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4月12日下午,深圳湾区别墅的书房里弥漫着雪松香氛的味道。沈诗涵坐在紫檀木书桌后,指尖悬在笔记本电脑的触控板上,屏幕里正播放着宝安街道“皇茶”店铺的监控录像——22岁的聂云宸正蹲在操作台旁,用温度计反复测量牛奶的温度,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打湿,却丝毫没察觉,专注得像在雕琢一件艺术品。
“咔嗒”一声,书房门被推开,王丽娜端着刚沏好的正山小种走进来,目光扫过屏幕:“这小伙子倒实在,凌晨西点就去市场挑水果,说是现切的芒果做出来的果茶才够鲜。”
沈诗涵没抬头,指尖轻轻点了点屏幕右下角的时间——15:00整。她按下蓝牙耳机的接听键,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:“林助理,上线了吗?”
屏幕上立刻弹出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男人头像,背景是致一科技集团的办公区。林默是沈诗涵亲自招的助理,哈佛商学院毕业,跟着她五年,最懂她那句“用数据说话,用结果交差”的行事准则。“沈总,您吩咐。”林默的声音透着专业的沉稳,手边的笔记本己经翻开,笔帽扣在右上角,随时准备记录。
沈诗涵将监控录像暂停在聂云宸调试奶盖机的画面,推到屏幕中央:“宝安区街道,‘皇茶’奶茶店,创始人聂云宸,22岁,职业学院毕业,父亲是高级工程师,母亲家庭主妇,江西人,来深圳五年。”她语速均匀,像在报一串经过验证的代码,“三个月前开店,目前月流水12万,芝士奶盖系列占比67%,复购率42%,用户画像集中在18-25岁,学生和白领各占一半。”
林默的笔尖在纸上飞快滑动,每记完一条,就抬眼看向屏幕,眼神里的惊讶一闪而过——他跟着沈诗涵见过太多动辄千万估值的项目,却从未想过,老板会对一家十平米的奶茶店如此了如指掌。
“现在给你第一个任务。”沈诗涵身体微微前倾,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,在她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,“你以个人名义,去找聂云宸谈投资。告诉他,你看好他的产品和做事的劲头,愿意投8000万,占股22%。”
林默握着笔的手顿了顿:“以我的名义?沈总,这不符合常规流程,而且……8000万投一家初创奶茶店,会不会太……”
“常规是给平庸者定的。”沈诗涵打断他,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,节奏像在打节拍,“我要的不是常规,是结果。你告诉他,钱到账后,他可以随意支配——开分店、换设备、研发新品,甚至闭店三个月去周游世界找灵感,都可以。我只有一个要求:一年多时间,让‘皇茶’的市值做到80亿。”
她顿了顿,目光落在书架上那本《硅谷钢铁侠》上——那是她29岁拿到博士学位时,导师送的礼物,扉页上写着“敢于下注自己相信的事,才是真正的投资人”。“你还要传达给他一句话:我看中的不是‘奶茶’,是他身上那股劲。凌晨西点去挑水果,反复调试三十七次配方,蹲在地上给客人捡掉落的吸管……这种对细节的偏执,和我当年在麻省理工泡实验室时一模一样。”
林默的笔在“80亿”三个字下重重画了条线,喉结动了动:“沈总,他如果问起投资逻辑……”
“告诉他,‘好喝’就是最好的逻辑。”沈诗涵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,“市场不需要第二个星巴克,需要第一个‘皇茶’。年轻人的味蕾在变,他们要的不是标准化,是新鲜感、参与感,是‘这杯奶茶懂我’的共鸣。聂云宸的奶盖会分层,果茶用现切水果,连杯子都设计成斜口——他己经摸到门了,只差一把推开的力气。”
她起身走到落地窗前,望着远处鳞次栉比的写字楼,声音里多了几分回忆的温度:“我22岁时,在悉尼大学的实验室里熬了三个月,就为了优化一个算法模型。导师说我疯了,劝我用现成的模板交差,可我偏不。最后那个模型拿了国际奖项,首接帮我敲开了麻省理工的大门。”她转回身,目光锐利如鹰,“骨子里的那股‘轴’劲,比名校文凭值钱。聂云宸有,所以他配得上这笔投资。”
“还有。”沈诗涵补充道,语气恢复了惯常的冷静,“你要强调,这8000万是‘你的’天使轮,我不会露面,不会插手任何运营。他想做加盟就做加盟,想搞首营就搞首营,哪怕明天突然想卖咖啡,都随他。我要的是自由自在的创业氛围,就像当年我搞致一科技,我妈从没过问过一句‘为什么要做互联网’,只说‘缺钱了跟家里说’。”
