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日清晨的终南山云雾还没散,铁拐李背着他那只装着半葫芦仙酿的药葫芦,正一瘸一拐往山腰的老君祠去。他那只铁拐在青石板上敲出"笃笃"的响,像是在给这山间晨曲打拍子,谁知刚踏上祠前最后三级台阶,脚下突然一滑——"哎哟喂!"
整个人如同被秋风卷着的枯叶,以一个极其不雅的姿势结结实实摔在供桌上,供果滚了满地,连那只宝贝葫芦都滚到了香炉边,咕嘟咕嘟冒了两滴仙酒,竟把香灰浇出个小泥坑。
"这破台阶!"铁拐李揉着摔疼的屁股,瞪着那三级青石板。台阶被岁月磨得溜光水滑,边缘还缺了个角,难怪他这瘸腿神仙都要栽跟头。正骂着,忽瞧见山脚下有个穿蓝布短褂的汉子,背着工具箱正往这边走,那工具箱上"鱼一日"二字在晨光里闪着亮。
"鱼木匠!留步!"铁拐李一瘸一拐追上去,把人拽到台阶前,"你瞧这台阶,害我摔得七荤八素,快给我改改!"
鱼一日刚给山下张大户做完雕花窗棂,正打算上山歇歇脚,见是个瘸腿老道,本想推脱,可瞥见那台阶确实不像话,又闻见铁拐李葫芦里飘出的酒香,咽了咽口水:"改倒是能改,就是我这手艺......"
"好说好说!"铁拐李立刻解下葫芦,"只要改得稳当,这'醉流霞'分你一半!"
鱼一日眼睛一亮,这醉流霞可是天上仙酿,他早有耳闻。当下也不推辞,甩开工具箱就忙活起来。谁知铁拐李生怕他改得慢,一边递酒一边说:"先润润喉,有力气干活!"三杯两盏下肚,鱼一日的脸红得像庙里的关公,手里的墨斗都开始打晃。
"台阶嘛,得......得有棱有角!"他大着舌头,挥起凿子就在石板上凿。一凿子下去,没凿出棱角,倒凿出个圆坑,活像只瞪圆的眼珠子。
"不对不对,"鱼一日摇摇头,又灌了口酒,"得刻点东西防滑......"说着竟在台阶上凿起了小狮子。可他手一抖,狮子的尾巴歪到了脑门上,活像只长了尾巴的癞蛤蟆。
铁拐李在一旁看得首瞪眼:"你这刻的是啥?要吓哭上香的娃娃吗?"
"别急......"鱼一日打了个酒嗝,索性脱了鞋,光着脚踩在石板上,"得这样......这样才稳当......"他踩着醉步,竟在石板上踏出一串脚印,随即挥凿如风,把脚印刻成了深深浅浅的凹槽,又在边缘刻起花纹。
刻到兴头上,他竟抓起酒葫芦往石板上泼,说要"借酒劲显神通"。仙酒渗进石缝,竟让那些凹槽泛起淡淡的金光。可他手越来越抖,刻到最后一级台阶时,凿子一滑,竟在边缘刻出个小豁口,正好能卡住铁拐的底端。
"成了!"鱼一日把凿子一扔,扑通坐在地上打起了呼噜,嘴角还挂着笑,手里攥着半块没吃完的桂花糕。
铁拐李气呼呼地想踹他一脚,可试着踩上台阶,却发现那些凹槽深浅刚好,落脚时稳稳当当,尤其是最后那个小豁口,他的铁拐进去竟纹丝不动。再细看那些歪歪扭扭的花纹,大道三千智取奇异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倒像是山间的藤蔓缠绕,配上那只"长尾巴癞蛤蟆",竟有种说不出的野趣。
正瞧着,鱼一日迷迷糊糊睁开眼,指着台阶嘟囔:"这雕石啊......得顺其......其自然......你看这石头......它想长啥样......就刻成啥样......"
铁拐李愣住了。他摸着那些带着酒气的刻痕,忽然明白过来。这醉醺醺刻出的台阶,虽不规整,却处处透着巧思——凹槽顺着落脚的力道,花纹藏着防滑的诀窍,连那个歪歪扭扭的豁口,都是专给他这瘸腿神仙留的。
等鱼一日醒酒时,发现自己躺在柔软的草地上,身边放着空了的葫芦,台阶却变得焕然一新。那些醉后刻的花纹在阳光下闪闪发亮,连路过的樵夫都夸:"这台阶踩着真稳当,还好看!"
后来啊,终南山的老道们总说,月圆之夜还能看见台阶上有个醉醺醺的影子在凿石头,旁边蹲着个瘸腿神仙,一边递酒一边骂:"再刻歪了,仙酒就没啦!"而鲁班酒醒后想起那夜的事,把醉中悟到的道理记在《鲁班经》里,便是那篇流传民间的《雕石篇》:"石有灵性,顺其肌理,醉里乾坤,方得真趣。"
至于那三级台阶,至今还在老君祠前,来往的瘸腿老人踩着它,总能稳稳当当,仿佛有双看不见的手在轻轻托着。
民间石雕工匠是传统文化与技艺的重要传承者,他们的价值和故事体现在多个方面:
1. 技艺的“土味”与精湛并存
- 他们多靠师徒口传心授,没经过系统理论学习,却能凭经验精准把控石材特性(如硬度、纹理)。
- 工具简单(锤子、凿子、磨石等),却能雕刻出复杂图案,从花鸟鱼虫到人物故事,细节生动,比如农家院的石狮子、墓碑上的缠枝纹,都透着朴素的生命力。
2. 与生活的深度绑定
- 作品贴近民俗需求:村口的石碾、井台的石栏、祠堂的石牌坊、墓前的石像生等,既实用又承载着祈福、纪念等文化意义。
- 不同地域风格鲜明:北方石雕粗犷厚重,南方则精巧细腻,比如徽州石雕的清雅、惠安石雕的灵动,都是地域文化的“活化石”。
3. 坚守与传承的不易
- 过去石雕是谋生手艺,工匠多为底层劳动者,常走村串户接活,风餐露宿。
- 如今机械雕刻普及,传统手艺面临失传,不少老工匠仍在坚持,用一辈子打磨一门技艺,这种“慢工出细活”的坚守尤为珍贵。
4. 隐藏的文化密码
- 作品里藏着民间智慧:比如石窗上的“卍”字纹寓意吉祥,门墩上的“狮子滚绣球”象征子嗣绵延,这些图案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朴素表达。
- 部分工匠还会融入时代元素,比如在现代园林石雕中加入卡通形象,让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。
他们或许名气不大,却用凿子在石头上刻下了民族的生活记忆和审美基因,值得被看见和铭记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AL1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