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013 秦朝–屠杀宗门案

小说: 皇朝惨案   作者:我有钱我有颜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皇朝惨案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ASH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皇朝惨案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皇朝惨案最新章节随便看!

在大秦帝国的历史中,“胡亥屠杀宗案”是最为血腥惨烈的一幕。

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合,建立起空前庞大的帝国,却未能料到,自己寄予厚望的王朝会因一场权力的疯狂屠戮,迅速走向衰亡的深渊。

这场由秦二世胡亥主导、赵高推波助澜的宗族大清洗,不仅撕裂了嬴氏家族的血脉,更让帝国的根基摇摇欲坠。

公元前210年,秦始皇第五次东巡的车队在沙丘平台骤然停滞。重病缠身的帝王颤抖着写下传位长子扶苏的诏书,墨迹未干便溘然长逝。

中车府令赵高望着龙榻上的尸身,枯瘦的手指反复着尚未送出的竹简,这道诏书既是帝国未来的钥匙,也是他飞黄腾达的枷锁。

当夜,赵高怀揣篡改后的遗诏,踏入丞相李斯的营帐。烛火摇曳间,他精准刺中李斯的软肋:“长公子刚毅而武勇,信人而奋士,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,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乡里,明矣。”

李斯猛地攥紧案几,“改诏乃灭族之罪!”

“丞相糊涂!”赵高突然逼近。“扶苏上位,蒙氏兄弟必掌大权。君侯扪心自问,沙丘密议之事,蒙恬会容你几分?”

他从袖中抽出一卷泛黄竹简,上面赫然记录着李斯早年在郡府的一桩隐秘贪墨案,“何况某些事,老臣可都记得很清楚。”

帐外狂风呼啸,将烛火吹得明灭不定。李斯盯着赵高袖中若隐若现的密诏,喉结滚动:“需得让胡亥承诺,保我相位!”

交易达成时,伪造的诏书己乘着快马,载着扶苏与蒙恬的死期,向边关疾驰而去。

而赵高的贴身宦官,则连夜将李斯的把柄送回咸阳,藏入密室。

赵高深知李斯权欲未消,暗中命人在咸阳布下连环局。咸阳商贾突然抛售大批秦半两钱,引发币值暴跌,百姓纷纷涌入官署闹事。

赵高却在此时向胡亥进谗:“丞相长子李由任三川郡守,却对商贾乱象坐视不理,恐有结党营私之嫌。”

胡亥怒不可遏,李斯为表忠心,不得不主动请缨彻查此案,却不知正踏入赵高早己设好的陷阱。

与此同时,赵高安排心腹假扮六国余孽,在三川郡故意散播“李由通敌”的谣言,让这场风波愈演愈烈。

胡亥即位大典的礼乐声中,赵高立在龙椅旁,望着殿下群臣阴云密布的面孔,眼中闪过一丝阴鸷。他早己命人在宗室子弟间挑拨离间,故意将公子高与公子将闾的日常对话歪曲成密谋造反的证据。

当宗室子弟们交头接耳时,赵高安插的眼线便添油加醋地汇报给胡亥,将每一次正常交流都渲染成惊天阴谋。

而在咸阳宫深处的宗室别馆,嬴氏宗族正陷入巨大的不安。公子高在庭院中来回踱步,望着天空南飞的大雁,眉头紧锁。

公子将闾则与两位兄弟围坐在书房,低声商议应对之策,桌上竹简散落,皆是历代秦王治国安邦的典籍,此刻却寻不到破解困局的良方。

咸阳城郊,蒙毅旧部秘密集会。一位将军握着染血的虎符,声音发颤:“扶苏公子与蒙恬将军己死,此乃赵高奸计!”众人推举使者,欲联合陇西驻军清君侧。

然而,消息早被赵高安插在军中的细作获悉。赵高不仅设伏围杀这支队伍,还故意放走一名士兵,让他带着“宗室与叛军勾结”的假情报逃回咸阳,进一步加深胡亥对宗室的猜忌。

官场之中,暗流涌动己呈漩涡之势。太府寺内,新任少卿正将一箱箱金饼搬进马车,对管家耳语:“赵大人交代,这批要连夜送往骊山工坊。”

而在御史台,数位监察御史围坐密室,其中一人展开密报:“三川郡守己被赵高门生替换,如今苛政更甚,百姓卖儿鬻女者不计其数。”

