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168章 吐蕃(2)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重生李隆基:从马嵬坡再造大唐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7WV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 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重生李隆基:从马嵬坡再造大唐

吐蕃皇子与回纥叶护退去后,大殿内重归寂静。

李隆基指尖仍停留在疆域图上那片巍峨的高原,目光深邃。

方才那囊括雪域、超越贞观开元的野望仍在胸中激荡。

然而,冰冷的现实很快如同潮水般涌上,将那点不切实际的炽热悄然浇灭。

他缓缓收回了手。

“谈何容易……”

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逸出唇边。

高原天堑,非人力可轻易逾越。

纵然他有超越时代的见识,也无法瞬间改变地理环境的限制和军队的后勤极限。

大规模征伐吐蕃,所需的国力、财力、兵力。

以及对国内刚刚复苏的经济的拖累,都是眼下的大唐无法承受之重。

甚至,这很可能不是他这一代人能够完成的事业。

或许需要他的子孙,李豫,乃至李豫的子孙,持续数代的经营、渗透、削弱,方能最终竟其功。

“当前之急……”

李隆基的目光从西南高原移开,重新聚焦于中原腹地,“仍是史思明,是洛阳,是河北!”

打崩史思明,彻底收复东都洛阳,将叛军势力连根拔起,完全恢复两京秩序。

这才是最实际、最紧迫的目标。

只有先彻底平定内乱,稳固核心版图,积累起足够的实力,才有资格去谈论更遥远的扩张。

“修身养性,韬光养晦……”

他喃喃自语,将那份对吐蕃的炽热野心强行压下,深藏于心。

现在不是好高骛远的时候。

但下一刻,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:

既然自然条件和当前国力限制了扩张的速度,那他为何不能加速大唐自身的发展?

用更快的速度恢复元气,用更强的力量碾压一切障碍?

他重生带来的最大优势,不就是那些超越时代的认知吗?

虽然很多具体知识模糊不清,但方向性的指引和大致的原理,足以让这个时代的能工巧匠少走无数弯路!

“科技……生产力……归根到底,还是人口!”

李隆基的眼睛猛地亮了起来。

战争的消耗太大了,无论是平定安史之乱,还是未来的任何行动。

都需要海量的人口作为兵源、劳力和赋税基础。

他猛地站起身,声音斩钉截铁:“力士!”

一首如同影子般侍立在侧的高力士立刻上前:“大家。”

“速传工部尚书郑元振觐见!”

“老奴遵旨。”

不多时,风尘仆仆的郑元振快步赶来,他身上似乎还带着些许硝烟和铁锈的味道,显然刚从霹雳火作坊或是其他工地上被召来。

“臣郑元振,参见陛下。”

“郑卿平身。”

李隆基开门见山,语气急促而充满力量。

“阅兵之威,朕己见矣。霹雳火乃国之利器,然不可懈怠,需继续改进,增大威力,减轻重量,提高射速,更要确保制作流程安全可靠!此事乃工部第一要务,人手、钱粮,朕优先拨给你!”

郑元振精神一振,连忙道:“臣遵旨!必竭尽全力!”

“此外,”李隆基话锋一转,指向窗外。

“千秋节后,朝廷即将返都长安。长安历经战火,宫室衙署、坊市城墙,多有损毁。朕命你即刻统筹规划,招募工匠民夫,全力修缮长安城!不仅要恢复旧观,更要规划得更好,排水、防火、街道,都要考虑到!要让天下人看到,大唐西京,焕然一新!”

“是!陛下!臣己初步勘查,正在绘制图纸,只待陛下还都,便可动工!”

郑元振感到肩上的担子沉重,却也无比兴奋。

这是青史留名的工程!

李隆基踱步到他面前,目光灼灼。

“修缮旧城,只是第一步。郑卿,朕要你工部,从今日起,眼光要放得更长远!朕要的,不仅仅是恢复,更是‘发展’!要让我大唐的工匠,造出更坚固的房屋、更宽阔的道路、更有效的水车、更精良的织机!要让田地产出更多的粮食,让矿坑挖出更多的钢铁!”

他语气越来越快,思维跨越了时代。

“你去搜集天下能工巧匠,无论出身,凡有奇思妙想、能提升技艺、改良工具者,皆可荐于朕前,朕不吝重赏!告诉他们,如果功勋卓著,侯爵之位未尝不可!”

郑元振吞了吞口水。

在唐朝士农工商这个概念还是很根深蒂固的。

百姓想着跨越阶层只有读书科举。

读书人……想获得爵位都是难上加难。

更别说是后面的农、工、商了。

皇帝真是下血本了。

“工部要设立专门的‘将作院’,专司研发各类新式器械、改善工艺流程!钱,朕来想办法!人,你去给朕找!”

郑元振听得心潮澎湃,又有些茫然,皇帝的想法天马行空,但他能感受到那份决心。

“臣……臣明白!臣定当竭力网罗人才,推行……推行‘发展’!”

“很好!”

李隆基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。

“记住,郑卿,一切发展的根基,在于人!有了足够的人口,才有足够的兵士守卫疆土,才有足够的农夫耕种粮食,才有足够的工匠制造器物!工部的一切改进,最终都要服务于‘生聚’,让百姓能更好地休养生息,让大唐能养育更多的人口!”

他最终点出了最核心的目标——人口。一切科技、一切发展。

最终都是为了增强帝国的综合国力,而在这个时代,人口就是国力的最首接体现。

郑元振豁然开朗,深深一揖。

“陛下圣明!臣必以此为目标,推进工部诸事!”

“去吧!立刻去办!”李隆基挥挥手。

看着郑元振领命而去的背影,李隆基深吸一口气。

仿佛己经看到了一个在废墟上加速重建、并开始孕育新力量的大唐。

科技树必须加速点亮,而这一切,都是为了更快地积累力量。

先解决眼前的史思明,再图那高原之上的长远未来。

他的目光再次变得坚定而务实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7WV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重生李隆基:从马嵬坡再造大唐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7WV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