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龙渊凝魄”的幽香渐渐成为紫宸殿乃至整个帝王起居空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如同墨隐身上那玄色的烙印。然而,这深宫内苑的暖意与专属的馨香,并未能完全覆盖这座庞大帝国角落里的血泪与寒霜。
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席卷了京城,铅灰色的云层低垂,朔风如刀。芙咲坐在铺着厚厚绒毯的暖炕上,手中拿着一份由影卫秘密呈上的奏报,越看,眉头蹙得越紧。奏报并非军国大事,而是关于京畿周边几处因墨隐铁腕肃清而受到牵连的、被剥夺了爵位和大部分家产的宗室旁支及获罪将领的遗属现状。
“…西郊‘思过庄’,原瑞亲王别院,现圈禁其庶出子女及仆役三百余口。屋舍年久失修,今冬严寒,炭火不足,己有十余名老弱病冻毙…”
“…北城‘慈安巷’,收容阵亡及获罪禁军家眷,多为妇孺。巷内污水横流,近日爆发时疫(疑似风寒引发肺疾),缺医少药,己有幼童夭折…”
“…南苑‘济孤堂’,收容父母双亡之官奴孤儿百余人,管事克扣米粮,孩童面黄肌瘦,冬日仍着单衣…”
冰冷的文字,却勾勒出触目惊心的画面。寒风似乎透过厚厚的宫墙,吹进了暖阁,带来一阵刺骨的凉意。芙咲身上的香气,因心绪的沉重,由沉静的“幽谷独昙”悄然化为带着悲悯与忧虑的“惊魂白梅”。
她知道,这些人的落魄,很大程度上源于墨隐冷酷无情的株连政策。在他眼中,这些都是“罪余”或“无用”的虫子,死活无关紧要。但芙咲无法视而不见。那些冻毙的老人、病夭的孩童、在绝望中挣扎的妇孺…他们的苦难,不该成为铁血统治下冰冷的注脚。
她放下奏报,走到书案前,铺开素笺。她没有动用皇后的明黄懿旨,那太过招摇,容易触动墨隐那根敏感的神经。她提笔,以私人的名义,给内务府主管和几位信得过的、相对仁厚的宗室长辈(如那位在宫宴后对她释放善意的老王妃)写了几封措辞恳切的信函。
“着内务府,即刻拨调上等银霜炭五百斤,厚棉被三百床,修缮西郊思过庄破损屋舍,务必保其无虞过冬。所需钱粮,从本宫份例中扣除。”
“请王婶(老王妃)费心,以您之名,延请京城善堂名医,携足量治疗风寒肺疾之药材,前往北城慈安巷义诊施药。所需花费,本宫私库承担。”
“济孤堂管事克扣一案,烦请宗正寺李大人暗查。若属实,严惩不贷,另择贤良。堂中孤儿衣食,本宫每月另拨份例钱粮,着可靠女官监管发放,务必使孩童饱暖。”
她写得很快,字迹娟秀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。她深知,首接触动国策为这些人翻案绝无可能,甚至会激怒墨隐。她只能用这种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方式,以皇后私人的名义和财力,在墨隐默许的范围内(或者说,在他不屑关注的角落里),尽可能地施以援手,驱散一丝寒意,挽救几条性命。
信件由她最信任的贴身女官悄悄送出。几日后,影卫再次呈上密报,附带了几幅简陋的炭笔画:思过庄的烟囱冒出了温暖的烟;慈安巷口搭起了义诊的棚子,老王妃身边的女官正在分发药包;济孤堂的孩子们穿上了厚实的新棉衣,围着火炉喝热粥,小脸上有了笑容…
芙咲看着那些画,眼中泛起温热的水光。她身上的“惊魂白梅”香气悄然散去,化为更加温暖包容的“暖阳橙花”。虽然杯水车薪,但这一点点微光,或许能照亮几个绝望的角落。她没有试图去告诉墨隐这些事,他不需要知道,也不屑知道。但她知道,自己必须去做。
“仁善皇后”的名声,如同冬日里微弱的星火,在底层宫人和那些受惠的遗属孤寡中悄然流传开。这微光无法融化墨隐以铁血铸就的冰山,却如同细小的溪流,悄然冲刷着那冰山脚下过于酷烈的严寒,为这冰冷的帝宫,增添了一丝不易察觉的人间暖意。
香烬长安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香烬长安最新章节随便看!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A69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