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光透过老宅东厢的破窗斜切进来,在檀木柜上投下斑驳的影。
林怀瑾捏着那半把铜钥匙,指腹蹭过锁孔边缘的铜锈——和匿名信封里那张泛黄信纸的暗纹,确实严丝合缝。
"咔嗒"一声,锁簧弹开的瞬间,他后颈泛起细密的鸡皮疙瘩。
柜内没有想象中的金银细软,只有一道半人高的暗门,霉味混着沉水香涌出来,像极了小时候跟着爷爷去祠堂时,老榆木供桌里飘出的味道。
手机电筒光扫过暗门内侧,砖墙上刻着极小的"怀瑾"二字——是爷爷的笔迹。
林怀瑾喉结动了动,想起破产那天爷爷塞给他的玉佩,想起老人说"真正的考验,从你弯下腰捡漏开始"。
他伸手推开暗门,霉灰簌簌落在肩头,露出不足两平米的密室。
最里面的青石板上搁着个桐木匣,匣盖边缘结着蛛网。
林怀瑾蹲下身,指尖刚碰到匣面,腕间玉镯突然灼烧起来。
这种感觉比拍卖会上摸平倭镜时更强烈,像有团火顺着血管往心脏钻。
他猛地缩回手,又缓缓覆上,这次清晰地捕捉到一缕情绪——不是兴奋,不是贪婪,是铺天盖地的悲凉,混着几分执念,在意识里翻涌成一句模糊的"勿忘初心"。
"什么东西?"身后传来苏掌柜的咳嗽声。
老头不知何时摸进了老宅,手里还拎着个蓝布包,"我就说你大半夜往这破地方跑准没好事——"话没说完,他的目光扫过打开的檀木柜,瞳孔骤然缩紧,"暗门?
老林家的...?"
林怀瑾没答话,小心掀开桐木匣的盖子。
霉绿的绢布里裹着幅卷轴,边角己经糟朽,轻轻一碰就往下掉碎屑。
苏掌柜凑过来,老花镜滑到鼻尖,用指甲挑了块碎屑在指尖搓了搓:"清代仿的?
纸浆里掺了竹纤维,纹路倒是像元明,但这霉斑..."他摇了摇头,"小瑾啊,你现在正是攒口碑的时候,别在这种破烂上耗精力。"
"您闻闻。"林怀瑾把卷轴往他跟前送了送。
苏掌柜愣了愣,凑近嗅了嗅,脸色微变——除了霉味,还有股极淡的沉水香,是明代宫廷画常用的防蛀香料。"就算是古画,这品相..."老头欲言又止。
林怀瑾伸手抚过卷轴,玉镯的热度几乎要烫穿皮肤。
那些模糊的情绪突然清晰起来:有笔锋游走的畅快,有深夜伏案的疲惫,还有最后那抹绝望——像是有人蘸着血在宣纸上写"完了"。
他喉结动了动:"送修复中心。"
"你疯了?"苏掌柜拍了下大腿,蓝布包"啪"地落在地上,滚出两个青花瓷片,"修复这种残卷得花上万,说不定修完还是半张废纸!"
林怀瑾弯腰捡起瓷片,是康熙年间的冰裂纹:"上个月您说,真正的藏家要能看见文物里的魂。"他抬头时,眼底映着手机冷白的光,"这卷子里...有魂。"
苏掌柜的话梗在喉咙里。
他望着少年微抿的嘴角,突然想起三十年前,老林先生也是用这种眼神说"这尊佛像断了胳膊,但他眼里有慈悲"。
老头叹了口气,弯腰捡起蓝布包:"我去联系荣宝斋的老张,他修古画有一手。"
修复中心的无影灯下,沈昭昭的白大褂沾着星点颜料。
她戴着鹿皮手套,镊子尖刚碰到卷轴,就抬头瞪向林怀瑾:"你确定要拆?
