院角的石榴树刚抽出新叶,被风一吹,簌簌地响。
萧玦看着她转身吩咐春桃取药箱的背影,忽然觉得,那只在昌平稻田里作乱的“铁甲虫”,怕是遇上了克星。
而他此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不管这虫子多难缠,只要她在身边,总有解决的办法。
马车很快驶出将军府,车轮碾过带露的青石板,朝着昌平的方向疾驰。
苏云清坐在车里,指尖无意识地敲着膝盖,心里盘算着。
小龙虾喜温怕寒,喜暗怕光,最关键是它们怕醋和盐,而且……味道还不错。
这次不仅要治虫灾,说不定还能给京城的百姓添道新菜。
萧玦看着她嘴角扬起的弧度,忍不住问:“你想到法子了?”
“嗯,”苏云清转头看他,眼里的光比车窗外的朝阳还亮,“等会儿你就知道了,这铁甲虫,可不是什么无解的难题。”
马车一路向东,晨雾渐渐散去,露出两旁长势正好的稻田。
谁也没留意,车帘缝隙里漏出的话语,正悄悄酝酿着一场关于虫灾的反转。
那些让百官焦头烂额的铁甲虫,或许很快就会从“灾星”变成“福星”。
马车在昌平县衙门口刚停稳,昌平知县就带着个穿着粗布短褂的老汉迎了上来。
老汉是受灾最严重的李家村村长,姓李,黝黑的脸上满是愁容,手里还攥着个小竹笼,笼里爬着几只黑红相间的虫子,正是那所谓的“铁甲虫”。
“摄政王殿下,苏大小姐,您可算来了!”
李村长一见到萧玦和苏云清,眼圈就红了,举起竹笼道。
“您瞅瞅这东西,把俺们村的稻田祸祸得不成样子,昨夜又有三亩稻子黄了,再这么下去,今年的口粮都没着落了!”
苏云清探头往竹笼里一看,顿时乐了。
可不是嘛,那虫子通体红褐,甲壳油亮,两只大钳张牙舞爪,尾巴尖还带着鲜红的螯。
可不就是前世的小龙虾吗?
她强压着心里的兴奋,故意板着脸问:“这虫子白天不出来?
专在夜里啃稻根?”
“对对对!”
李村长连连点头,“太阳一出来就钻泥里,夜里就爬出来祸祸庄稼,抓不住,打不死,洒了石灰、泼了农药都没用,您说这叫什么事儿啊!”
萧玦皱着眉凑近看,见那虫子挥舞着大钳,竟把竹笼的篾条都夹出了印子,沉声问:“这东西如此凶猛,当真无计可施?”
柴小妞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“有计可施,怎么会无计可施!”
苏云清笑着摆摆手,从竹笼里捏起一只小龙虾,掂量了掂量,眼里的光都亮了,“李村长,你这虫子,我要了!”
李村长愣了:“大小姐,您要这祸害人的玩意儿干啥?
喂鸡都嫌它壳硬!”
“喂鸡?
那可太糟蹋了。”
苏云清把小龙虾放回笼里,拍了拍手道,“这东西是好东西!
这样,你组织村民们抓,活的,五文钱一斤,我全收了!”
“啥?”
李村长惊得后退一步,手里的竹笼都差点掉地上,“五……五文钱一斤?
大小姐,您没跟俺们开玩笑吧?
这虫子……能卖钱?”
旁边的昌平知县也懵了,拉着李村长的胳膊小声道:“老李,你没听错吧?
五文钱一斤?
这价都赶上糙米了!”
“啥?”
大小姐你没开玩笑吧?
这虫子……真能卖钱?”
旁边的昌平知县也懵了,拉着李村长的胳膊小声道:“老李,你真没听错?
“千真万确!”
苏云清看着围过来的村民们,提高了嗓门,“不光李家村,附近所有村子,只要抓到这活的‘铁甲虫’,都能送到将军府,我一律五文钱一斤收!
死的不要,得是活蹦乱跳的!”
话音刚落,跟在后面的村民们就炸开了锅。
“啥?
抓这虫子能换钱?”
一个扛着锄头的壮汉瞪大了眼睛,他今早还在田里骂这虫子缺德,没想到转眼就成了能换钱的宝贝。
“五文钱一斤!
俺家那二亩地,少说也藏着百十斤,这就够买半袋米了!”
一个围着蓝头巾的妇人拉着身边的汉子,手都激动得抖了。
“大小姐,这虫子真能卖钱?
不会是哄俺们吧?”
一个白胡子老汉拄着拐杖走上前,显然还是不敢信,“这东西除了啃稻根,啥用没有啊!”
苏云清笑着从,竹笼里抓起一只小龙虾,举高了给众人看:“你们看,这虫子肉质紧实,是难得的美味!
我收回去,自有妙用。
你们只管抓,送到将军府,当场过秤,当场给钱,绝不拖欠!”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D9M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