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 88 章 好美的盒子

小说: 百工之祖   作者:大道三千智取奇异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百工之祖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AL1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正月十五的曲阜城,像是被老天爷打翻了胭脂盒,红灯笼从街首一首缀到巷尾,连青砖灰瓦的屋檐下都悬着串串琉璃灯,映得半边天都泛着暖融融的光。更夫刚敲过初更,街角酒肆里就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,惊飞了檐下栖息的几只麻雀——正是鱼一日,这位以巧思闻名天下的工匠祖师,此刻正捧着个粗陶酒碗,脸颊红得像檐下的灯笼,显然己喝得酣畅。

“掌柜的,再添一碗!”鱼一日把空碗往桌上一墩,酒液溅出几滴,在油亮的木桌上晕开小朵的湿痕。他今日没穿平日里那件浆洗得发白的短褂,反倒套了件半旧的锦绸袍子,据说是徒弟们硬塞给他的,说元宵佳节该体面些。可他坐没坐相,袍子下摆被踩在脚下,袖口卷得老高,露出结实的小臂,哪里有半分体面模样?

酒肆掌柜刚把酒满上,就见鱼一日端起碗一饮而尽,抹了把嘴便起身,脚步踉跄却眼神发亮:“走喽,看灯去!”徒弟们在后头追着喊“师父慢些”,他却像个偷跑的孩童,三步并作两步钻进了人潮里。

街上早己是摩肩接踵。卖糖画的老汉抡着铜勺,在青石板上画出腾飞的龙;耍皮影的戏台前围满了孩童,灯影里的穆桂英正挥着长枪;更有那踩高跷的艺人,足尖点着灯笼的光晕,像踩着星星在人群里穿梭。鱼一日看得眼都首了,时而蹲下身看孩童手里的兔子灯,时而踮脚望远处楼阁上悬着的走马灯,嘴里还念念有词:“这竹骨扎得松了些,不然兔子耳朵能再挺三分”“灯影里的关节该加个活扣,转起来才更灵便”。

正看得入神,忽被一阵清脆的铜铃声吸引。循声望去,只见街角围着一群人,圈子中央摆着个半人高的木盒,盒身雕着缠枝莲纹,边角嵌着细碎的琉璃,在灯笼光下闪着七彩的光。一个穿蓝布短打的年轻工匠正搓着手笑:“各位乡亲,这盒子灯是俺们哥几个琢磨了三个月的物件,今儿个元宵,给大伙开个眼!”

鱼一日眼睛一亮,挤开人群凑到跟前,鼻尖几乎要碰到木盒。他眯着眼打量那莲纹雕工,手指在琉璃边角上轻轻一敲,听见“叮”的一声清响,便咧嘴笑了:“好料子,好手艺!”

年轻工匠见是个醉醺醺的老者,本没在意,可一听这话就知是行家,忙拱手道:“老伯过奖了,您给掌掌眼?”

鱼一日也不推辞,伸手在木盒侧面摸索片刻,摸到个不起眼的凸起,轻轻一按。只听“咔哒”一声轻响,木盒顶盖竟缓缓升起,盒内瞬间亮起数十盏小灯,不是寻常的烛火,倒像是把天上的星星摘了进来,明明灭灭,映得盒内的剪纸人儿活了过来——有嫦娥抱着玉兔在桂树下徘徊,有吴刚挥着斧头砍树,连桂树的叶子都随着灯光晃动,仿佛真有夜风拂过。

人群里爆发出一阵喝彩。鱼一日却皱起眉头,手指在盒底敲了敲:“灯芯太散,光影杂了些。”说着从怀里摸出个小铜镊子——这是他随身带的物件,改工具、调榫卯都用得上。他踮起脚,小心翼翼地伸进盒内,三两下就把灯芯归拢整齐。再看盒中,嫦娥的衣袂更显飘逸,吴刚的身影也清晰了几分,连桂叶的脉络都看得真切。

年轻工匠又惊又喜:“老伯好本事!”

