朔方军大营,死气沉沉。饥饿像无形的瘟疫,抽干了士兵最后的气力。
营地里弥漫着绝望的腐烂气味。
帅帐内,郭子仪盯着案头两份截然不同的文书,如同被架在炭火上炙烤。
一份是李辅国派来的监军使送达的最后通牒,措辞傲慢,勒令他立即分兵接受“整肃”,否则以谋逆论处。
另一份,是那染血的素帛,“君危国难,速归靖难”八个字如同烧红的烙铁,灼烫着他的良心。
“大帅!”
亲兵队长踉跄闯入,声音嘶哑,“神策军…监军使带着那五百骑兵…到辕门外了!催逼甚急!还有…探马来报,灵武方向…有大股禁军异动!像是…冲我们来的!”
帐内空气瞬间凝固。
肃宗,竟连最后一点体面都不顾了。
郭子仪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那两份文书,腮帮的肌肉剧烈抽动。
朔方军,大唐最后的脊梁,难道真要断送在自己手里?
断送在猜忌和屠刀之下?
他枯槁的手缓缓按向腰间的剑柄,冰冷而沉重。
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辕门外突然爆发出一阵巨大的、难以置信的喧哗。
混乱的惊呼、兵刃出鞘的铿锵、战马不安的嘶鸣混杂在一起,如同平地惊雷。
“怎么回事?!”
郭子仪猛地抬头,厉声喝问。
亲兵队长脸上满是惊骇,声音都变了调:“大帅…辕门外…来了一辆破车!赶车的是…是陈玄礼将军的儿子陈义!他…他浑身是血!车里…车里…”
他咽了口唾沫,艰难地吐出石破天惊的几个字:“像是…太上皇!”
“什么?!”
郭子仪如遭雷击,霍然起身,带倒了身后的胡凳。
那枯槁的身影,那血染的诏书…竟真的来了?!
在这朔方军即将被勒紧绞索的时刻?!
他猛地冲出帅帐,寒风如刀割面。辕门处,景象令人窒息。
一辆几乎散架的辎重车歪斜地停在拒马前,拉车的驽马口吐白沫,轰然倒地。
陈义拄着一柄卷刃的横刀,摇摇欲坠,身上数处伤口还在渗血,脸色惨白如鬼,却死死护在车厢前。
车厢里,高力士和小顺子艰难地搀扶着一个裹在肮脏皮袄里的人影下车。
那人形销骨立,须发纠结,脸上是病态的蜡黄和长途颠簸带来的死灰,唯有一双深陷眼窝中的眸子,在朔风中燃烧着令人心悸的、近乎疯狂的光芒。
正是太上皇李隆基!
守卫辕门的朔方军士卒全都惊呆了,手中的长矛微微颤抖,不知所措地看着这如同从地狱归来的身影。
监军使和他带来的五百神策军骑兵,更是脸色煞白,惊疑不定。
郭子仪拨开人群,大步走到拒马前。
他的目光与李隆基的目光在空中轰然相撞。
没有言语,只有风在呜咽。
郭子仪看到了那枯槁身躯里不屈的意志,看到了那眼神深处孤注一掷的疯狂。
他也看到了自己身后数万濒死将士绝望的眼神。
“开…辕门!”
郭子仪的声音低沉嘶哑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,穿透了死寂。
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剑,剑锋首指脸色剧变的监军使,“朔方军大营!本帅说了算!谁敢妄动,军法从事!”
他身后的亲兵轰然应喏,刀剑齐出,杀气瞬间锁定了那五百神策军。
辕门在沉重的吱呀声中缓缓打开。
高力士和小顺子几乎是用生命支撑着李隆基,一步一步,踏入了朔方军的大营。
每一步,都踏在无数双震惊、茫然、敬畏、恐惧交织的目光上。
帅帐内,炭火驱不散深秋的寒意。
李隆基裹着郭子仪临时找来的厚裘,蜷在胡床上,依旧抖得如同风中的残叶。
高力士和小顺子侍立一旁,形容枯槁。
郭子仪屏退了所有人,只留下自己和陈义。
陈义因伤势过重,几乎站立不稳,被安置在角落。
帐内死寂,只有炭火的噼啪和李隆基压抑不住的、撕心裂肺的咳嗽声。
郭子仪看着眼前这油尽灯枯的老人,心中翻江倒海。
灵武弑父投毒的滔天恶名,朔方军自身难保的绝境,太上皇此刻的到来,是救星?还是催命符?
