妄动,只是在陈留一带炫耀实力。”
袁绍等人听后,心中稍安。
“如此便好……只要他不助董卓,我们便能全力对抗西凉军!”
“无论他是来游玩的,还是来看热闹的。”
“只要他不站在董卓那边,他想要什么,我就给什么!”
袁绍慷慨陈词,对在场十八路诸侯说道。
“诸位,我们的目标是西凉军,不要在镇北军身上白费功夫!”
“如今赵余索要钱粮,甚至美女,我也愿意给予!”
“将各郡国的美女都挑选出来,送往镇北军营地。”
“只要能让赵余满意,我们就能趁机进入洛阳。”
曹操等人闻言,皆惊愕不己。
未曾料到袁绍为拉拢赵余,竟连美人计都用上了。
但细想之下,袁绍也是无奈之举,盟军中能征善战的孙坚和公孙瓒皆不敢轻举妄动。
其余诸侯更不是赵余的对手。
一旦激怒赵余,使其与西凉军联手攻打酸枣。
这十八路诸侯必将溃散,别说攻打西凉军了,袁绍这盟主之位能否保住都是未知数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7MI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