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12章 寒灾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宫斗惊变:红颜权谋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CBR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大乾历三百一十年,北疆的寒风比往年更早肆虐。可真正让朝堂震动的“寒灾”,并非来自北国的风雪,而是一场关乎国运、民生与权力博弈的艰难考验。当张雨欣身着绣着青鸾纹的素色宫装,立于养心殿暖阁的琉璃窗下,望着殿外纷飞的细雪,心中明白,属于她和大乾的寒冬,才刚刚开始。

一、寒灾初现:北疆告急

北疆急报传入长安时,张雨欣正陪着皇后处理后宫年节用度的账册。加急文书上的朱红火漆还未彻底冷却,御前太监尖细的通报声便穿透暖阁的厚重帘幕:“北疆八百里加急,求见陛下!” 皇帝萧承煜放下批阅到一半的奏折,眉头瞬间拧成“川”字 —— 北疆守将加急来报,漠北游牧部族趁着秋收后马匹肥壮,集结三万铁骑,连破三座边关小城,烧杀掳掠,边疆百姓流离失所,而更棘手的是,今年北疆提早降下的大雪,让粮草运输难上加难,若不及时应对,边关二十万守军恐陷入绝境。

朝堂之上,主战与主和的声音瞬间炸响。以兵部尚书赵崇武为首的主战派,拍着官帽上的雪沫子,怒目圆睁:“我大乾铁骑岂会怕那游牧蛮子!臣愿领十万精兵,踏平漠北草场!” 可话未说完,户部侍郎李淳风便出列反驳:“赵大人莫要意气用事!如今北疆大雪封路,粮草运输损耗至少三成,主战需调配大量粮草,户部库存恐难支撑;若主和,虽能暂保和平,却会助长游牧民族气焰,后患无穷啊!” 两方唇枪舌剑,萧承煜的龙案前,气氛压抑得能冻住刀刃。

张雨欣在后宫听闻朝堂争议,指尖轻轻着暖炉上的缠枝纹。她深知边疆百姓之苦 —— 早年随父前往北疆赈灾时,见过零下三十度的严寒里,百姓穿着破棉絮,守着被烧毁的土坯房,用冻僵的手扒拉着雪下的草根。大乾不能示弱,可硬拼也非良策。她借着给皇帝送参汤的由头,踏入养心殿东暖阁,适时将心中谋划轻声道来:“陛下,臣妾以为,可分三步解北疆之困。其一,联络江湖门派,他们消息灵通、弟子遍布天下,可迅速组织义勇军支援边疆,补充兵力;其二,劝说世家大族捐粮捐银,如今江南丰收,世家粮仓充盈,既能缓解粮草压力,又能彰显家国大义;其三,派能言善辩的使节,与游牧民族假意和谈,拖缓其进攻节奏,待义勇军与援军汇合,再寻机反击。” 萧承煜望着张雨欣眼中的坚定,龙颜微动,次日便下了三道旨意:令御使台左佥都御史林若鸿联络江湖门派;着张雨欣出面,召集长安世家议事;派鸿胪寺卿苏文远为和谈使节,北上漠北。

二、后宫斡旋:劝说世家

长安城里,世家大族的宅院如一颗颗镶嵌在棋盘上的珍珠,张雨欣要做的,便是让这些“珍珠”为北疆倾泻出温暖的光。她以“后宫祈福,为边疆将士求平安”为名,在坤宁宫设下素宴,邀长安二十余家世家主母赴宴。

宴上,张雨欣身着月白绫罗裙,发髻间只插着一支素银步摇,温婉中透着威严:“诸位姐姐,北疆的雪,比长安冷上十倍不止。边疆的将士们,穿着单薄的铠甲,啃着冻成冰碴的干粮,只为护我大乾百姓周全。如今粮草短缺,他们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……” 说着,她眼含热泪,取出边关送来的“血书” —— 那是将士们用冻裂的手,蘸着伤口的血写的求援信。在场主母们,有的默默垂泪,有的咬牙切齿痛骂游牧部族。可真要捐粮捐银时,却又陷入沉默 —— 世家积攒财富不易,谁也不愿做“冤大头”。

张雨欣早料到如此,她示意侍女捧出皇帝亲题的“护国义举”牌匾,缓声道:“陛下说了,凡捐粮千石、捐银万两以上的世家,皆可获此牌匾,世代彰显忠义。且来年科举,家中子弟可优先入国子监进修;商铺赋税,也可酌情减免。” 这话如春风化雪,太原王氏主母率先起身:“臣妾愿捐粮三千石,银五千两!只求陛下记得我王氏忠义!” 有了带头的,其余世家纷纷响应,清河崔氏、范阳卢氏…… 不到半个时辰,捐粮捐银的清单便写满了三张宣纸。张雨欣望着清单上的数字,悄然松了口气 —— 这第一步,总算迈稳了。

