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策大破山越匪寇,周瑜“神机校尉”之名不胫而走。
这个消息,像长了翅膀一样,迅速传遍了整个江淮地区。
自然,也传到了寿春,袁术的耳朵里。
袁术的府邸,极尽奢华。
他正半躺在软榻上,听着手下人的汇报,脸上却是一副阴晴不定的表情。
“孙策小儿,倒是有些本事。”他哼了一声,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和酸意,“不过是打赢了几个山贼,就敢自立门户,忘了是谁给他的兵马吗?”
“主公息怒。”一旁的谋士杨弘躬身道,“孙策虽勇,但不过一介武夫,不足为虑。反倒是他身边那个周瑜,值得注意。”
“周瑜?”袁术眯起了眼睛,“就是那个酿出‘江东春’,还用什么‘飞火流星’粉末,帮孙策解围的少年?”
“正是此人。”杨弘点头道,“据我们安插在庐江的探子回报,此人不仅智计百出,而且极善经营。孙策之所以能如此顺利,全靠此人在后方筹措钱粮,革新军备。如今,庐江陆家,都几乎成了他的钱袋子。此等人才,若不能为主公所用,将来必成心腹大患!”
袁术坐首了身体。
他对周瑜的“点石成金”之能,远比对他那什么“神机妙算”更感兴趣。
袁术此人,好大喜功,极度奢靡,开销巨大。如果能得到周瑜,不就等于得到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吗?
“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,能有这般本事?”袁术还是有些不信。
“主公,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。此子既然能被孙策倚为左膀右臂,必然有其过人之处。”杨弘进言道,“主公何不下一道征辟令,将此人召来寿春。若他肯为主公效力,则是我军一大臂助;若他不从……”
杨弘眼中闪过一丝狠厉:“那便说明他与孙策早己铁了心要背叛主公,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,名正言顺地发兵,将他们扼杀在摇篮之中!”
“嗯……”袁术摸着下巴,沉吟片刻,觉得此计甚好。
“好!就这么办!”他一拍大腿,“立刻草拟文书,以我的名义,征辟庐江周瑜为长史,命他即刻前来寿春赴任!”
……
袁术的征辟令,快马加鞭地送到了舒县。
周瑜看着那封措辞倨傲的文书,嘴角勾起一抹冷笑。
“长史?真是好大的官威。”
他知道,这是鸿门宴。
去,就是羊入虎口。袁术必然会用尽各种手段,威逼利诱,将自己扣在寿春。
不去,就是公然抗命,给了袁术出兵的口实。孙策的根基未稳,此时与袁术正面对抗,无异于以卵击石。
这是一个两难的死局。
“公子,这可如何是好?”管家周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。
周瑜却显得异常平静。
他将文书放到烛火上,看着它慢慢化为灰烬。
“既然是鸿门宴,那就去会会他。”周瑜淡淡地说道。
“什么?公子,万万不可啊!”周安大惊,“这去了,还能回得来吗?”
“放心。”周瑜的眼中,闪烁着智慧的光芒,“我自有脱身之计。而且,此行我不仅要全身而退,还要借着袁术这个台子,唱一出好戏。”
他要让自己的名声,彻底响彻江淮!
数日后,周瑜孤身一人,轻车简从,来到了寿春。
袁术为他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欢迎宴会。
宴会上,名士云集,将星璀璨。所有人都想看看,那个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少年,到底是个什么模样。
当周瑜一袭白衣,从容步入大厅时,所有人的呼吸,都为之一滞。
只见他面如冠玉,眼若星辰,身姿挺拔,气度非凡。那是一种超越了年龄的从容与自信,仿佛他不是来接受征辟的下属,而是来巡视领地的君王。
“好一个翩翩少年郎!”就连袁术,都在心中暗赞了一声。
酒过三巡,袁术终于图穷匕见。
他举起酒杯,高声道:“公瑾之才,吾早有耳闻。今特辟你为长史,辅佐于我,共图大业。来,公瑾,饮下此杯,你便是我袁公路的肱股之臣了!”
所有人的目光,都聚焦在了周瑜身上。
答应,还是不答应?
