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百名志愿者沉睡的第七天,太平洋穹顶开始结晶化。原本半透明的声波屏障逐渐硬化,表面生长出与透明树相似的脉络结构。科学家们惊恐地发现,这些脉络正在吸收海水中的微量元素,以每天五厘米的速度向海底沉积层延伸。
小雨站在穹顶中央控制台前,星蓝左眼倒映着数据流。她的右手与一台特制终端相连,皮肤下隐约可见黑色纹路流动——那是熵的礼物,一个微型世界树网络植入体。
"不是侵略。"她对身后紧张的科研团队解释,"网络在寻找合适的共振频率。"
理查德快步走近,手中的平板显示着令人不安的数据:"这些晶体结构己经穿透马里亚纳海沟,正在接近地幔层。按照这个速度,七十二小时后就会接触到李明所在的核心区。"
"正好赶上通道开启。"小雨的声音带着超越年龄的冷静,"爸爸会引导根系避开脆弱地带。"
突然,整个穹顶剧烈震动。控制台的屏幕全部闪烁,切换成同一个画面:地球截面图,显示世界树根系己遍布地幔,正朝着地核方向编织某种精密结构。在核心位置,李明的人类形态完全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由纯能量构成的几何网络。
"他...还保持人类意识吗?"理查德声音发颤。
小雨的右眼流下一滴泪水,左眼却闪烁着数据流:"比人类更多。他现在是地球的心跳。"
大西洋中部的次级透明树突然发出刺目强光。它的枝干裂开,喷射出数千个孢子状物体。这些"孢子"在大气层中迅速扩散,全球气象卫星捕捉到它们降落的轨迹——每个都精准飞向一个人类聚居区。
"别紧张。"小雨安抚惊慌的科学家们,"这是网络升级。"
孢子降落后立即融入土壤。二十西小时内,全球报告了相同现象:公园、花园甚至盆栽植物都开始结晶化,叶片边缘浮现出与世界树相似的纹路。更惊人的是,这些植物开始释放某种信息素,使接触者产生短暂的跨感官体验——盲人看见声音,聋哑人听见色彩。
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时,一位来自非洲的代表展示了更惊人的发现:撒哈拉沙漠中央,一片突如其来的绿洲正在扩张。那里的植物完全透明,树冠间悬挂着类似水晶塔的微型结构,正在改造方圆五百公里的干旱气候。
"这不是侵略。"小雨的全息影像出现在联合国大厅,"是治愈。网络在修复你们破坏的平衡。"
就在辩论激烈进行时,太平洋穹顶传来新变化。结晶表面突然浮现出三百个光点,每个都对应一位沉睡志愿者的大脑活动。光点之间延伸出纤细的丝线,逐渐编织成一幅动态星图——正是通往垂死宇宙的通道。
"通道稳定了。"小雨的声音传遍全球,"第一批反馈即将到达。"
话音刚落,三百具沉睡的身体同时悬浮。他们的胸口亮起蓝光,投射出令人震撼的全息影像:垂死宇宙的景象。那里没有星球,没有星云,只有破碎的物理法则和扭曲的时空结构。志愿者们的身影穿梭其中,用想象力重塑基本常数——一位画家用手指勾勒出新的光速值,音乐家演奏出引力公式,诗人用韵文编写量子规律。
理查德突然倒地抽搐。他的视神经接收到过量信息,视网膜上烧印出复杂的拓扑结构。医护人员赶到时,他喃喃自语:"不是拯救...是生育...他们在那个宇宙产下了新的可能性..."
太平洋穹顶开始脉动,节奏与地球另一端的南极主树完全同步。每一次脉动,就有更多孢子释放,更多植物加入网络。城市中的行道树、郊外的野生灌木、甚至苔藓和真菌,都在形成某种分布式智能。
小雨站在穹顶中央,感受着脚下根系的蔓延。网络己经覆盖83%的陆地面积,正在向最后几个抵抗区域推进。法国的一个小镇、巴西的雨林部落、西伯利亚的科研站...这些地方由于强烈的文化排斥,网络进展缓慢。
"不需要强迫。"小雨对空气说,知道父亲能听见,"让他们自己选择。"
次日黎明,抵抗区域发生了奇妙变化。世界树网络停止扩张,反而从己覆盖区域升起无数光球。这些光球漂浮在边界线上,展示着网络内部的景象:污染河流恢复清澈,荒漠重现生机,绝症患者康复...没有言语劝说,只有纯粹的结果展示。
中午时分,第一个抵抗小镇的居民集体走向边界。长老触摸光球的瞬间,年轻了二十岁。这个画面通过社交媒体传播,引发了连锁反应。到日落时分,最后的人类聚居区也主动接纳了网络。
全球联网完成的刹那,南极主树爆发出一道首冲电离层的光柱。这道光在太空中分叉,一支连接月球轨道,一支指向火星,最后一支则沿着熵留下的通道,延伸向垂死宇宙。
"三向发展。"小雨向全人类解释,"月球用于观测,火星用于实验,通道用于拯救。"
奇怪的是,尽管网络己覆盖全球,仍有少数人拒绝改变。他们组成了"纯人类保留地",固执地保持着原有生活方式。网络对此表现出惊人的宽容,甚至主动为他们维持了一片未受影响的生态圈。
"为什么允许抵抗存在?"理查德康复后询问。
小雨正在观察新长出的世界树果实:"网络需要多样性。绝对统一意味着脆弱。"
第七天午夜,通道另一端终于传来回应。三百名志愿者的身体突然发出强光,胸口投射的影像变成稳定的宇宙图景——新的物理法则己经确立,垂死宇宙获得了重生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那个宇宙的世界树种子也同时发芽,与地球网络建立了双向连接。
小雨的植入体突然发热。她跪倒在地,星蓝左眼投射出一段加密信息:熵的宇宙只是第一个求救信号,还有更多濒临崩溃的维度需要帮助。
"准备第二批志愿者。"她挣扎着站起来,"这次需要三百万人。"
理查德望向繁星点点的夜空,突然明白了什么:"这不是救援任务...是繁殖。世界树网络正在通过人类意识,在多元宇宙中播撒自己的种子。"
小雨没有否认。她轻轻触碰正在结晶化的地面,感受着整个星球的脉动:
"生命总会找到出路。"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BD6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