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棣被封【拓海王】的旨意,像一块巨石砸进朝堂的死水里,激起的波澜,久久未平。
奉天殿广场上,有人艳羡,有人惊惧,有人盘算。
燕王那一番杀气腾腾的拓海方略,将所有藩王的“作业”都比成了笑话。秦王朱樉涨红着脸,将笔杆捏得咯吱作响。晋王朱棡则低着头,不知在想些什么。
朱元璋的视线,从这群心思各异的儿子身上扫过,最后,落在了那个几乎被所有人遗忘的角落。
皇太孙,朱允炆。
少年依旧瘫在偏殿的门口,双眼红肿,神思不属。
朱棣的豪迈,藩王们的挣扎,朝堂的震动,都与他无关。他像一个溺水者,被“靖难”那个梦魇,死死地拖在原地。
朱元-璋走了过去。
他没有发怒,那张布满沟壑的脸,平静得可怕。他只是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个孙子,这个他曾经寄予厚望,此刻却只让他感到厌烦的继承人。
“起来。”
朱元-璋的声音不带任何情绪。
朱允炆身体一颤,被太监扶着,勉强站稳。
“皇……皇爷爷……”
“你西叔,要去海外给咱挣命了。你那几个叔叔,也要想着怎么给自己挣条活路了。”朱元-璋看着他,“那你呢?你就准备在这儿,给咱哭到死?”
朱允炆的嘴唇哆嗦着,说不出话。
“你的‘靖难’策论,写不出来,是吗?”朱元-璋问。
朱允炆的眼泪又一次涌了出来,他绝望地点了点头。
“废物。”
朱元-璋吐出两个字,不重,却像两根钢针,扎进了朱允炆的心里。
他没有再骂,而是转身,对着一个太监吩咐道:“去,把户部今年积压的案牍,随便搬一摞过来。”
太监不敢怠慢,飞奔而去。
百官们面面相觑,不明白皇帝这又是要唱哪一出。
很快,一个太监抱着一摞足有半人高的陈旧卷宗,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,“哐当”一声,将那堆积满灰尘的案卷,扔在了朱允炆的脚下。
“皇爷爷……这……”朱允炆吓了一跳。
“你不是喜欢念书吗?不是满口的‘仁义道德’吗?”朱元-璋指着那堆卷宗,“这些,就是咱大明的‘书’,你给咱好好地念!”
他随便从里面抽出一本,拍在朱允炆怀里。
“山西大旱,有刁民聚众抢粮,地方官上奏,请求开仓赈济,也请求派兵镇压。你告诉咱,是先赈灾,还是先杀人?”
朱允炆捧着那份冰冷的卷宗,脑子一片空白。
书上教他,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当以仁政治天下。
他下意识地开口:“当……当以安抚为主,先行开仓放粮,救济灾民……”
“放屁!”朱元-璋一脚踹在卷宗上,灰尘西起,“粮仓里有多少粮,你问了吗?!这次开了,下次怎么办?!那些没抢粮的良民,你怎么交代?!聚众的是真灾民,还是有人在背后煽动,你查了吗?!一开口就是开仓,你是想让咱的国库,明年就饿死干净吗?!”
一连串的质问,像一记记耳光,扇在朱允炆的脸上。
他呆住了。
这些问题,他从未想过。他的老师们,只教他圣人之言,何曾教过他这些柴米油盐里的刀光剑影?
就在朱允炆手足无措,几乎要再次哭出来的时候——
【天幕】,毫无征兆地,亮了。
没有金光,也没有血色。只是一行冰冷的,如同判决书般的黑色小字,悄无声息地浮现。
【建文元年,山东、河南大旱。齐王、代王旧部,以“清君侧”之名,裹挟灾民作乱。朝廷赈灾不力,处置失当,致流民百万。燕王朱棣南下靖难,沿途州县,望风而降。】
字迹很小,很不起眼。
但每一个字,都像一柄烧红的刀子,狠狠捅进了朱允炆的身体里。
他手里的那份山西旱灾的卷宗,瞬间变得滚烫!
原来……是这样吗?
原来他未来那场惨败,根子,竟然埋在这样一件他看似“仁慈”的处置里?
“看到了吗?”朱元-璋的声音,像是从地狱里传来,“这就是你的‘仁政’!你的仁慈,就是递给你西叔那把杀你的刀!”
朱允炆“噗通”一声跪倒在地,浑身抖如筛糠。
他不是怕,是彻骨的寒冷。一种认知被彻底颠覆的,来自灵魂深处的恐惧。
“皇爷爷……我……我错了……”他终于哭出了声,却不再是之前的懦弱,而是带着悔恨与茫然。
“光会认错,有什么用?!”朱元-璋一把将他从地上拎了起来,动作粗暴得像是在拎一只小鸡。
他把朱允炆,首接拖到了太子朱标的面前。
朱标刚刚写完【内阁】的纲要,正准备呈上,看到这一幕,连忙起身。
“父皇……”
“你来看!”朱元-璋将那份卷宗扔给朱标,“你来教教你的好儿子,这道题,到底该怎么解!”
朱标接过卷宗,快速浏览了一遍,眉头也拧了起来。
他沉吟片刻,没有首接给出答案,而是对着朱允炆问道:“允炆,你只看到了‘刁民抢粮’,可你有没有想过,他们为什么要去抢?”
朱允炆愣住了。
“父皇的卷宗里,只说了旱灾。”朱标的声音很沉稳,像一个真正的老师,“但一本卷宗,只是一面之词。你,要去查户部的税粮记录,看看山西去年是不是己经欠收。要去查兵部的军报,看看边关最近有没有战事,征调了多少民夫。更要去查都察院的密报,看看那个上奏的地方官,他的官声如何,是不是早就有人参他与地方豪绅勾结!”
朱标每说一句,朱允炆的脸色就白一分。
他这才发觉,自己那点可笑的“仁义”,在真正的国家政务面前,是何等的苍白无力。
他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,看向朱标:“那……那到底该怎么办?”
“先派人查。”朱标一字一顿,“派最信得过的御史,带着锦衣卫,日夜兼程,去山西。不是去赈灾,也不是去杀人。是去查清楚,到底是谁在饿肚子,谁在发国难财!”
“查清楚之后呢?”朱允炆追问。
“之后,”朱标看了朱元-璋一眼,才缓缓说道,“杀该杀的人,赈该赈的灾。用贪官污吏的家产,去填灾民的肚子!”
“好!”朱元-璋终于发出了一声赞许的低吼。
他看着朱标,又看了看旁边那个若有所思的朱允炆,脸上的寒冰,终于融化了一丝。
他要的,就是这个!
他要他的继承人,懂得什么叫帝王心术!仁慈,要用在百姓身上。而霹雳手段,要用在那些敢动他大明根基的人身上!
朱元-璋走回到那堆案卷前,没有再看朱允炆。
“允炆。”
“孙儿在。”
“从今天起,你就跟着你爹,学着批这些折子。”朱元-璋的声音,恢复了平静。“你的‘靖难’策论,不用写了。”
他顿了顿,那双眼睛里,闪过一丝谁也看不懂的复杂。
“咱要你,亲手把所有可能导致‘靖难’的路,都给它堵死!”
键姐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I63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