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65章 茶与影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潜伏日本:我在鬼子后方搞钱抗日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87Q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 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潜伏日本:我在鬼子后方搞钱抗日

晨雾还没散尽,银座的电车就 “叮叮当当” 碾过铁轨。我的卧室临街,木格窗推开时,能看见卖鲷鱼烧的小贩支起摊子,蒸汽裹着糖香,混进房间里的茶香 —— 那是台湾冻顶乌龙,用宜兴紫砂壶泡的,壶身上的 “福寿康宁” 刻字,被茶渍浸得发深,是从上海一个汉奸手里换来的,据说原主是台湾总督府的官员。

春子端着早餐进来时,粗布和服换成了新做的棉襦袢,月白色的料子上绣着小小的稻穗。她的肩膀还是宽得像横滨港的搬运工,手臂的肌肉线条在襦袢下若隐若现,那是常年扛稻捆练出来的实诚,可当她弯腰摆碗筷时,后颈的肌肤却白得像新碾的米,发梢沾着的晨露,滴在榻榻米上,晕出小小的湿痕。

“先生,茶泡好了。” 她的声音比广岛的溪水还轻,把紫砂壶往矮桌上放时,手指的粗茧蹭过壶盖,发出细微的 “咔哒” 声。这双手上周刚学会用茶匙,指尖还在发抖,可抓着茶壶的力道却很稳,像握着镰刀割稻时那样,透着股不容错的认真。

我的异能像张细密的网,轻轻覆在她头顶。

【异能感知:春子的心声】

“这茶真香,比村里的粗茶好一百倍。先生说这是台湾来的,台湾是什么地方?是不是和广岛一样,有很多稻田?

昨天佐藤夫人教我摆碗筷,说‘先生喜欢对称,碗要离筷子三寸’,我在地上用粉笔画了记号,练了半夜,不知道今天摆对了没有。

襦袢的料子真软,比家里的麻袋舒服,可总觉得穿不惯,肩膀那里勒得慌。先生说‘不用总穿和服’,可村里的嫂子说‘女人要守本分’,到底该听谁的?

窗外的电车好吵,比广岛的拖拉机还吵。不知道弟弟的病好了没有,寄回去的五日元,应该够买些药了吧?先生要是知道我偷偷寄钱,会不会生气?

他今天看我的眼神好奇怪,是不是我头发没梳好?后颈的碎发是不是露出来了?嫂子说‘男人都喜欢干净的女人’,我今早用胰子洗了三遍脖子……”

我端起茶杯时,雾气模糊了镜片。春子的目光落在我手腕的旧疤上,那是寒川町走私时被铁丝网刮的,她的指尖下意识缩了缩,像怕被烫到。“先生的伤疤,” 她突然开口,声音细得像棉线,“是打仗留下的吗?”

“算是吧。” 我吹了吹茶沫,冻顶乌龙的回甘在舌尖漫开,带着点焦糖的甜,“比不得春子妹妹的疤,都是干活留下的。”

她的脸颊 “腾” 地红了,像被夕阳染过的稻穗。收拾矮桌时,襦袢的下摆扫过我的膝盖,露出小腿的肌肉线条,结实得像晒足了太阳的稻秆,却在脚踝处有圈浅褐色的勒痕 —— 那是小时候被家里用麻绳捆着干活留下的,十年了,还没褪干净。

“先生喜欢吃梅子干吗?” 她从食盒里拿出个小陶罐,里面的梅子泛着油亮的黑,“这是我用广岛的方法腌的,放了紫苏叶,比东京的酸些。” 她的拇指指甲缺了块,是剥梅子核时被硌掉的,露出里面的肉,像颗没长熟的樱桃。

我的异能捕捉到她藏在心底的慌张,像被风吹动的稻浪:

她在想昨晚雪子说的话 ——“先生身边不能只有粗人,要学会认字算数”,可她只在村里的夜校学过假名,连报纸都读不全。刚才擦书桌时,看见先生的古董图录,上面的汉字像天书,她偷偷用指尖描了描,却把 “宋” 字描成了 “木”,吓得赶紧用布擦掉。

她在怕佐藤夫人的眼神。今早佐藤夫人穿着貂皮大衣下楼,看她的眼神像在看块没雕好的木头,说 “春子你要记住,在这里干活,光有力气没用”。她不懂什么叫 “有用”,只知道把茶泡好,把地板擦干净,这是她在广岛学会的唯一道理。

她在念着稻子。这个时候,广岛的稻田该翻土了,父亲的腰不好,弟弟又在病着,谁来扶犁?先生要是肯放她回去一趟就好了,哪怕只帮着种完这季稻,可她不敢说,怕一说,就再也回不来东京了。这里虽然要伺候人,可至少有暖炉,有白米饭,不用啃橡子面。

“梅子很好。” 我往她手里塞了颗,酸得她眯起了眼,眼角的细纹像被风吹皱的水面,“比东京的好,有土味。”

她的眼睛亮了,像落了星星的稻田。“先生要是喜欢,” 她的声音里带着点雀跃,“我天天给您腌!广岛的梅子多得吃不完,运到东京能卖好价钱呢。”

我的异能突然刺痛,像被稻壳扎了手心。她的想法里,藏着最朴素的生意经 —— 这是岛国民族刻在骨子里的生存本能,哪怕身为女人,也总想着 “能换多少钱”,仿佛世间万物都能标上价码,包括自己的身体,自己的自由。

佐藤夫人的高跟鞋声从楼梯传来,像敲在紧绷的弦上。春子慌忙站首,襦袢的领口被扯得有些歪,露出锁骨的浅窝,那里还沾着点梅汁,像颗没擦干净的胭脂。

“古田先生,” 佐藤夫人倚在门框上,藕荷色洋装外罩着貂皮,胸口的珍珠项链随着呼吸轻晃,“大阪的批发商说,那批杭绸后天到港,要不要让宪兵队的人去接?” 她的目光扫过春子,像在看件摆错了的家具,“春子,去把先生的西装熨了,下午要见陆军省的人。”

“是。” 春子的腰弯得像株被风吹倒的稻,转身时,襦袢的后襟绷得很紧,露出肩胛骨的形状,像两只收拢的蝶翼。

我望着她的背影,突然想起 “富士丸” 号上那个藤箱。十五日元买来的,不只是个伺候人的丫头,更是个被战争和贫穷榨干了灵魂的空壳。可她眼底的光,却比银座的霓虹灯还亮 —— 那是对 “活下去” 的执念,简单得让人心惊。

“陆军省的少佐,” 我呷了口茶,“还在催雪子的腰带?”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87Q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潜伏日本:我在鬼子后方搞钱抗日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87Q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