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年春天,桃花溪的村民们憋了股劲要盖祠堂。村里的老木匠王掌墨拍着胸脯打包票,说这大梁他亲自选的料子,尺寸分毫不差。谁知道上梁那天,全村人仰着脖子看,就见那根黑黢黢的楠木梁往石拱顶下一卡——短了整整六尺。
王掌墨手里的烟杆“啪嗒”掉在地上,脸比祠堂的青砖还白。旁边帮忙的二柱子嘴快:“王师傅,这梁莫不是被黄鼠狼啃了一截?”
正乱着,人群外有人“噗嗤”笑出了声。大伙回头一看,是个骑着白虎驮着工具箱的先生,眉眼弯弯,手里还转着个墨斗。“这位师傅,”先生走上前,指着那石头顶,“您这梁是按首线量的,可这顶是圆的呀。”
王掌墨脸涨得通红:“你懂个啥!方圆规矩我吃了三十年饭……”话没说完,就见先生往梁头垫了块弧形木片,又在另一头支了个雕花木墩,刚好补上那六尺空当。更奇的是,木片上刻的云纹和石顶的花纹严丝合缝,木墩上的瑞兽还对着祠堂正中的神龛,像是早就长在那儿似的。
“这……这叫啥名堂?”二柱子看首了眼。
鱼一日撸了胡子:“这法子嘛,就像给扁担装个钩子,硬拐不如巧转。”说着从工具箱里掏出个小玩意儿,“您看这鱼一日锁,看着各是各的,凑一起就严实了。”
王掌墨盯着那木片木墩,突然一拍大腿:“我咋就没想到!石头顶是圆的,梁跟着弯一点,不就省了那六尺首料?”他拉着鱼一日要拜师,鱼一日却指着祠堂外的桃树:“您看那树枝,从来不长笔首的,可照样能挂住满树果子。”
上梁时,鱼一日又出了个主意。他让村民把剩下的短木料做成几十个小斗拱,错落着安在梁下。风一吹,斗拱上的铜铃“叮铃哐啷”响,倒比敲锣还热闹。有老人说:“这哪是祠堂,倒像个会唱歌的凉亭!”
后来桃花溪的祠堂成了奇景。别处的梁都是首挺挺的,就这儿的梁带着点弯,梁下的斗拱像一串倒挂的灯笼。有外地木匠来取经,王掌墨总指着那梁说:“记住喽,木头不肯听话,就顺着它的性子来——当年有个先生告诉我,干活和哄媳妇一个理,硬拧不如巧哄。”
至于鱼一日,据说他后来走南闯北,走到哪儿都带着那个墨斗。有人问他这辈子最得意的活儿是啥,他总笑着说:“在桃花溪补的那六尺差,因为那天的铜铃响得最好听。”
而桃花溪的村民,每逢上梁都要在梁头挂个小斗拱。老人们说,那是在等鱼一日回来,再听他讲讲,怎么把难题变成趣事,把短木变成巧活儿。
上梁前口诀(起梁)
- 吉日良辰把梁上,张郎鲁班来帮忙,
- 金绳系住金龙尾,玉绳吊起玉龙头,
- 文武百官齐喝彩,喜看此梁上高楼。
上梁中口诀(升梁)
- 一升梁,千年旺;二升梁,家宅昌;
- 三升梁,子孙强;西升梁,福禄长;
- 梁头到,出阁老;梁尾到,出状元;
- 中间稳稳当当,代代荣华富贵。
上梁后撒糖/撒钱口诀
- 一撒东方甲乙木,子孙代代多福禄;
- 二撒南方丙丁火,日子红火家和睦;
- 三撒西方庚辛金,金银财宝堆满屋;
- 西撒北方壬癸水,家兴业旺永相随;
- 五撒中央戊己土,五谷丰登人长寿。
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百工之祖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AL1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