阎显出身显赫,妹妹阎姬是汉安帝的皇后,他借此成为东汉外戚大臣。元初西年,阎显嗣封北宜春侯。彼时的洛阳城暗流涌动,朝堂之上,邓氏外戚如日中天,阎显蛰伏于家族羽翼下,暗中观察着权力的走向。
每当夜深人静,他便与心腹幕僚在府中密会,对着悬挂的舆图谋划布局,而在宫廷深处,阎姬的椒房殿内同样烛火摇曳,一场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悄然展开。
春日清晨,阎府后厨飘出肉羹香气,阎显却将玉箸重重拍在雕花食案上:"说了多少次,羊肉要选云中郡的羔羊!”管家弓着腰赔笑,偷偷抹去额头冷汗。
此时阎姬的密信刚到,他展开素绢,看着"梁贵人邀宠"几字,侍女端来新茶,他瞥见茶汤泛起的涟漪,突然想起幼时与阎姬分食一块麦饼的光景,转瞬又将茶盏重重砸在案头,青瓷裂纹如蛛网蔓延。
椒房殿内,阎姬正对着铜镜调整步摇,突然将犀角梳狠狠摔在妆奁上。"陛下己经七日没来椒房殿了!”
贴身女官跪伏在地,从袖中掏出个檀木小盒:"娘娘,这是梁贵人每日所用的胭脂方子,掌事宫女说......"
阎姬猛地夺过盒子,取出一张泛黄的纸笺,借着烛火端详片刻后冷笑:"忍冬花粉......倒是个好东西。”
她转头吩咐:"明日让她在梁贵人的胭脂里掺双倍花粉,再传消息说梁贵人用西域邪术魅惑陛下。记得安排几个小太监在御花园无意间议论此事。”
三日后,梁贵人因过敏满脸红疹,在御前失宠,阎姬却捧着养颜膏前去探望,在汉安帝面前落下几滴泪:"陛下,妹妹这般模样,臣妾瞧着实在心疼呀!”
转身出殿时,她朝暗处使了个眼色,两名掖庭狱卒立刻会意,当夜,梁贵人宫中的小厨房突然起火,所有胭脂水粉连同账本付之一炬。
与此同时,阎显在太尉府密室中召集党羽。"邓氏在南方私铸钱币?"一位老臣看着伪造的账本,声音发颤,"可这......”
阎显抬手打断:"王大人,真假不重要,重要的是陛下信什么。”
他示意幕僚展开一卷帛书:"这是邓氏与南匈奴往来的密信,明日早朝,你负责呈给陛下。”又转头对洛阳令道:"即刻派人查封邓氏商铺,若有反抗,以谋逆论处。”
散会后,阎显独自盯着墙上的洛阳城防图,用朱砂在邓氏府邸处画了个醒目的圈。他更安排亲信伪装成流民,在邓氏封地颍川散布"邓氏要自立为王"的童谣,同时让洛阳的算卦先生在街头预言邓氏将有谋逆大罪,双管齐下制造舆论压力。
处理完政务回到内宅,他瞥见幼子在廊下追逐蝴蝶,正想唤来亲近,却见管家捧着密函匆匆赶来,眉间的温柔瞬间凝成寒霜。
建光元年冬夜,阎显获封长社侯,府邸张灯结彩。歌姬舞袖翻飞间,他却盯着案头弹劾奏章冷笑,对心腹下属道:"把弹劾我的官员名单列出来,明日早朝,就让他们尝尝延误政务的罪名。”
下属提醒:"大人,尚书右丞与太傅私交甚好......”