周瑜缓缓起身,却并未去接那杯酒。
他对着袁术,深深一躬。
“多谢主公厚爱。只是……”
“只是什么?”袁术的脸色沉了下来。
“只是瑜才疏学浅,恐难当此大任。”周瑜的脸上,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惶恐和为难,“况且,家母新丧未久,按礼,瑜当守孝三年。若此时出仕,实为不孝之举,恐为天下人耻笑。”
他竟然用“守孝”这个理由来推脱!
这在以孝治天下的汉代,是一个谁也无法反驳的,无懈可击的借口。
袁术的脸,瞬间涨成了猪肝色。
他感觉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,有力无处使。
就在这时,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响起:“呵呵,周郎君好大的架子。袁公亲自征辟,竟也敢推三阻西。我看,不是要守孝,是压根就看不起我等吧?”
说话的,是袁术麾下的一名谋士,素来以口舌便给自居。
他想用言语,将周瑜逼到墙角。
大厅内的气氛,瞬间变得剑拔弩张。
周瑜却不怒反笑。
他转身看向那名谋士,微微颔首:“这位先生言重了。瑜对袁公的敬仰,如滔滔江水,连绵不绝。只是,瑜自知人微言轻,怕是入了诸位的眼,也难入诸位的心啊。”
他话锋一转,目光扫过全场,朗声道:“今日,得见江淮诸位名士俊杰,瑜心中不胜欢喜。愿抚琴一曲,再赋诗一首,以助酒兴,也算是我这个晚辈,对诸位前辈的一点敬意!”
他竟要当众抚琴赋诗?
所有人都愣住了。
袁术也来了兴趣,他倒要看看,这个少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。
“好!拿琴来!”
一张古琴,被抬了上来。
周瑜走到琴前,盘膝而坐。
他试了试音,随即,手指在琴弦上轻轻一拨。
一串清越的、却又带着奇特和谐感的音符,瞬间流淌而出。
在场的人,都是精通音律之辈。但他们从未听过如此……奇特的和弦。
周瑜运用了后世的和弦理论,将几个音组合在一起,营造出一种远超这个时代单音演奏的丰富层次感和宏大气势。
仅仅是一个起手,就镇住了全场!
接着,他一边弹奏着雄浑激昂的乐曲,一边开口,用一种豪迈苍凉的语调,高声吟诵起来:
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”
“故垒西边,人道是,三国周郎赤壁。”
这两句化用了苏轼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的词句,一出口,便如惊雷炸响,瞬间击中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脏!
那股磅礴的气势,那份俯瞰历史的胸襟,让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头皮发麻!
周瑜的声音,随着琴音愈发高亢:
“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”
“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!”
“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。”
“羽扇纶巾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!”
一曲终了,余音绕梁。
整个大厅,死一般的寂静。
所有人都被这首前所未闻的豪放派诗词,和那精妙绝伦的琴艺,彻底震撼了。
他们仿佛看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,看到了一个谈笑风生间,便让强大敌人灰飞烟灭的绝世儒将!
而那个儒将的形象,竟然与眼前这个抚琴的白衣少年,渐渐重合在了一起。
“好!好诗!好曲!”
不知过了多久,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名士,激动地站了起来,满脸通红地鼓掌喝彩。
紧接着,掌声雷动!
所有人都用一种看待怪物般的眼神,看着周瑜。
就连袁术,也忘了自己最初的目的,完全沉浸在了那份震撼之中。
周瑜缓缓起身,再次对着众人一躬。
“献丑了。”
他没有再多说一个字,也没有再看袁术一眼,转身,从容不迫地,走出了大厅。
这一次,再也没有人敢拦他。
所有人都被他的才华和气度所折服,自动为他让开了一条路。
首到周瑜的身影彻底消失,袁术才猛地回过神来。
他想发怒,想下令将周瑜追回来,但话到嘴边,却怎么也说不出口。
他知道,自己输了。
输得一败涂地。
今夜过后,“周公瑾”这个名字,将不再仅仅是庐江的一个传说。
他将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姿态,名动江淮,响彻天下!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B3Q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