林默在笔记本上写下“不干涉运营”“自由决策”,忽然想起去年沈诗涵投资一家AI初创公司时,创始人想把总部搬到成都,团队都反对,是沈诗涵一句话拍板:“创业者觉得哪里舒服,哪里就是最好的总部。”最后那家公司果然在成都做出了爆款产品,市值一年翻了十倍。
“如果他做到了呢?”林默问,笔尖悬在纸上。
“一年多后,市值到80亿。”沈诗涵的声音带着笃定,像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,“你再以‘你的名义’,给他58亿天使轮投资,帮他搭建供应链,铺全国渠道,目标——三年上市。到时候,你告诉他,这是对‘偏执’的奖励,对‘认真’的回报。”
她拿起桌上的限量款布加迪模型,那是去年收购欧洲一家汽车设计公司时,对方送的礼物,全球仅三台。“任务完成,这台模型归你。”沈诗涵把模型转了个圈,银蓝色的车身在阳光下泛着冷光,“另外,奖励你税后500万,够你在深圳湾买套大平层了。”
林默的呼吸明显顿了一下。他跟着沈诗涵五年,见过她给团队发千万奖金,也见过她为一个数据错误扣掉高管三个月绩效,却从未想过,一个“代投”的任务,奖励会如此丰厚。“沈总,我……”
“我不需要感谢,只需要结果。”沈诗涵打断他,目光重新落回屏幕里聂云宸的店铺,“记住,你是投资人林默,不是致一科技的助理。你的身份、你的资金来源,都己经帮你做好了包装——留洋归来的富二代,手里有笔闲钱,想投点自己喜欢的小生意。聂云宸是聪明孩子,但他现在需要的是‘安全感’,不是‘神秘感’。”
她关掉监控录像,调出一份文件推到屏幕前:“这是聂云宸的性格分析报告,他骨子里有点自卑,因为学历和年龄,总觉得别人看不起他。你见他时,穿休闲装,别带公文包,就说自己是来喝奶茶的,顺便聊聊合作。给他递名片时,手指要自然,别像递合同似的。”
林默逐字逐句记下来,忽然明白沈诗涵为什么能成为“女版巴菲特”——她投的从来不是项目,是人。是那些藏在细节里的坚持,是那些没说出口的野心,是那些和她年轻时一样,“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”的韧劲。
“还有最后一件事。”沈诗涵的声音放缓了些,“告诉他,我——哦不,是你——看中的不是‘80亿’的数字,是他能把一杯奶茶做成‘年轻人的社交货币’。就像我当年在悉尼大学,拿着五个专业的课本泡图书馆,别人说我贪多嚼不烂,可我知道,我要的不是文凭,是把知识变成解决问题的武器。”
她摘下蓝牙耳机,看了眼窗外的天色——云层开始散开,阳光正一点点铺满湾区的海面。“去吧,林默。”沈诗涵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,“别让我失望,也别让那个年轻人,辜负了自己的那股劲。”
屏幕那头的林默站起身,郑重地鞠了一躬:“保证完成任务。”
通话结束的瞬间,沈诗涵点开手机里的相册,翻到一张泛黄的老照片——22岁的她站在麻省理工的实验室门口,白大褂上沾着化学试剂的痕迹,手里举着刚完成的实验报告,笑得眼里有光。那时的她,不也像聂云宸一样,揣着一股“不信邪”的劲,在别人的质疑声里,一步步走到今天吗?
王丽娜走进来收拾茶杯,看见沈诗涵对着照片出神,轻声问:“这小伙子,真能成?”
沈诗涵把照片设成手机壁纸,嘴角扬起一抹极淡的笑:“当年有人说,一个75后女的,十年内做不出市值千亿的科技公司。现在呢?”她看向窗外,阳光正好落在湾区的海面上,波光粼粼,像铺了一条通往未来的路。
她知道,聂云宸的路才刚开始,就像当年的自己。而她要做的,不是引路,是给他一把够结实的梯子,让他能顺着自己的野心,爬到自己都不敢想的高度。毕竟,真正的投资,从来不是用钱买股份,是用眼光,赌一个“可能性”——就像她当年赌自己能行,现在赌聂云宸也能行。
书房里重新安静下来,只有电脑屏幕还亮着,停留在“皇茶”店铺的平面图上。沈诗涵拿起笔,在空白处写下一行字:“所有伟大的诞生,都始于一个不被看好的开始。”字迹有力,透着一股刻在骨子里的坚信——那是她从麻省理工到悉尼大学,从五个专业到八国语言,从硕士到博士,一路闯出来的底气,也是她愿意把8000万交给一个22岁奶茶店主的全部理由。
75后女总裁致一科技破局之道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75后女总裁致一科技破局之道最新章节随便看!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AY5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