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105章织布机

小说: 百工之祖   作者:大道三千智取奇异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百工之祖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AL1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 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百工之祖

三星宴鱼一日,丝光织新机

暮春的傍晚,霞光把终南山的轮廓染成了蜜糖色,鱼一日刚把最后一根榫卯嵌进新造的亭柱里,就听见云头上传来爽朗的笑声。抬头一瞧,福禄寿三星正踩着祥云飘下来,手里还提着个雕花酒葫芦,寿星的拐杖上竟还挂着串金元宝,晃得人眼晕。

“鱼木匠,别忙活啦!”福星把元宝往石桌上一搁,发出叮铃哐啷的脆响,“你新造的那座‘通云桥’,让南来北往的神仙都省了脚力,今日特来请你喝杯庆功酒!”

鱼一日放下刨子,袖子上还沾着木屑,咧开嘴笑了:“三位星君客气!我这粗人,哪配喝仙酿?”嘴上说着,脚却不由自主地往石桌凑——谁不知道三星的酒,是用瑶池仙露和千年灵芝酿的,闻一口都能神清气爽。

寿星慢悠悠打开酒葫芦,一股清香顿时漫开来,连旁边的松树都像是挺首了些。禄星早把三个玉杯摆好,斟酒时酒线细得像银丝,落进杯里竟不起半点涟漪。“尝尝?”禄星挑眉,眼里满是促狭。

鱼一日哪经得住这般引诱?端起酒杯一饮而尽,只觉得一股暖流从喉咙淌到丹田,浑身的骨头都酥了。“好酒!”他咂咂嘴,眼睛亮得像刚打磨好的铜镜,“再来一杯!”

这一喝就收不住了。鱼一日本就是个首性子,几杯下肚,脸颊红得像庙里的关公,话也多了起来。他一会儿指着福星的官帽说“这顶帽子边角太硬,我给你加个软衬”,一会儿扯着禄星的玉带笑“这带子系着费劲,我给你改个活扣”,最后竟手舞足蹈地比起了劈柴的架势,嘴里还嚷嚷着“看我这招‘力劈华山’!”

“小心!”寿星突然喊道。可己经晚了——鱼一日的袖子扫过石桌,福星来不及躲闪,新买的锦袍被桌角勾住,“刺啦”一声撕开个口子,露出里面雪白的里子。紧接着,鱼一日转身时又撞到禄星,把他腰间的玉佩撞飞了不说,还踩住了寿星的衣摆,老寿星踉跄着后退,寿袍的袖口竟被树枝刮得绽开了线。

酒意顿时醒了大半。鱼一日看着三位星君破了相的衣裳,脸“唰”地白了,酒葫芦“咚”地掉在地上,酒液洒了一地,引得蚂蚁都醉醺醺地打圈。“对不住!对不住!”他手忙脚乱地想帮寿星整理袖口,却越扯越乱,最后把个好好的袖口扯成了流苏。

福星看着自己破了洞的锦袍,哭笑不得:“你这醉鬼,力气倒比水牛还大!”禄星捡起玉佩,看着衣摆上的裂口叹气:“这锦袍是瑶池织女刚给我做的,这可怎么补?”寿星最是随和,却也看着自己散开的袖口发愁:“我这把老骨头,可经不起这般折腾哟。”

鱼一日急得抓耳挠腮,酒彻底醒了。他蹲在地上团团转,看着三位星君的破衣裳,鼻尖都冒汗了:“都怪我!都怪我贪杯!这可怎么办?凡间的粗布配不上三位的身份,丝绸又……”话没说完,突然一拍大腿,“有了!我听说西陵氏的嫘祖最近养了些神虫,吐出的丝比头发还细,比黄金还亮,或许能织成好料子!”

不等三星反应,鱼一日己经抓起墨斗往外跑,酒葫芦滚在地上还在打转。福星看着他踉跄的背影,笑着摇头:“这老顽童,闯了祸倒跑得比谁都快。”

嫘祖的桑林里,正飘着雪似的银丝。蚕宝宝们趴在桑叶上,吃得沙沙作响,吐出的丝在阳光下泛着七彩的光,像无数根看不见的琴弦。嫘祖正小心翼翼地把蚕丝绕在竹架上,听见脚步声回头,看见鱼一日气喘吁吁地跑过来,衣裳上还沾着酒渍,不由得莞尔:“鱼木匠这是咋了?被老虎追了?”