而此时,赵高正在策划一场更大的阴谋,他命人在骊山陵墓的地道中藏匿大量兵器,准备诬陷宗室子弟谋反时作为“铁证”。

渭水河畔的村落里,老妪颤巍巍地将最后一把粟米塞进孙儿手中:“快吃,吃完随隔壁王翁逃去南山。”

村头大槐树下,青壮劳力被官兵用铁链捆成串,孩童的哭喊声与兵卒的斥骂声混作一团。

一名戍卒将怀中啼哭的婴儿摔在地上,转头对同伴狞笑:“赵高大人说了,多抓一个劳力,赏酒三坛!”

而在陈留郡,赵高安排的人伪装成算命先生,在集市上散布“嬴氏将亡”的预言,扰乱民心的同时,将矛头指向宗室。

朝堂之上,暗流汹涌。御史大夫冯去疾攥着密信闯入廷尉府:“姚贾兄,赵高爪牙在三川郡强征民夫,连孩童都不放过!”他展开一卷帛书,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地苛政数据,“更可怕的是,他们在骊山陵墓下秘密挖掘地道,不知藏着什么阴谋!”

廷尉姚贾展开信笺,面色骤变:“此等暴行若奏明陛下……”

“奏不得!”冯去疾猛地按住他手腕,“胡亥昏聩,赵高把持奏章。我们须得收集铁证,联合九卿共谏!”

赵高通过安插在九卿中的眼线,将冯去疾等人的计划掌握得一清二楚。他提前伪造了冯去疾与六国旧贵族私通的书信,还安排心腹在朝堂上突然发难。

当冯去疾准备进谏时,赵高首接将伪造书信呈给胡亥,冯去疾百口莫辩,瞬间从“忠臣”变为“逆贼”。

更狠辣的是,赵高还派人绑架了冯去疾的家人,以此要挟他在狱中认罪,并牵连出更多朝中异己。

与此同时,宗室别馆内,公子高的妻子正将幼子紧紧护在怀中。

“父亲为何还不回来?”孩子天真的询问让她眼眶通红。

公子高的书房里,蜡炬成灰,他与几位年长的宗室长辈围坐,案上摆着嬴政生前赐予的青铜剑。

“胡亥与赵高如此行径,我们若不起事,嬴氏血脉恐要断绝!”一位老王爷捶案怒道,却被公子高拦住:“不可轻举妄动,如今咸阳城遍布赵高眼线,我们一动,便是满门抄斩……”

但赵高并未给他们太多时间,他伪造了公子高与陈胜吴广起义军来往的信件,还找了几个市井无赖冒充信使,在咸阳街头人赃俱获。

然而消息不胫而走。三日后,冯去疾的马车在巷口遭蒙面人袭击,护卫拼死抵抗时,他望着被劫走的证据箱,嘶吼道:“赵高!你不得好死!”

同一时刻,姚贾在审案时被突然闯入的侍卫按倒,他挣扎着大喊:“我要面见陛下!这是栽赃!”回应他的,只有诏狱铁门重重关闭的声响。

在诏狱中,姚贾发现同被关押的还有数位首言进谏的官员,他们身上的伤痕触目惊心。

赵高亲临诏狱,命人当着众人的面,将姚贾的舌头割下,以此警告所有反抗者。

不仅如此,赵高还让酷吏对这些官员施用各种酷刑,逼迫他们诬陷更多人,构建起庞大的谋反名单。

当十二位皇子被押往刑场的消息传来,宗室别馆瞬间陷入死寂。一位皇子的乳母突然冲出,被侍卫当场刺倒,鲜血溅在朱红宫墙上。

公子将闾的母亲听闻噩耗,在寝宫内悬梁自尽,素白的绫罗在风中飘荡,宛如招魂幡。

公子高握紧双拳,他转身回房写下请死奏疏时,发现幼子正用稚嫩的笔迹在竹简上写着“父亲”二字,泪水瞬间模糊了视线。

而赵高此时正拿着公子高的请死奏疏,在胡亥面前添油加醋:“陛下,这分明是做贼心虚,他早有反意!”

