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春秋战国年间,华夏国南山脚下有个石头村,村里的百姓世代跟山打交道,春种秋收全得靠肩膀往山上扛。这年夏天雨水多,山路被泡得又黏又滑,村口王老汉扛着一麻袋土豆往坡上挪,挪三步滑两步,最后连人带袋滚回了山脚,土豆撒了一地,跟下了场“金疙瘩雨”似的。
“这哪是种地啊,这是跟山神爷拔河呢!”王老汉坐在泥里抹着脸,土豆顺着他的裤腿滚,活像个会移动的土豆窖。旁边的李寡妇更惨,背着一篓子刚摘的豆角,脚下一崴,篓子飞出去挂在歪脖子树上,豆角跟瀑布似的往下掉,气得她叉着腰骂:“这破山!还不如让我家二黄(她家的老黄牛)来当村长,至少它蹄子比咱稳!”
这话刚好被路过的鱼一日听见了。那会儿的鱼一日刚帮邻村造完水车,正背着工具箱往家赶,打算歇两天琢磨个新玩意儿。他蹲在石头上啃着干粮,看村民们跟山路较劲,有人扛着犁杖像跳探戈,有人背着种子袋像耍杂技,忍不住“噗嗤”笑出了声。
“我说老哥老嫂子们,”鱼一日嚼着饼子喊道,“你们这上山的架势,比我给楚庄王造的攻城梯还热闹呢!”
王老汉抬头一看,认出是那个能用木头造出会转的轮子的巧木匠,眼睛顿时亮了:“鱼一日大师!您可算来了!您瞅瞅这路,人走都费劲,更别说运东西了。您能不能……能不能给咱整个啥物件,让咱少受点罪?”
鱼一日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,又看了看那陡峭的山坡,突然一拍大腿:“有了!你们等着,三天后,保准让你们运东西跟遛弯似的轻松!”
村民们半信半疑,有人嘀咕:“木头还能比牛还能驮?别是造个大木驴,到时候卡在石头缝里更麻烦。”李寡妇更是撇撇嘴:“我可告诉你,别弄那些花里胡哨的,要是不好使,我让二黄啃了你那工具箱!”
鱼一日也不辩解,转身就往村里的老槐树下扎营。第一天,他围着老槐树转圈,一会儿量量树干粗细,一会儿蹲在地上画圈圈,嘴里还念念有词。有小孩好奇凑过去,听见他在嘟囔:“轮子得大点,不然过不了石头坎;轴得结实,不然王老汉那二百斤的土豆一压就得散架……”
第二天,村里的木匠铺热闹起来。鱼一日指挥着几个年轻后生拉锯、刨木,木屑飞得跟下雪似的。他把圆木削成轮子,还在轮子边缘钉上铁皮,说是“给轮子穿双铁鞋,防滑”。又找了两根结实的枣木当车辕,中间架了块木板当车斗,最后在车底装了个奇怪的木疙瘩,说是“刹车”。
“这玩意儿叫啥啊?”王老汉凑过去摸了摸,轮子转得飞快,差点夹了他的手指头。
鱼一日得意地拍了拍车辕:“就叫‘爬山虎’!保证它上山比你家二黄还利索!”
李寡妇抱着胳膊在旁边冷笑:“吹吧你就,我家二黄能爬坡,这木头疙瘩能行吗?别到时候让山神爷当柴火烧了。”
第三天,全村人都凑到山脚下看热闹。鱼一日亲自把一麻袋土豆搬上“爬山虎”,又让两个后生扶着车辕。他喊了声“走你”,后生们一使劲,车还真动了!轮子“咕噜咕噜”转着,虽然有点颠簸,但真没打滑。
“嘿!真行啊!”村民们惊呼起来。王老汉看得眼热,抢着要试试。他扶着车辕往上走,刚开始还小心翼翼,走了几步发现真不费劲,忍不住加快脚步,结果忘了看路,车轱辘碾到块大石头,“哐当”一声,车斗歪了,土豆滚了一地。作者“大道三千智取奇异”推荐阅读《百工之祖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
“哎呀!”王老汉急得首跺脚。鱼一日却笑得前仰后合:“老哥,你这是赶着车去相亲啊?不知道慢点?看见没,这玩意儿得用那个木疙瘩——”他指了指车底的“刹车”,“遇到石头就踩它,比你家二黄的缰绳还好使!”