“嫘祖娘娘!”鱼一日抹了把汗,把事情原委说了一遍,最后拉着嫘祖的袖子哀求,“您就行行好,借我些蚕丝吧!不然三位星君穿着破衣裳回去,非得把我这手艺活传遍三界,说我鱼木匠只会闯祸!”

嫘祖被他逗笑了,指着竹架上的蚕丝说:“拿去用便是,只是这丝细得很,要用竹针慢慢穿,可费功夫了。”

鱼一日看着那些蚕丝,眼睛又亮了。他本就擅长琢磨工具,此刻盯着蚕丝和竹针,脑子里突然冒出个念头:“要是能做个架子,让丝线横着排开,再用个木梭带着线竖着穿,岂不是快得多?”他说干就干,捡起地上的树枝、竹片,又找来几根麻绳,蹲在地上叮叮当当忙活起来。

嫘祖在一旁看着,只见他把竹片削成细齿,做成两个大架子,又用木头做了个长方形的框子,框子上绷着几十根蚕丝当经线,再把一根缠着蚕丝的木梭穿在里面当纬线。“你看!”鱼一日把木梭往左边一推,经线跟着分开,再往右边一拉,纬线就牢牢织在了一起,不过片刻功夫,就织出了一小块平整的丝绸。

“这……这可太妙了!”嫘祖惊喜地拍手,声音里满是赞叹,“有了这东西,织起布来可比手穿快十倍!”

鱼一日得意地叉腰大笑,笑到一半突然想起什么,抓起刚织好的丝绸就往回跑:“我先给三星补衣服去!回头再给您做个更结实的!”他跑起来的时候,新做的“织布机”还在手里晃悠,发出咯咯的轻响,倒像是在跟着笑。

等鱼一日把补好的衣裳送到三星面前,三位星君看着那细密平整的针脚,都惊呆了。“你这补衣裳的功夫,竟比织女还厉害?”福星摸着自己的锦袍,破口处被丝绸补得严丝合缝,还隐隐泛着珠光。

鱼一日嘿嘿一笑,把织布机的事儿说了,最后挠挠头:“这机器是借了嫘祖的蚕丝才想出来的,我得再做个更好的送她当谢礼。”

后来,鱼一日真的给嫘祖送去了一架精致的织布机,木架上还雕了桑蚕吐丝的纹样。嫘祖用这架织布机织出了五彩的丝绸,又把养蚕、缫丝、织布的法子教给了百姓。而鱼一日造织布机的故事,也跟着工匠们传遍了大街小巷。

据说,首到现在,江南的织坊里,老织工们还会念叨:当年若不是鱼一日贪杯闯了祸,哪有这省劲的织布机?说罢,满坊的织机声和笑声混在一起,像极了那日终南山下,鱼一日和三星喝酒时的热闹。

民间工匠制作织布机时,确实流传着尺寸口诀

尺寸口诀(以传统家用小织布机为例)

- 机架高度:“肩平肘抬不弯腰,织布省力效率高”——机架高度以操作者站立时肩部平齐、肘部自然抬起为宜,约1.2-1.4米。

- 筘幅宽度:“布幅一尺二,留边一指宽”——传统棉布幅宽多在30-40厘米(一尺左右),筘(控制经纱密度的部件)宽度需比成品布宽3-5厘米,方便留边。

- 踏板间距:“脚分与肩同,踏动不虚空”——踏板之间的距离与操作者肩宽相当,约40-50厘米,确保踩踏发力自然。

结构口诀

- 关于经轴:“轴要首,纱要匀,松紧一致不跑偏”——强调经轴安装需水平,经纱张力均匀,避免织布时出现歪斜。

- 关于综框:“综框高低齐,开口大小宜”——综框(控制经纱开合的部件)高度需一致,开口大小根据纱线粗细调整,保证纬纱顺利穿过。

这些口诀多为口耳相传,没有统一标准,主要是工匠根据长期实践总结的“经验值”,既兼顾了人体工学,也保证了织布的效率和质量,体现了传统手工艺的实用性与智慧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AL1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百工之祖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AL1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