三、江湖奔走:组建义勇

江湖门派的联络,比劝说世家更难。张雨欣陪着林若鸿,跑遍了长安周边的少林、武当、峨眉、丐帮分舵。少林的藏经阁里,主持玄慈大师捻着佛珠:“女施主一片赤诚,可我少林弟子多修禅武,贸然参与边疆战事,恐坏了佛门清净……” 张雨欣跪坐在蒲团上,轻声说:“大师,边疆百姓正受战乱之苦,老弱妇孺被屠戮,寺庙被焚毁,这‘清净’,又从何谈起?若少林弟子能去边疆护百姓周全,何尝不是最大的功德?” 玄慈大师闭目良久,终是点头:“也罢,贫僧选二十名武僧,随女施主去北疆。”

武当山上,掌教宋青书握着太极剑,看着山下蜿蜒的官道:“贵妃娘娘,我武当弟子入世,需得陛下特许。” 张雨欣取出萧承煜的手谕:“陛下允诺,武当弟子此次出征,若立战功,可破例入朝为官,传承武当道统。” 宋青书眼中闪过光亮,当即传令:“点选三十名精锐弟子,随娘娘北上!” 丐帮分舵里,丐帮帮主鲁大力拍着胸脯:“咱丐帮弟子本就西海为家,边疆有难,怎能不帮!我这就召集两湖、江南的丐帮兄弟,组成‘丐帮义勇军’,自带干粮去北疆!” 就这样,少林武僧、武当弟子、丐帮兄弟,再加上峨眉的女弟子、青城派的剑客,不到十日,一支一支人的“江湖义勇军”便在长安城外集结完毕。张雨欣亲自为他们送行,望着这些身着各异服饰、却同样目光坚定的江湖人,她知道,这股江湖力量,将成为北疆的一支奇兵。

西、和谈拖缓:暗流涌动

苏文远带着和谈使团北上时,张雨欣特意备了一份“大礼” —— 漠北游牧部族可汗最爱的中原茶叶、瓷器,还有一份伪造的“大乾兵力布防图”(实则是虚虚实实的假情报)。她叮嘱苏文远:“苏大人,和谈时需故意示弱,让可汗觉得有机可乘,拖延时间即可,莫要真签屈辱条约。” 苏文远领命而去,一路上,故意让使团走走停停,遇上游牧骑兵挑衅,作者“大黑塔的粉丝”推荐阅读《宫斗惊变:红颜权谋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也忍气吞声,把“大乾愿以粮换和平”的消息传得满天飞。

漠北王庭的大帐里,可汗额尔敦看着苏文远送来的礼物,又瞧着那份“兵力布防图”,眼中露出贪婪:“大乾果然怯战!待我拿下几座城池,再跟他们谈条件!” 于是,游牧骑兵的进攻节奏明显放缓,开始专注于抢夺大乾边境的粮草囤积点,却不知,这些“囤积点”都是张雨欣与边疆守将设下的诱饵 —— 看似粮草充足,实则早己布下伏兵。

可和谈的暗流里,也藏着危险。朝堂上主和派的老臣,听闻苏文远在漠北“卑躬屈膝”,联名参他“辱没国体”;后宫里,也有嫔妃在皇后耳边吹风:“贵妃娘娘一介女流,插手朝堂军事,若和谈失败,恐成千古罪人……” 张雨欣虽在后宫,却对这些风声了如指掌,她将委屈化作动力,更频繁地出入养心殿,为萧承煜分析边疆局势,调阅各地粮草运输的密折,确保每一份物资都能安全抵达北疆。

五、寒灾中的温暖:粮草押运

北疆的雪越下越大,粮草运输成了重中之重。张雨欣向萧承煜请命,亲自监督粮草押运。她换上男子装束,头戴貂皮帽,身披玄色大氅,带着三千禁军,押送着从世家、官仓募集的十万石粮草,踏上了北上的路。

出了长安,才知这寒冬的厉害。官道两旁的树木,被冰雪压得弯了腰,车轮在结冰的路面上打滑,每走一里路,都要耗费双倍的力气。夜里宿营,帐篷外的北风似狼嚎,张雨欣裹着厚厚的棉被,仍能感受到寒意透过帐布往里钻。可她不敢懈怠,每隔一个时辰,便要起来查看粮草的状况,生怕被风雪打湿、被歹人劫掠。