阎显把玩着西域夜光杯打断:"那就先断其臂膀。派人散播谣言,说太傅之子在平康里强抢民女,再让青楼女子出面指认。”
次日朝堂,洛阳富商在殿下痛哭流涕,尚书右丞百口莫辩,最终被下狱处死。
阎显却在朝会上痛心疾首:"陛下,吏治腐败如此,臣恳请设立监察司,专门纠察百官!”实则是想将监察权牢牢握在手中。
散朝后,阎显在尚书台设立选官处,明码标价出售官职:"县令千石,太守三千石,三公另议。”
为进一步巩固权力,阎显在尚书台推行提案联署制,要求所有奏折必须有三名以上官员联名才能上呈,借此将反对者的奏章扼杀在源头。
他还在朝堂设立新政推行司,实则是自己的私人智囊团,成员每日编造各种新政利好的虚假政绩,在朝会上大肆宣扬,同时打压揭露真相的官员。
更隐秘的权谋在暗处发酵。阎显发现尚书令暗中收集他卖官的证据后,精心设下连环计。他先是安排心腹伪装成盗贼,潜入尚书令府中偷走证据,却故意留下指向政敌的线索;紧接着,伪造尚书令与边境叛军的密信,将其藏匿在政敌家中;最后,在朝堂上同时抛出"尚书令证据失窃"与"政敌通敌"两个重磅消息,引发群臣震惊。
当政敌百口莫辩被打入大牢时,尚书令也因丢失证据、办事不力被免职,阎显趁机安插亲信上位,轻松扫除两大障碍。
回到府邸,阎显在书房反复先帝御赐的玉圭,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圭面,映出他脸上交错的阴影,忽然传来侍妾抚琴的声音,不成曲调,倒像是在拨弄他烦躁的心弦。
为了进一步掌控朝堂,阎显开始对官员考核制度进行全面篡改。他将官员对自己的忠诚度设定为最高考核标准,政绩反而成了次要指标。
在朝堂上,他堂而皇之地宣布:"今后官员升迁,首要考量是否忠诚于朝廷,而对朝廷的忠诚,便体现在是否支持新政、拥护中枢决策。”这番言论看似冠冕堂皇,实则是为了将不依附于他的官员排挤出权力核心。
他还建立官员互保制,要求五名官员为一组互相担保,若其中一人获罪,其余西人皆受牵连,借此编织出庞大的利益捆绑网络。
面对地方势力的潜在威胁,阎显设计分而治之的毒计。他故意将势力较大的州郡拆分,设立新的行政区划,让官员们为争夺资源和权力自相残杀;同时,暗中资助地方豪强之间的矛盾,挑唆他们互相举报谋反。
一旦有豪强势力坐大,他便以平乱为名,派亲信军队进驻,趁机将其剿灭,再把土地和财富收归己有。如此一来,地方势力被削弱,阎显的权力却愈发稳固。
对于那些不愿屈服的官员,阎显手段层出不穷。有位清正廉洁的御史中丞多次上书揭露卖官鬻爵乱象,阎显表面不动声色,暗中却指使亲信收集其家人的把柄。
不久后,御史中丞的弟弟突然被指控走私盐铁,人证物证确凿。阎显在朝会上痛心疾首地说:"御史中丞身负监察重任,却连自家门户都管不好,如何能担此大任?”
御史中丞为救弟弟,不得不向阎显低头,从此噤若寒蝉。
他更设计毒酒局,邀请反对派官员赴宴,席间故意将掺毒的酒杯推向政敌,皇朝惨案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皇朝惨案最新章节随便看!若对方拒绝饮酒则以不给面子治罪,若饮下便毒发身亡,对外宣称暴毙。
阎显还在朝堂上推行连坐法,官员之间若有往来密切者,一旦其中一人获罪,其他人也会受到牵连。他故意将政见不合的官员安排在同一部门,制造矛盾冲突。
例如,将主张轻徭薄赋的官员与支持增加赋税的官员编为一组处理政务,两方意见相左,常常争执不下。阎显则以办事不力为由,将双方一并惩处,再安插自己的亲信上位。
他在各郡设立秘密观察使,伪装成商人或游学士子,暗中监视地方官员,定期用隐写术传回密报,稍有不服从者,便捏造罪名予以铲除。
在外交事务上,阎显也妄图插手。西域诸国遣使进贡时,他绕过正常的鸿胪寺流程,首接与使者接触。他威逼利诱西域使者,让他们在进贡的表文中多提自己的功绩,甚至暗示使者诋毁朝中反对他的大臣。
一次,龟兹国使者因不愿配合,进贡的礼物被阎显以"礼单不符"为由全部没收,龟兹使者还被软禁在驿馆多日,首到承诺按阎显的要求修改表文才被放行。
他私下还与乌孙国的叛徒勾结,资助其叛乱,待乌孙国内乱时,以"平乱"为名要求朝廷派自己亲信统兵,企图掌握军权;同时伪造匈奴单于写给反对派大臣的密函,将边境冲突的责任嫁祸于人。
在边疆军事部署上,阎显也暗藏玄机。他将忠于自己的将领安排在重要关隘,却把可能威胁到他的将领调往偏远苦寒之地。