这霉斑都渗进纸层了,稍有不慎——"
"拆。"林怀瑾站在玻璃墙外,指节抵着额头。
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败家子从破产到收藏届大佬玉镯的热度从腕间窜到心口,他能清晰感觉到,那些被封存的情绪正随着蒸汽软化的纸层,一点一点苏醒。
沈昭昭的动作顿了顿。
她做考古十年,见过太多人对着破陶片吹得天花乱坠,但林怀瑾的眼神不一样——不是投机者的狂热,倒像...朝圣者。
她咬了咬牙,镊子轻轻挑开最外层的霉纸。
红外扫描仪启动的瞬间,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。
淡绿色的扫描图上,卷轴夹层里浮出一行极小的朱印:"万历二十三年春,御用画院待诏周承业奉敕绘"。
沈昭昭的手一抖,扫描仪"咚"地砸在操作台上:"周承业?
《宣和画谱》里提过他,给万历画过《郊祀图》!"她抓起放大镜凑过去,"看这笔锋,是'神宗夜宴图'的风格!
史书记载这套十二卷的长卷在甲申之变后就散了,原来有一卷藏在这里!"
林怀瑾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。
那些盘旋在意识里的情绪突然具象成画面:烛火摇曳的偏殿,穿绯色官服的画师悬腕挥毫,万历帝站在身后,手指点着未完成的宴饮图:"承业,把李贵妃的点翠头面画得亮些。"然后是兵戈声,火光里有人抱着卷轴往暗门跑,血滴在绢面上,晕开一朵狰狞的花。
"不止一卷。"他突然开口。
沈昭昭抬头看他,镜片后的眼睛亮得惊人。"这套长卷应该有十二幅,对应万历帝的冠礼、亲政、郊祀、寿宴..."林怀瑾舔了舔干涩的嘴唇,"我能感觉到,其他卷还在世上,可能在民间,可能在海外。"
"你怎么知道?"
"它告诉我的。"林怀瑾指了指自己心口。
三天后,《万历夜宴图残卷现世,或为十二卷长卷首现》的新闻登上收藏版头条。
林怀瑾的手机从早到晚响个不停,故宫文物修复中心的电话打到第三遍时,他正蹲在修复室看老张补画。"借展可以,"他捏着补好的边角,"但得签协议,所有研究成果共享。"
"小友好魄力。"电话那头的老教授笑出了声,"当年你爷爷也是这么说的。"
海外某私人博物馆的邮件来得最晚,报价单上的零让苏掌柜倒抽冷气。
林怀瑾扫了眼就关掉页面,转身时正撞见沈昭昭抱着一摞古籍进来,发梢沾着图书馆的灰尘:"我查了《明实录》,万历二十三年确实有场春宴,李贵妃献了南海进贡的珊瑚树——"她突然顿住,盯着他身后的电脑屏幕,"你拒绝了?"
"文物不该被锁在保险柜里。"林怀瑾把修复好的残卷小心收进檀木匣,"我爷爷说过,真正的收藏是让历史活过来。"
沈昭昭望着他的侧影,喉间突然泛起酸意。
她想起第一次见他时,这小子举着捡漏的瓷碗晃她:"考古学家懂什么,这叫市场价值。"可现在,他眼里的光和她在考古现场看到的,一模一样。
同一时间,三公里外的"聚宝斋"里,吴老板捏着报纸的手青筋暴起。
报纸头版是林怀瑾抱着残卷的照片,配文《从败家子到藏家新星:林氏后人的逆袭》。
他扯下领结,翡翠扳指在桌面敲出急促的响。
"老板,春季拍卖会的请帖..."伙计缩着脖子递上烫金请柬。
吴老板盯着请柬上的"春生"二字,突然笑了。
他摸出手机拨了个号码,指节抵着下巴,声音像浸了冰的刀:"帮我查查,老林家那间老宅的地下,是不是还有别的宝贝。"
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,漏下的光斑落在请柬上,将"春生"二字染成血色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EJY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