灯光如潮水般漫过舞台,陆子晗指尖的吉他弦还带着余温,他笑着抬手压了压观众的欢呼,声音透过麦克风漫进每个人耳朵:“你们谁还记得,小学时写过的那篇《我的理想》?”
话音刚落,体育馆里像炸开了回忆的烟花。前排的粉丝扯着嗓子喊:“我写想当科学家!”看台上有人接话:“我要当警察抓小偷!”更有人笑着喊:“老师给我批了‘太离谱’——我说想嫁给陆子晗!”
首播间的弹幕瞬间被童年碎片填满:
“记得!我写想当宇航员,结果画的火箭像烤肠(捂脸)”
“我写想当小卖部老板,天天吃辣条,被我妈揍了一顿”
“救命!突然被戳中泪点……那时候的理想多简单啊”
陆子晗低头拨了个温柔的和弦,旋律像小时候课桌上的阳光,暖洋洋地淌出来。“我也记得。”他的声音轻得像叹息,“我写的是‘想成为能让妈妈骄傲的歌手’,老师给我画了个小红花,说‘要加油’。”
他抬起头,眼里闪着细碎的光:“下面这首歌,送给所有写过《关于理想的作文》的人——不管你现在的理想,还在不在。”
前奏响起的瞬间,全场突然安静下来。木吉他的音色干净得像洗过的天空,陆子晗的声音褪去了舞台的锋芒,带着孩子气的清澈:
“铅笔在田字格里歪歪扭扭
写下长大要当船长的梦
橡皮擦掉了错别字
却擦不掉眼里的风
……
后来的作文越写越长
理想却越来越短
从宇航员到公务员
最后只写‘平安喜乐’就好”
第一句唱完,观众席里响起细碎的抽气声。有人悄悄抹了把眼睛,有人对着手机屏幕里的孩子笑——那孩子刚上小学,昨天还举着蜡笔说“想当奥特曼”。
首播间的弹幕慢了下来,多了些带着叹息的共鸣:
“扎心了……我小时候想当画家,现在在设计院画CAD”
“从‘想改变世界’到‘别被世界改变’,只用了十年”
“他怎么连我们改作文的小心思都知道啊……”
唱到副歌时,陆子晗突然抬手指向观众席,声音陡然清亮:
“可那篇皱巴巴的作文
还夹在旧课本里
铅笔写的理想没褪色
只是被生活盖上了邮戳
……
谁说长大就得扔掉童话
我偏要带着它闯天涯”
舞台两侧的大屏幕亮起,开始滚动播放粉丝们发来的“小学作文照片”——有歪歪扭扭的“我想当医生”,有画着音符的“想唱歌给全世界听”,甚至有篇被雨水泡过的作文,字迹模糊却能看清最后一句:“我的理想永远不变”。
当唱到“当年的小红花,还在记忆里发芽”时,全场观众默契地跟着合唱,声音里混着笑和泪。有人举着手机给远方的小学老师发消息:“老师,我还记得那篇作文呢。”
陆子晗看着这片被回忆浸透的人海,突然觉得这场演唱会变成了一场盛大的“同学会”——所有人都在这三分钟里,变回了那个趴在课桌上,一笔一划写理想的孩子。
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,他没有说话,只是对着观众深深鞠了一躬。体育馆里静了三秒,随即爆发出比任何时候都热烈的掌声,不是欢呼,是带着敬意的共鸣。
首播间的礼物特效停了,弹幕里刷满了“谢谢”:
“谢谢晗哥,让我想起自己曾经也有过闪闪发光的理想”
“明天就把那篇作文找出来,夹在现在的工作证里”
“原来不是只有我一个人,在偷偷守护着小时候的梦啊”
陆子晗的指尖在吉他弦上轻轻一挑,一串带着岁月质感的旋律漫出来,像老唱片里的沙沙声。他笑着扬了扬下巴,眼里的温柔混着狡黠:“别光顾着哭,还有一首呢——这首更‘幼稚’,叫《理想三旬》。”
“幼稚”两个字刚出口,台下就有人笑出了声。前排有粉丝举着灯牌喊:“我们就爱听幼稚的!”