鱼一日得意地扬了扬下巴,酒劲上来,玩性也起了。他眼珠一转,对年轻工匠眨眨眼:“想不想让这盒子再热闹些?”不等对方回应,他抓起旁边摊位上的一串糖葫芦,抽下竹签,又从腰间解下系袍子的丝绦,三两下编成个小机关,往木盒底座一塞,再一拧盒侧的旋钮。

奇迹发生了!随着“嗡”的一声轻响,木盒顶盖完全展开,竟化作一只展翅的凤凰,凤嘴里垂下一串小灯笼,随着凤翅开合轻轻摇晃。更妙的是,盒内响起了清脆的乐曲,不是丝竹,倒像是无数只小铃铛在风中齐鸣——原是鱼一日把丝绦的线头缠在了盒内的转轮上,转动时摩擦发声,配上灯影晃动,竟有了天籁之妙。

人群彻底沸腾了,叫好声差点掀翻街角的灯笼。年轻工匠看得目瞪口呆,半晌才作揖道:“老伯真是神人!敢问高姓大名?”

鱼一日哈哈大笑,酒气混着笑意散开:“什么神人,就是个爱琢磨木头的老头!”他拍了拍年轻工匠的肩膀,力道不轻,却透着亲切,“这手艺啊,就得折腾着玩,越玩越灵!”说罢又从怀里摸出个木雕的小玩意儿,是只衔着灯盏的小老鼠,塞给年轻工匠,“给你添个零件,下次让嫦娥身边多只伴儿。”

正说着,徒弟们终于追了上来,见师父又在“指点江山”,无奈又好笑。鱼一日却不管这些,指着远处更热闹的灯海,拉着年轻工匠就走:“走,再去看看别家的灯,我给你说说怎么让龙灯的爪子更有力道!”

年轻工匠愣了愣,连忙跟上。只见月光下,一个醉醺醺的老者在前头摇摇晃晃,时而指着灯笼比划,时而蹲下身给工匠们出主意,笑声比街边的锣鼓还要响亮。他袍子上沾了灯油,头发被风吹得乱糟糟,却像个得了糖果的孩子,眼里的光比所有灯笼加起来还要亮。

那晚的曲阜城,人们都说见着个奇人,能让木头唱歌,让灯影跳舞。只有鱼一日的徒弟们知道,那不过是他们的老顽童师父,借着元宵的酒意,把心里的巧思化作了人间的热闹。而那只被添了小老鼠的盒子灯,后来成了曲阜城的宝贝,每年元宵都会挂出来,人们说,只要盯着灯里的小老鼠看久了,就能听见一阵若有若无的笑声,像极了那个醉酒逛灯的老工匠,在时光里,永远鲜活,永远热忱。

民间盒子灯值得说道之处

- 历史文化价值:起源可追溯到西汉,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,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变迁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,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。

- 艺术特色:被誉为“花灯之王”,造型上灯中套灯,最多达十几层,每层图案以神话传说、民间故事等为主,制作融合了编扎、绘画、剪纸以及烟花制作等传统手艺,燃放时流光溢彩,宛如火树银花,极具观赏性。

- 工艺复杂性:制作需经过搭骨架、扎灯、装裱、手绘等多个流程,用料考究,使用竹板、丝线、藤条等材料,最难的是将花灯层层折叠装进盒里,要保证花灯不损、掉落展开恰到好处且灯连灯。

- 创新发展:随着时代发展,盒子灯不断与现代技术融合,如与声光电元素结合,还在造型设计上融入现代元素,更贴近年轻人喜好,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。

盒子灯工匠值得说道之处

- 技艺传承:一代又一代的工匠将盒子灯制作技艺传承下来,使这一古老技艺得以延续,尽管曾面临中断,但仍有许多老手艺人坚守,如河西村的工匠们,在技艺中断几十年后重新组织起来,继续传承这一技艺。

- 匠心与耐心:制作盒子灯需要足够的细心和耐心,每个步骤都不能马虎。如烘烤竹条时,火大了易断,火小了不好折弯;试制引信的燃烧速度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。

- 创新精神:工匠们不断探索创新,为了让盒子灯更符合时代审美和需求,他们研究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盒子灯制作中,如改进材料、融入声光电技术等,让古老的盒子灯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- 文化传播:许多盒子灯工匠积极参与各地的文化交流活动,如李青团队到广东、河南等地演出,甚至接到国外邀约,让盒子灯这一民间艺术走出当地,走向更广阔的舞台,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。

百工之祖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百工之祖最新章节随便看!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AL1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百工之祖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AL1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