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10章 考古队上门,青铜器引争议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败家子从破产到收藏届大佬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EJY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清晨的荣宝斋还未完全苏醒,雕花木门上的铜环被轻轻敲响时,林怀瑾正蹲在柜台后面擦拭一方旧砚台。

他抬起头,晨光透过棂格窗洒在鼻尖,将睫毛的影子投下一片淡青色——这是他特意比平日提前两小时到达的结果,目的是在考古队到来之前,再次熟悉昨晚在仓库中发现的那箱康熙民窑瓷器的特征。

“小瑾,人到了。”苏掌柜的声音从后堂传来,手中的核桃在掌心转动,发出咔嗒声。

林怀瑾迅速将砚台放回原位,手指在裤缝上蹭了蹭——那里还留着青铜簋(bronze gui)照片边角压出的折痕。

昨晚,他翻遍了父亲留下的旧笔记,关于西周青铜簋的记载有三页,最后一页夹着一张发黄的老照片,照片中青铜器的底款与今早即将见到的那尊极为相似。

前厅的门帘被掀起,身着藏青色工装的周队长先探进半张脸:“苏掌柜,东西在车上,我们搬进来吗?”他身后跟着一位穿着卡其色衬衫的女子,马尾扎得很紧,发尾扫过肩章上“省考古研究所”的徽章。

林怀瑾一眼认出她是沈昭昭——昨晚他特意查阅了考古队的资料,这位助理研究员去年在《考古学报》上发表了两篇关于青铜器锈蚀层的论文,其中一张配图里,她蹲在探方边,戴着手套的指尖正指着半枚铜鼎残片,眼神如淬过冰的刀一般锐利。

“慢着。”沈昭昭突然抬手,制止了准备搬纸箱的队员。

她蹲下身子,手指沿着密封胶带的边缘轻轻敲击,“运输记录呢?”

“在这儿。”周队长从帆布包里抽出一沓文件,“昨晚己经给您发了电子版,纸质版是备份。”

沈昭昭没有接过文件,而是从口袋里掏出放大镜,逐行扫过封箱条上的编号:“G省M县盗掘墓葬出土,移交编号2023 - 07 - 15 - 003。”她的指节抵着纸箱上的泥印,“封泥是新的,运输过程中有没有拆开过?”

“绝对没有。”搬箱子的队员额头冒出了汗珠,“从M县到省城,全程有GPS定位,我们队两个人轮流押送。”

沈昭昭这才点了点头,目光扫到站在苏掌柜身后的林怀瑾时停顿了一下。

“这位是?”

“我徒弟,林怀瑾。”苏掌柜将核桃放在桌上,“小瑾最近在跟我学习铜器鉴定,让他跟着长长见识。”

“学徒?”沈昭昭的眉峰微微上扬,语气如同浸过井水的石板般冰冷,“出土文物鉴定需要专业流程,希望不要添乱。”

林怀瑾刚要开口,旁边突然传来一声冷笑。

赵文浩从后堂晃了出来,西装袖口露出半截金表,“苏掌柜真是疼爱徒弟,上个月连元青花都敢让他碰,现在居然敢让他接触出土青铜器了?”他瞥了林怀瑾一眼,“半吊子也敢掺和考古队的事情,不怕碰坏了担责任吗?”

林怀瑾没有回应。

他盯着赵文浩领带上的翡翠别针——那是上周拍卖会上流拍的B货,注胶的纹路在晨光中泛着贼光。

这己经是赵文浩第三次用“半吊子”来嘲讽他了,前两次分别是在他捡漏成化斗彩杯和戳穿仿汝窑洗的时候。

但此刻,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角落里的纸箱上,心跳如擂鼓般急促——从沈昭昭进门的那一刻起,他腕间的红绳就开始发烫,热度顺着血管蔓延到手心,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拉扯着他:去碰它,去碰它。

“开箱吧。”沈昭昭戴上白色手套,指甲剪得很短,边缘还沾着些许土色,“动作轻一点。”