行至雁门关外的“鬼哭峡”,突然遭遇一伙马匪。这伙马匪原是边疆的流民,因战乱失去生计,落草为寇。为首的“疤脸”举着大刀,喊着:“留下粮草,饶你们性命!” 张雨欣冷静下令:“禁军听令,结阵防御!” 三千禁军迅速组成盾墙,将粮草车护在中间。张雨欣又高声喊道:“诸位兄弟,这些粮草是要送去北疆,救守关将士和百姓的!你们若抢了粮草,便是害了自己的同胞!” 疤脸等人犹豫了,张雨欣趁机抛出橄榄枝:“若你们愿意,可编入义勇军,戴罪立功,边疆守将定会给你们一条出路!” 疤脸望着张雨欣坚定的眼神,最终放下了大刀,带着手下五十余名马匪,归入了押运队伍 —— 这一场危机,竟化作了兵力的补充。

六、绝地反击:收复失地

当张雨欣押送的粮草与江湖义勇军、朝廷援军在北疆会师时,萧承煜知道,反击的时机到了。他给边疆主帅卫朝宗下了密旨:“待雪停之日,三面合围,聚歼游牧骑兵!” 卫朝宗依计而行,先派江湖义勇军的丐帮弟子,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,绕到游牧骑兵后方,烧毁他们的粮草辎重;再让少林武僧、武当弟子组成“锋矢阵”,冲击敌阵;朝廷正规军则从正面压上,形成三面夹击。

雪停的那个清晨,北疆的荒原上,喊杀声震得积雪簌簌而落。张雨欣站在雁门关的城楼上,望着远方扬起的烟尘,泪水不由自主地滑落 —— 那些她日夜牵挂的将士、百姓,那些她为之奔走的努力,终于在这一刻,化作了胜利的曙光。不到两个时辰,游牧骑兵便溃不成军,可汗额尔敦带着残兵狼狈逃窜,大乾军队一举收复了被侵占的三座城池,还趁势夺回了漠北边境的战略要地“黑风隘口”。

捷报传回长安,朝堂沸腾。萧承煜龙颜大悦,大赏有功之臣:张雨欣虽为后宫贵妃,却因“运筹帷幄,安定北疆”,特赐“护国巾帼”金匾,悬挂于贵妃宫门前;江湖义勇军的首领们,或授官、或赐田;世家大族也因捐粮捐银,获赏诸多殊荣。可张雨欣却在城楼上,望着北疆的茫茫雪原,轻声说:“这寒灾,终是过去了…… 可百姓的苦,朝堂的难,还有许多要做啊……”

七、寒灾余韵:朝堂新局

北疆战事平息,可寒灾带来的影响,却在朝堂、后宫持续发酵。主战派与主和派的矛盾,因这场胜利暂时平息,但新的权力博弈又悄然展开 —— 江湖门派因参战,势力渗入边疆,引起了军方的警惕;世家大族捐粮后,渴望在朝堂获得更多话语权;张雨欣在这场“寒灾”中的出色表现,让后宫嫔妃们既嫉妒又敬畏,皇后也对她多了几分倚重与提防。

张雨欣深知,真正的“寒灾”,并非来自北疆的风雪与战乱,而是人心的冷暖、权力的博弈。她在后宫,更加谨小慎微,将“护国巾帼”的金匾悄悄收了起来,转而专注于抚恤边疆流民、重建被烧毁的城池。她向萧承煜建议:“可在北疆开设‘屯田营’,让流民、退伍将士耕种,既解决粮食问题,又能巩固边防。” 萧承煜欣然采纳,下旨在北疆推行屯田制。

同时,张雨欣也没忘记那些江湖义勇军的兄弟们。她在长安城外设了“义勇抚恤堂”,为伤残的江湖人提供安置之所,还请了太医署的太医定期诊治。此举赢得了江湖人士的赞誉,也让大乾朝廷与江湖门派的关系,进入了前所未有的“蜜月期”。

八、寒灾启示:家国同心

这场“寒灾”,让张雨欣深刻明白,家国安宁,需得朝堂、江湖、百姓同心协力。她在后宫的闲暇时光,常将北疆的故事讲给年幼的皇子公主听,教导他们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。而朝堂之上,因这场危机诞生的“边疆协同机制”,也在慢慢完善 —— 军方、户部、江湖势力、世家大族,开始学会在困境中携手共进。

当又一年的北疆风雪来袭时,大乾的边疆早己今非昔比。屯田营的麦田里,麦苗在雪下孕育着生机;新建的城池中,百姓们围着火炉,谈论着去年的“寒灾”与贵妃娘娘的恩德;江湖义勇军的后人,有的加入了守军,有的成为了屯田营的教头,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。

张雨欣站在养心殿的琉璃窗前,望着长安城里飘落的初雪,嘴角扬起了微笑。她知道,那场“寒灾”带来的,不仅是艰难与痛苦,更是大乾走向团结、走向强大的契机。而她,作为这场“寒灾”的亲历者、推动者,将继续在后宫与朝堂的缝隙中,为家国的温暖与安宁,默默付出,书写属于自己、属于大乾的“寒灾”后的新篇章……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CBR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宫斗惊变:红颜权谋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CBR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