他没接话,只是低头调整了下坐姿,木吉他的音色突然沉了下来,像秋夜的风穿过老巷:
“一旬败给年少轻狂的理想
二旬败给青涩无知的爱情
三旬败给柴米油盐的生活
顶流:我,摊牌后全网沸腾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顶流:我,摊牌后全网沸腾最新章节随便看!……
可我偏要在满是褶皱的日子里
数着星星等天亮”
第一句唱得极轻,却像针一样扎进人心。体育馆里的喧闹渐渐沉淀,只有手机屏幕的微光在黑暗中浮动,像散落的星子。
首播间的弹幕慢得像流淌的河:
“一旬是10年啊……原来己经过了这么久了”
“我刚好三十,真的在败给柴米油盐(哭)”
“他怎么连‘三旬’的重量都唱得这么准?像在说我的人生”
陆子晗的声音不高,却带着穿透一切的力量。唱到“二旬败给青涩无知的爱情”时,他的目光轻轻扫过舞台侧翼,那里的阴影里,杨芈正低头拨弄着吉他弦,指尖微微发颤。
“曾以为理想是振翅就能飞的鸟
后来才知道是磨破脚掌的路
曾以为爱情是花前月下的诗
后来才读懂是锅碗瓢盆的词”
副歌响起时,赵飞影几人再次走上舞台。这一次,他们没有和声,只是静静地站在灯光边缘,像每个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,在歌声里照见自己。
观众席里,有人悄悄握住了身边伴侣的手,有人对着手机里孩子的照片发呆,还有人举起酒瓶,对着舞台遥遥一敬——敬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自己。
“三旬的夜里偶尔会惊醒
摸了摸胸口的疤
原来理想没死去
只是换了件衣裳
藏在烟火人间里”
当最后一句唱完,陆子晗的指尖在琴弦上悬了两秒,才缓缓落下。体育馆里静得能听见呼吸声,过了好一会儿,才有稀疏的掌声响起,像投入湖面的石子,慢慢荡开,最终汇成雷鸣般的浪潮。
首播间的弹幕突然被“谢谢”刷屏:
“谢谢三十岁的自己,还没放弃二十岁的理想”
“原来‘败给生活’不是终点,是换种方式守护啊”
“这首比《关于理想的作文》更狠……它让我原谅了现在的自己”
陆子晗放下吉他,站起身时,灯光恰好落在他身上。他看着台下闪烁的泪光和笑容,突然弯腰鞠了一躬:“其实‘三旬’不可怕。”
他的声音带着笑意,像雨后初晴的阳光:“可怕的是,还没到三旬,就先说了‘算了’。”
这句话像钥匙,突然打开了观众心里的某个开关。有人喊:“我才二十五!我的理想还能救!”有人跟着喊:“三旬也能从头来!”
陆子晗拿起吉他,对着麦克风说:“所以啊,不管你现在是一旬、二旬,还是三旬——”他猛地弹响一个明亮的和弦,“记得给理想留个位置,哪怕只有巴掌大。”
舞台两侧的大屏幕亮起,出现了一行字:
“你的理想,今年几岁了?”
瞬间,观众席的灯牌集体亮起,拼成“理想永不打烊”的字样。首播间的礼物特效再次刷屏,但这一次,每个ID后面都跟着一句关于理想的留言:
“我的理想今年8岁,想当画家,现在开始学不晚!”
“32岁,理想是开家小书店,明天就去看店面!”
陆子晗望着这片光,突然觉得这场演唱会变成了一场关于“坚持”的接力赛。他只是跑了第一棒,剩下的路,会有无数人跟着跑下去。
当他准备开口介绍下一首歌时,台下突然响起整齐的合唱——是《理想三旬》的副歌。几百人,几千人,最后汇成几万人的声音,在体育馆里回荡:
“三旬的夜里偶尔会惊醒
摸了摸胸口的疤
原来理想没死去
只是换了件衣裳
藏在烟火人间里”
陆子晗站在舞台中央,看着这群素未谋面却心意相通的人,突然笑了。他没再说话,只是拿起吉他,轻轻加入了合唱。
后台的周青擦了擦眼角,对思雨说:“你看,这就是他非要唱这两首歌的原因。”
思雨点头,看着屏幕上不断上涨的电影项目报名数据——己经有超过一万名粉丝提交了“想参与创作”的申请,其中不乏律师、设计师、甚至退休教师。
“百亿计划”的进度条,在没人注意的时候,又悄悄往前挪了一大步。
而舞台上,合唱声渐渐平息。陆子晗对着麦克风说:“接下来,该聊聊怎么让理想落地了——比如,我的电影计划和文化首播项目,有谁报名?”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9ZC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