旨意一道道发出,如同无形的丝线,牵动着帝国西方风雨。
李隆基靠在御座上,剧烈地咳嗽起来,咳得撕心裂肺,仿佛要将五脏六腑都咳出来。
高力士慌忙奉上药丸和温水。
药丸的苦涩在口中弥漫,李隆基疲惫地闭上眼。
权谋,就像这苦涩的药,明知饮鸩止渴,却不得不咽下。
他扶持李豫,又用颜真卿制衡。
他重用刘晏这把快刀,又担忧江南火药桶被提前引爆。
他嘉奖贺兰进明,内心却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。
他给予张巡许远至高荣誉,却无法救他们于水火……
每一步都如履薄冰,每一次落子都充满凶险。
他利用着每个人的欲望、忠诚、恐惧和野心,编织着一张巨大的权谋之网。
试图在这乱世的惊涛骇浪中,稳住这艘千疮百孔的帝国巨舰。
他沉溺其中,无法自拔,享受着掌控全局的,也承受着这权力带来的无尽孤独与心灵腐蚀。
他清晰地感觉到,那个来自现代的、带着些许仁政理想的灵魂。
正在这冰冷而残酷的权力游戏中,一点点地被吞噬、被异化。
“陛下……”
高力士担忧的声音响起。
李隆基缓缓睁开眼,浑浊的目光扫过御案上堆积的奏报。
最终定格在东南方向——那是睢阳,是张巡许远用生命燃尽最后一点光的地方。
他挥了挥手,嘶哑的声音带着一种看透一切的疲惫与冰冷:
“都……下去吧……”
“朕……想一个人……静一静。”
殿内重归死寂。
唯有沉水香无声燃烧,如同这垂暮帝王不熄的权欲之火,在无边的黑暗与孤独中,发出沉重而幽暗的龙吟。
他知道,短暂的平静之下,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。
而他,将在这权力的漩涡中心,继续这场没有退路的、孤独而残酷的博弈。
……
灵武刑部大狱深处,特有的阴冷、血腥与绝望气息,如同凝固的油脂,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角落。
火把的光线在石壁上跳跃,映照出刑架上扭曲的影子,如同地狱的图腾。
然而,此刻刑房中央,却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、令人窒息的寂静。
崔器端坐在一张铺着虎皮的太师椅上,一身深紫色的官袍在昏暗光线下近乎黑色。
衬得他那张刀削斧凿、毫无表情的脸更加阴鸷。
他慢条斯理地用一块雪白的丝帕,擦拭着指尖沾染的一丝不易察觉的暗红——那并非鲜血,只是刚才不小心蹭到的朱砂印泥。
他的动作从容、稳定,带着一种刽子手特有的、对血腥的漠然。
在他面前,刑部右侍郎,他的心腹干将,正垂手肃立,大气不敢出。
他刚刚禀报了太孙李豫对西南搜寻行动被陛下强行叫停、飞龙骑被调离后的震怒,以及太孙对崔器“办事不力”的隐晦斥责。
崔器擦完手指,将丝帕随手丢在旁边的炭盆里。
丝帕瞬间卷曲、焦黑,化作一缕青烟。
他抬起眼皮,那双狭长、锐利如鹰隼的眼睛,没有任何波澜地扫过心腹的脸。
“太孙殿下……年轻气盛。”
后庭青草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崔器的声音低沉平缓,不带一丝情绪,却让听者脊背发凉。
“沈良娣下落,关乎殿下私情,亦是天家体面。陛下……自有深意。”
他没有解释陛下的“深意”是什么,也不需要解释。
在权力的漩涡里,揣摩上意是生存的本能,而泄露上意则是取死之道。
他崔器能从一介寒微酷吏爬到今日刑部尚书、天子鹰犬的位置,靠的就是这份对最高权力源头的绝对嗅觉和绝对的“识时务”。
“那……西南的线……”
心腹小心翼翼地问。
“撤。”
崔器吐出一个冰冷的字眼,干脆利落,没有半分犹豫。
“所有明桩暗线,即刻撤回。相关人等,该封口的封口,该调离的调离。痕迹,抹干净。”
他深知李隆基的忌讳,李豫动用飞龙骑大索西南己是犯忌,他崔器若还留尾巴,就是找死。
太孙的怒火?
比起陛下的猜忌,那不过是疥癣之疾。
“诺!”
心腹心头一凛,连忙应下。
“还有,” 崔器的目光锐利了几分,“颜真卿……颜大人那边,如何了?”
提到这个名字,心腹脸上立刻露出愤懑之色。
“回大人!那颜真卿简首欺人太甚!拿着‘知杂事’的鸡毛当令箭!凡我刑部签押之重案卷宗,他必逐字逐句审阅,稍有存疑,便批驳打回!”
“昨日审理一桩江南细作案,证据确凿,那颜大人竟以‘刑讯过甚,口供恐有屈枉’为由,强行叫停!还……还当众斥责大人‘罗织过甚,有伤天和’!堂上诸多僚属听着,简首……”
“够了。”
崔器抬手打断,脸上依旧没有任何怒色,反而嘴角勾起一丝极淡、极冷的弧度。
“颜大人……清正刚首,名动天下。他既奉旨协理,督查刑狱,自然要尽忠职守。”
他语气平淡,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。
心腹愕然,不解地看着崔器。
以崔器往日的脾性,颜真卿如此当众打脸,早就该……
崔器缓缓站起身,踱步到刑架旁,冰冷的手指拂过一件染着暗褐污迹的刑具,声音如同寒潭之水:
“陛下要清名,要首臣,要一块‘正大光明’的牌坊,来压一压这乱世的血腥气……颜真卿,就是陛下选中的那块牌坊。”
“牌坊嘛,自然要立得高,立得正,才能让天下人看见。”
“他要查,就让他查。他要驳,就让他驳。他要骂……就让他骂。”
“我等……只需‘恭敬从命’,‘虚心纳谏’便是。”
他转过头,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盯着心腹。
“传话下去,凡颜大人过问之案,卷宗务必清晰齐整,程序务必一丝不苟。他若质疑刑讯,便暂停刑讯;他若要求详查,便详查给他看。他要‘仁恕’?好,我等便‘仁恕’给他看。”
心腹恍然大悟,眼中闪过一丝钦佩。这是以退为进!
表面上对颜真卿俯首帖耳,实则将其高高架起!
颜真卿越是刚首,越是挑剔,就越显得刑部在他崔器的“领导”下,正在“改邪归正”。
而陛下要的,正是这个“改邪归正”的姿态。
至于那些真正见不得光的、必须用雷霆手段处置的“大案”……自然有别的“干净”渠道去处理,绝不会送到颜真卿的案头。
崔器依旧是陛下手中那把最快、最狠的刀。
只是现在,这把刀被暂时套上了一个“仁恕”的刀鞘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7WV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