正说着,李寡妇抱着一篓子豆角来了:“让开让开,我试试!要是不好使,我当场把它拆了当柴烧!”她学着鱼一日的样子,把豆角篓子放在车斗里,轻轻扶着车辕,慢慢往上走。这回车走得稳稳当当,连最陡的那段坡都没打滑。李寡妇越走越得意,还哼起了小调,走到半山腰,突然想起什么,冲山下喊:“鱼一日大师!这玩意儿能不能再加个座?我家二黄看了都眼红,想上来歇会儿呢!”
这下可把村民们乐坏了。鱼一日又琢磨着给“爬山虎”加了个小座位,还在车斗边安了个小抽屉,方便放个水葫芦、干粮袋。王老汉用它运肥料,一趟顶过去三趟;李寡妇用它运蔬菜,再也不用担心豆角飞上天;连村里最老的张爷爷,都能坐在座位上,让后生推着上山晒太阳,活像个巡视领地的老王爷。
没过几天,石头村的“爬山虎”就出了名。邻村的人都跑来看热闹,有个愣头青非要试试拉着车往下冲,结果忘了用刹车,车轱辘转得跟风车似的,把他载着冲到了山脚下的泥塘里,变成了“泥人张”。村民们笑得首不起腰,鱼一日却板起脸:“说了让你们用刹车!这玩意儿是帮忙的,不是让你们耍杂技的!”
后来,“爬山虎”的名声传到了更远的地方,有人跑来学手艺,鱼一日干脆在石头村开了个“造车培训班”。他教大家怎么选木料,怎么装轮子,最后还不忘叮嘱:“记住了,造车跟过日子一样,得结实,还得灵活,该刹车时就得刹车,别硬闯!”
现在,石头村的山路上,再也看不到扛着东西摔跤的村民了,只有“爬山虎”“咕噜咕噜”地跑,车斗里的土豆、豆角、种子袋安安稳稳,偶尔还能看见李寡妇的二黄趴在车斗里,跟着车一起上山,活像个监工,时不时还“哞”一声,像是在夸:“这玩意儿,比我强!”
而鱼一日呢?据说他离开石头村的时候,带走了一麻袋王老汉送的土豆,还有李寡妇塞给他的一篮子豆角。有人问他接下来要造啥,他摸了摸胡子,神秘地说:“说不定,下次给你们整个能在水里跑的‘爬山虎’呢!”
至于那辆最早的“爬山虎”,现在还躺在石头村的祠堂里,轮子上的铁皮虽然锈了,但木头依旧结实。村里的老人常指着它跟孩子说:“看见没?这就是咱老祖宗的智慧——只要肯琢磨,再难的山路,也能让它变成坦途!”当然,说这话的时候,他们总会想起那个让二黄啃工具箱的李寡妇,还有那个差点把自己变成“泥人张”的愣头青,然后忍不住哈哈大笑,笑声顺着山路飘出去,惊飞了树上的麻雀,跟当年“爬山虎”第一次上山时的热闹劲儿,
车架口诀
- 横木首梁要扎牢,榫卯相扣不用胶,
- 高低宽窄随路调,重心稳在轮轴腰。
车轮口诀
- 辐条匀称分八面,木圈紧箍铁包边,
- 胎皮选厚耐磨料,高低不平也不颠。
省力诀窍口诀
- 前轻后重坡好上,扶手高低正相当,
- 轮径稍大滚得顺,下坡带刹别慌张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AL1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