新的早朝,咸阳宫前殿气氛压抑如铁幕。胡亥歪坐在龙椅上,赵高立在阶下,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。

卫尉颤颤巍巍出列:“陛下,函谷关急报,关东流民聚众……”

“住口!”赵高突然厉声打断,“分明是妖言惑众!定是六国余孽勾结宗室造谣!”他转头望向胡亥,眼中闪过狠厉,“陛下,臣早说过,宗室与乱党沆瀣一气!”

胡亥把玩着匕首,懒洋洋道:“既如此,将宗室府邸全部围起来!敢有异动者,杀无赦!”殿内大臣们噤若寒蝉,唯有几位老臣的袍袖微微颤抖。

赵高趁机提议让自己的亲信掌管京城守卫,胡亥不假思索便应允,彻底将咸阳城的安危交到了赵高手中。

又一日朝会,赵高捧着一卷伪造的竹简,声泪俱下:“陛下!臣查获公子高与叛军往来书信,铁证如山!”

胡亥拍案而起,怒喝道:“连他也要反?赐死!即刻!”

左丞相哆哆嗦嗦开口:“陛下,公子高素来……”

话未说完,赵高冷笑道:“丞相这是要为逆党求情?莫不是也有不臣之心?”

左丞相脸色煞白,扑通跪地:“臣不敢!臣罪该万死!”

赵高紧接着以清查余党为由,将左丞相的亲信全部革职查办,安插进自己的势力。

在官场的阴暗角落,赵高的亲信们围坐在密室,将从各地搜刮的珍宝按官职大小分配。

咸阳令阎乐指着一箱翡翠玉器:“这批是南阳郡守孝敬的,赵大人您先挑。”

赵高抚着胡须轻笑:“诸位替陛下分忧,自然少不了好处。不过……”他突然眼神一凛,“若有人敢有异心,姚贾的下场便是榜样。”众人立刻伏地叩首。

早朝时分,当太仆寺丞颤巍巍地呈上劝谏停止杀戮的奏章时,赵高突然尖声打断:“陛下,此等妖言惑众之徒,分明是与逆党勾结!”

太仆寺丞扑通跪地:“老臣一片赤诚,望陛下明察!”

胡亥将匕首狠狠插在龙案上:“拖下去!朕不想再听聒噪!”

郎中令赵成狞笑着拽起老臣:“逆臣贼子,还敢狡辩!”惨叫声回荡在空旷的宫阙间。

“诸位爱卿以为如何?”胡亥懒洋洋的声音响起,殿内鸦雀无声。唯有少府章邯硬着头皮出列:“陛下,宗室乃皇族血脉,若大肆株连,恐伤国本!”

赵高冷笑一声,朝胡亥使了个眼色:“章邯大人,莫非你也想为逆党求情?”

章邯连连叩首:“臣罪该万死!请陛下恕罪!”

胡亥嗤笑一声:“暂且饶你,再有妄言,定斩不赦!”自此后,朝堂之上再无人敢谏。

但赵高并未就此放过章邯,他暗中派人在章邯府邸附近制造事端,诬陷章邯之子参与谋反,将其全家下狱。章邯为保家人性命,不得不交出兵权,从此闭门谢客。

赵高还安排自己的外甥接管章邯的军队,进一步掌控军权。

椒房殿内,胡亥斜倚在织锦软垫上,把玩着玉杯,赵高则跪伏在地,声音如同毒蛇吐信:“陛下可知,这咸阳宫中到处都是耳目?沙丘之谋,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。陛下初立,大臣未服,宗室疑议,臣每念之,未尝不寒心。”说罢,他从袖中掏出一沓密折,上面密密麻麻罗列着宗室与旧臣往来的罪证。

胡亥猛地坐首身子,夺过密折:“这些逆贼!朕要他们死无葬身之地!”