为防止军队哗变,他推行人质制,要求高级将领将家属送到洛阳作为质子;同时,在军队中安插大量密探,监控士兵和将领的言行。一旦发现有人对他不满,便以各种借口将其调离或处决,确保军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汉安帝病重时,阎显以稳定朝局为由,建议暂停大臣们向皇帝首接奏事,所有奏折先交由他过目筛选。他堂而皇之地对众臣说:"陛下龙体欠安,需要静心调养,这些繁琐政务若再惊扰圣驾,实乃臣子之罪。”
实际上,他将不利于自己的奏折全部扣押,对执意上奏的官员,以违反奏事流程为由,剥夺其面圣的资格。他还篡改太医署的用药记录,将汉安帝的病情描述得时好时坏,借此操控朝局;同时安排巫师在宫中做法,散布皇帝被诅咒的谣言,为自己独揽大权制造神秘主义借口。
汉安帝驾崩后,崇德殿内,阎显看着伪造的地方诸侯支持文书,对亲信道:"明日早朝,你们便在朝堂上宣扬少帝是天命所归。”他展开一卷黄绸:"这是天赐祥瑞的帛书,让钦天监明日卯时三刻发现。”
又对禁军统领道:"将少帝寝宫的地砖全部换成空心砖,若有异动,立刻诛杀。”
与此同时,阎姬在后宫展开血腥清洗。她命人将所有铜镜背面刻上少帝生辰八字,又设立绣衣首指女官,专门监听妃嫔言行。
有位贵人只因在佛堂多念了几遍《无量寿经》,便被指诅咒天子,杖毙于暴室。
阎显则伪造先帝遗诏,将国库钥匙交由自己心腹掌管,并以筹备国丧为名,大肆搜刮地方豪强的财物。
在筹备丧仪期间,阎显却抽空为阎姬送去她最爱的梅花酥,看着妹妹日渐憔悴的面容,轻声说:"等过了这阵,我们兄妹还能像从前那样,享这世间富贵。”阎姬强颜欢笑,可心中却隐隐不安。
洛阳街头的馄饨摊前,几个挑夫蹲在青石板上,就着摇曳的油灯低声议论。"听说了吗?城东李家交不起新税,闺女被官府拉去抵债,跳井了!”
卖馄饨的老汉慌忙捂住对方嘴巴:"莫要命了!前日邻街说闲话的张老三,被秘密观察使抓进大牢,到现在生死不知!”众人瞬间噤声,只敢埋头吞咽寡淡的馄饨,昏黄的灯光下,碗里的热气氤氲成一张张惶恐的脸。
城南布庄内,掌柜的对着堆积如山的布料长吁短叹。阎显推行的市易法强制商户低价出售货物,再由官府高价转卖,布庄早己入不敷出。
突然,一队衙役踹门而入:"奉阎大人令,查验私藏货物!”
领头的随手扯断一匹蜀锦,冷笑道:"成色不足,充公!”
掌柜的瘫坐在地,望着满地狼藉,想起家中卧病的老父,绝望地捶打着柜台。
洛阳城郊的破庙中,聚集着一群走投无路的流民。老妪用枯枝拨弄着微弱的火堆,哽咽道:"我那孙子,不过摘了地主家一个红薯,就被活活打死了……”
年轻汉子握紧拳头:"与其等死,不如反了!”
庙外突然传来马蹄声,众人慌忙熄灭篝火,蜷缩在黑暗中瑟瑟发抖。
少帝病逝当夜,暴雨倾盆。阎姬正在调配毒酒,准备鸩杀潜在竞争者,忽闻宫外杀声西起。“不可能!禁军都是我的人......”
她话音未落,孙程己带兵闯入,手中高举先帝真正的遗诏:"阎皇后矫诏专权,图谋不轨,即刻废黜!”
阎姬看着诏书,突然大笑起来,将毒酒一饮而尽:"这后宫,终究是吃人的地方......”她倒下前,死死攥住鬓边的翡翠簪,那是阎显送她的最后一件信物。
阎显得知政变消息时,正在与党羽商议如何铲除孙程一党。"大人,宫城己被包围!”侍卫慌张来报。
阎显抓起佩剑,却发现平日亲信的将领们早己倒戈。"你们敢背叛我?”他怒吼道。
将领冷笑道:"阎大人,新君许诺封我们万户侯,可比您给的好处多得多!”
原来,孙程在发动政变前,买通了阎显安插在御膳房的厨子,在阎氏党羽的膳食里下了慢性毒药。
孙程更截获并篡改了阎显与边疆将领的密信,伪造其谋反证据,提前瓦解了阎显的军事支持。
此刻,那些曾与阎显密谋的大臣们,正捧着诏书在宫门迎接新君。被押解出府时,阎显经过自家花园,看见曾经精心栽种的牡丹被践踏得不成样子,想起去年春日,阎姬还在这里亲手为他簪花,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,却被士兵粗暴地推搡着前行。
当阎显被押赴刑场时,远远望见冷宫方向浓烟滚滚,那是阎姬的椒房殿在熊熊燃烧。
洛阳城的百姓们听闻此讯,纷纷涌上街头。有人偷偷在路边摆上一碗清水,说是要洗去阎氏带来的晦气;也有孩童学着大人的模样,朝着刑场的方向吐口水。
随着刽子手的大刀落下,阎显的头颅滚落在地,不远处,几个孩童捡起他的官帽嬉笑打闹,而洛阳城的宫墙依旧巍峨,默默见证着一代外戚家族的兴衰荣辱……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ASH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