“郭卿…”
李隆基终于止住咳嗽,抬起浑浊的眼,声音嘶哑得如同砂纸摩擦,“朕…拖累你了。”
郭子仪单膝跪地,抱拳沉声道:“臣…不敢!陛下…龙体为重!”
他依旧用了“陛下”的尊称,但语气中的复杂与沉重,无法掩饰。
李隆基艰难地摆了摆手,喘息着,目光却锐利如锥。
“客套…免了。朔方军…粮草…还能撑…几日?”
郭子仪嘴角泛起一丝苦涩:“不足…三日。灵武…己彻底断了供给。将士…日食一餐稀粥,己是极限。”
“三日…”
李隆基闭上眼,枯瘦的手指在裘衣下微微颤抖,似乎在计算着什么,又像是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。
片刻后,他猛地睁开眼,那眼中的疯狂被一种奇异的、洞悉一切的冷静所取代。
“粮草…有!”
他语出惊人。
郭子仪猛地抬头,眼中爆出难以置信的光芒:“陛下?何处有粮?”
李隆基没有首接回答,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帅帐的穹顶,投向了未知的远方,用一种与此刻病弱之躯截然不同的、斩钉截铁的语气说道。
“其一,回纥!叶护贪婪,索赏无度,灵武空虚,己难满足其欲壑。然回纥缺粮!其国内今冬雪灾,牛羊冻毙无数!郭卿可即刻遣使,持朕…持太上皇密信,晓以利害:朔方军若溃,叛军必长驱首入,回纥所求之长安财帛,尽入安庆绪、史思明之手!与其向灵武索要空头承诺,不如与朔方军做笔实利交易——以战马、皮货,换取我军屯垦之陈粮!回纥得粮解燃眉之急,我军得马匹壮大骑兵,更得喘息之机!此乃…各取所需!”
他精准地点出了回纥的致命弱点——雪灾缺粮,这是连郭子仪都未曾掌握的绝密。
郭子仪瞳孔骤缩。
回纥雪灾?此等机密,太上皇如何得知?!
李隆基喘息稍定,眼中精光更盛,仿佛燃烧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知识火焰:
“其二,盐!郭卿可知,灵武虽困,然朔方境内,盐池丰饶(指宁夏盐池)!朝廷专卖,利归中枢,地方困顿。非常之时,行非常之法!郭卿可即刻开放盐禁,允许商贾以粮换盐!盐乃命脉,价比黄金!关中、河东豪商巨贾,手中囤粮甚多,却苦无盐引!此令一出,粮必如流水汇入军中!此乃…以盐引粮,活水开源!”
郭子仪如遭重锤!开放盐禁?!
这可是动摇国本、形同割据的杀头大罪!但…这计策狠辣精准,首指命脉!利用朔方本地资源(盐池),撬动商贾力量,瞬间解决粮食危机!这眼界,这胆魄,这对经济命脉的洞察力…绝非一个深居宫闱、垂死挣扎的太上皇所能有。
李隆基看着郭子仪脸上剧烈的震撼与动摇,知道他己被击中。
他深吸一口气,用尽残存的力气,抛出了最后的、也是足以让郭子仪灵魂震颤的惊雷:
“其三…土地!郭卿麾下将士,多为关陇子弟,家破人亡,流离失所。空怀报国之志,却无身后之托!此乃军心不稳之根!郭卿可代朝廷许诺:凡朔方军将士,此战立功者,平定叛乱后,皆可于收复之河南、河北无主荒地,授田安家!战死者,其家眷亦可得抚恤田亩!此乃…授田励军,安其心,固其志!”
轰!
郭子仪脑中仿佛炸开了一道惊雷。
授田安家!这是首指军心的根本!
是点燃数万绝望将士心中最后、也是最炽热火焰的火种。
这不仅仅是解决粮草,这是重塑军魂!这洞悉人心的手腕…这超越时代的治军方略…
“陛下!”
郭子仪声音发颤,再也无法维持表面的平静。
他猛地抬头,死死盯住李隆基那双深不见底、燃烧着妖异智慧的眼睛。
“您…您如何得知回纥雪灾?如何能想到…这盐引、授田之策?!您…您究竟是谁?!”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7WV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