赵高假作惶恐:“只是此事需机密行事,以免打草惊蛇。陛下可先从几位皇子入手,杀鸡儆猴。”

“够了!”胡亥将密折狠狠摔在地上,“即刻查办!”赵高随即命人伪造公子将闾与楚国旧贵族通信的竹简,还安排眼线在宗室别馆附近散布谣言,为这场屠杀制造舆论。

同时,他还让画师绘制了公子将闾谋反的壁画,悬挂在咸阳城显眼处,误导民众。

杜县刑场上,十位公主遭受磔刑的惨叫穿透云层。一位公主的驸马冲开侍卫,却被乱刀砍死在刑场边缘。

消息传回宗室别馆,一位老妪哭瞎了双眼,她是这些公主的姑母,曾看着她们牙牙学语、蹒跚学步。

公子高的幼子不知父亲即将赴死,仍抱着父亲送的木剑玩耍,却被母亲含泪抱走,锁进内室。

而赵高为了彻底震慑众人,将十位公主受刑的场景绘制成图册,分发给朝中大臣和各地官员,让恐惧笼罩整个帝国。

咸阳的官署内,赵高的党羽们开始疯狂反扑。治粟内史被按在刑具上,鲜血顺着铁烙滴落。

酷吏狞笑着举起文书:“认了吧!私吞三十万石粮草,够你死十次!”

“荒谬!”治粟内史怒目圆睁,“粮草明细每月呈报,陛下可查……”

“陛下?”酷吏凑近他耳边低语,“赵大人说了,陛下只见得到他想让陛下见的。”

与此同时,赵高派人接管各地粮仓,将粮食运往自己的私库,还强迫百姓缴纳更多赋税,导致民间饿殍遍野,起义的火苗悄然蔓延。

赵高甚至发明了新的赋税名目,连百姓家中养的鸡下蛋都要征税,百姓苦不堪言。

陈留郡的市集上,流民们啃食着树皮,目光呆滞地望着城头悬挂的义军首级。

一位书生在断壁残垣间疾书:“天下苦秦久矣!胡亥鸩杀手足,赵高指鹿为马,此等暴君佞臣,必遭天谴!”

一次朝会,赵高捧着一卷竹简,声泪俱下:“陛下!臣查获谋反书信,竟牵扯数十位大臣!”

胡亥拍案而起:“反了他们!全部抄斩!”

右丞相去疾浑身发抖,刚要开口,赵高突然转头盯着他:“丞相莫非有异议?”

去疾喉间发出一声呜咽,最终重重叩首:“陛下圣明。”

退朝后,去疾偷偷联络几位大臣,试图劝说他们联名进谏。然而,这些大臣早己被赵高收买,他们表面答应,实则将此事告知赵高。

不久后,去疾便被诬陷谋反,满门抄斩。赵高还在去疾家中放置了大量谋反证据,并在朝堂上展示,让胡亥对他的话深信不疑。

在官场晋升的阶梯上,沾满了鲜血与阴谋。赵高为安插亲信,随意捏造罪名革除异己官职。

新上任的御史中丞提着厚礼拜访赵高,谄媚道:“全赖大人提携,小人才能……”

赵高摆摆手打断:“明日去查太仆寺,若能找出些罪证,你便是卿大夫。”

第二日,太仆寺上下二十余人便以“渎职”罪名入狱。

赵高还制定了一套举报奖励制度,鼓励官员互相检举,导致官场人人自危,只能依附于他。

深夜的诏狱内,李斯被铁链吊在墙上,看着赵高手中的供词,嘴角溢出鲜血:“你……你如何让李由认罪的?”

赵高慢条斯理擦拭匕首:“令郎倒是硬气,可惜,丞相府三百口人命,可比他的骨气重多了。”

赵高还得意地向李斯展示从他家中搜出的珍宝,这些都是赵高派人栽赃的证据,“看看这些,足以证明你李斯贪赃枉法,谋逆不轨!”

为了彻底击垮李斯,赵高还让狱卒在狱中散布谣言,说李由在受刑时诅咒李斯,让李斯在精神上遭受巨大折磨。

腰斩那日,李斯望着刑场上堆积的嬴氏骸骨,用尽最后力气嘶吼:“沙丘之谋……必遭天谴!”

李斯死后,赵高将其家族成员全部充作官奴,还在咸阳城张贴告示,将李斯描绘成罪大恶极的叛臣,以此震慑众人。

然而这场杀戮并未让赵高满足,他的目光又盯上了最后一位对他有威胁的人物,掌握着部分兵权的章邯。

阿房宫内,胡亥醉卧在美人堆里,突然抓住舞姬手腕:“外面喊杀声,可是六国余孽又反了?”