泡沫箱被掀开的瞬间,青铜簋的锈色弥漫开来。

林怀瑾呼吸一滞——与父亲笔记里的照片太相似了,深绿色的锈层包裹着兽面纹,耳柄上的夔龙纹缺了半只角,露出下面的铜胎。

他装作整理柜台,慢慢绕到桌角,手指在台布下掐了掐掌心——必须稳住,不能让赵文浩看出破绽。

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败家子从破产到收藏届大佬

“初步看锈蚀层没问题。”沈昭昭的手套轻轻抚过簋身,“M县那片是西周墓葬群,去年盗洞就被我们发现了,这尊应该是漏网之鱼。”她转头看向苏掌柜,“按照规定,出土文物需要移交博物馆,荣宝斋作为合作单位,需要配合做鉴定记录。”

“等等。”林怀瑾向前迈了半步,掌心的热度己经蔓延到指尖,“我觉得……可能不是出土文物。”

赵文浩的金表咔嗒一声磕在桌沿上:“你懂什么?出土文物的锈是‘生坑’,传世的是‘熟坑’,这簋上的锈一看就是土里长出来的!”

“赵师傅说的是常规判断。”林怀瑾的目光落在簋底,那里有一块锈层剥落的痕迹,“但您看这里。”他指着簋腹的一道裂痕,“生坑锈是从里往外生长的,应该呈层状分布,可这道裂痕里的锈是堆积上去的,像是用锈粉粘上去的。”

沈昭昭的手套悬在半空中,“你怎么知道生坑锈的特征?”

林怀瑾没有回答。

他想起昨晚在仓库里,当指尖触碰到雍正粉彩瓶时,脑海中浮现的不仅有造办处的票据,还有一本泛黄的《古铜器鉴定要诀》——书页被翻得卷了边,最后一页写着“生坑之锈,如膏似漆,层层相叠;伪锈浮薄,一刮即落”。

这是奶奶的笔迹,小时候他总看到她戴着老花镜在书房抄写这些内容,当时只觉得唠叨,现在却如同刻在骨头里的字一般深刻。

“我能碰一下吗?”他看向沈昭昭。

“不行。”沈昭昭后退半步,“出土文物不能随便触碰,会破坏表面信息。”

“就碰一下。”林怀瑾的声音轻柔了些,“我保证不使劲。”

沈昭昭皱了皱眉,周队长在旁边打圆场:“小沈,让他试试吧,荣宝斋的鉴定经验对我们也有帮助。”

沈昭昭抿了抿嘴唇,侧身让出位置。

林怀瑾深吸一口气,手指轻轻搭在簋耳的夔龙纹上。

热度瞬间爆发,眼前闪过火光——明代的铸炉,匠人用铁钳夹着铜水倒入范中,另一个人拿着刻刀在底款处比划着:“就刻‘西周大盂簋’,肯定能骗过那些喜爱古董的人。”画面转瞬即逝,他的手指颤抖着,但稳稳地指着簋底:“这里的铭文是后刻的,是明代仿造的。”

“胡闹!”赵文浩拍桌而起,“明代仿造西周的?你以为青铜器铸造是过家家吗?”

“证据呢?”沈昭昭的声音冷得像冰锥,“你说它是仿造的,有什么证据?”

林怀瑾的目光扫过簋底那道若隐若现的刻痕,喉咙发紧。

他想起父亲书房里那本被撕掉几页的《铜器辨伪录》,最后一页空白处写着:“仿器底款,必露新痕,若见刻刀走偏半分,必是后世所作。”此刻,那道刻痕里,正有半道偏了的刀印,像一条细虫子趴在铜胎上。

“若为真正出土器物……”他顿了顿,喉结动了动,“其氧化层应呈层状分布……”

“什么?”沈昭昭向前凑了凑。

林怀瑾的手指在簋底轻轻敲击了一下,“等我拿工具来,刮开这层锈就知道了。”

赵文浩冷笑一声:“你要是刮坏了,赔得起吗?”

“我赔。”林怀瑾抬起头,晨光正好落在他的眼底,“用我这个月的工钱。”

沈昭昭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三秒,突然从包里掏出一把考古铲:“我有专业工具。”她递铲子时,指尖碰到他发烫的掌心,如同触到了一块烧红的炭。

林怀瑾接过铲子,心跳声震得耳膜生疼。

他知道,这一铲下去,要么证明自己并非靠运气的半吊子,要么彻底沦为笑柄。

但更重要的是,父亲笔记里那张老照片的背面写着“明仿西周簋,底款有刀痕”——或许,这就是解开林家破产之谜的第一把钥匙。

他深吸一口气,将铲子尖对准那道刻痕,轻轻一挑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EJY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败家子从破产到收藏届大佬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EJY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