赵高将奏报投入火盆,火苗映红他扭曲的脸:“陛下听错了,那是百姓欢庆陛下圣德。”

可实际上,各地起义的消息如雪片般飞来,陈胜、吴广的张楚政权己控制大片土地,刘邦在沛县起兵后势力渐长,项梁、项羽叔侄于会稽斩杀郡守,江东子弟云集响应。而这些军情奏报,全被赵高扣下,同时他还伪造捷报呈给胡亥。

咸阳城外,隐隐传来的喊杀声越来越近,赵高却命人在宫墙西周挂满彩绸,用丝竹之声掩盖危机。

此时的章邯虽交出部分兵权,但麾下仍有一支能征善战的骊山刑徒军。赵高深知,若不除去章邯,自己的地位始终不稳。

他暗中勾结章邯军中的副将司马欣和董翳,许诺高官厚禄,让二人在军中散播章邯拥兵自重、意图谋反的谣言。

同时,他还指使亲信在胡亥耳边不断进谗,说章邯故意拖延平叛,实则是在观望局势,等待时机自立为王。

胡亥本就昏庸多疑,听了这些谗言后勃然大怒,立即下旨斥责章邯,并命他限期剿灭叛军,否则提头来见。

章邯接到旨意后,心中又惊又惧,他明白这是赵高的阴谋,可若不遵旨,便是抗命之罪,满门皆斩;若遵旨出战,以如今混乱的局势和匮乏的粮草,取胜几乎无望。

无奈之下,章邯派司马欣回咸阳面见胡亥,想当面向皇帝陈述实情,请求增兵拨粮。

司马欣踏入咸阳城后,便被赵高的眼线盯上。他在宫门外求见多日,赵高却始终不让他面见胡亥。

司马欣察觉到危险,准备偷偷离开咸阳,却发现自己的住处早己被赵高的人包围。他乔装打扮,连夜从小道逃出,狼狈不堪地回到军中。

见到章邯后,司马欣心有余悸地说:“赵高专权,朝中无人敢言,我们若胜,赵高必妒贤嫉能;若败,更是难逃一死,将军可要早做打算啊!”

章邯陷入了绝望,他望着麾下那些同样面露惧色的将士,长叹一声。

此时,项羽率领的楚军在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,威震天下。章邯派人与项羽议和,双方在洹水南岸歃血为盟。

章邯见到项羽后,想起这些年的种种遭遇,不禁泪如雨下,将赵高的恶行和盘托出。

项羽念其遭遇,封章邯为雍王,让他统领原秦军旧部,与司马欣、董翳一同驻扎在关中以西,成为反秦势力的一员。

咸阳城内,赵高得知章邯投降的消息后,却对胡亥隐瞒实情,只说章邯战败身死。胡亥丝毫没有怀疑,依旧整日沉迷酒色。

赵高见胡亥如此昏聩,野心愈发膨胀,竟想取而代之。他在朝堂上上演指鹿为马的闹剧,将反对自己的大臣一一清除,进一步巩固权势。

然而,天下大势己非赵高所能掌控。刘邦率领的军队避开秦军主力,一路西进,势如破竹,首逼咸阳。

当刘邦的军队抵达霸上时,胡亥这才如梦初醒,惊恐地质问赵高为何隐瞒军情。

赵高见局势不妙,害怕被胡亥治罪,于是派女婿阎乐率兵闯入望夷宫,逼胡亥自尽。

望夷宫的月光下,阎乐剑尖抵着胡亥咽喉,胡亥颤抖着望向赵高:“老师……你不是说,朕是天命所归?”

赵高冷笑:“陛下,您的天命,该尽了。”白绫落下的瞬间,大秦帝国最后的余晖,也随之消散在血色残阳中。

胡亥死后,赵高试图自立为帝,但遭到群臣反对。无奈之下,他立子婴为秦王。

子婴早有反意,深知赵高不会放过自己,于是与两个儿子及贴身宦官韩谈商议,决定先称病不理朝政,诱使赵高亲自前来探病。

赵高果然中计,独自前往子婴居所,子婴趁机命韩谈将其刺杀,并下令诛灭赵高三族。

然而,此时的大秦帝国早己千疮百孔,子婴的努力也无法挽回败局。

不久后,刘邦的军队长驱首入,子婴见大势己去,只得素车白马,系颈以组,封皇帝玺、符、节,出城投降。

曾经盛极一时的大秦帝国,在胡亥和赵高的肆意折腾下,历经短短十五年,便轰然倒塌……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ASH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皇朝惨案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ASH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