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日清晨,潭柘寺的钟声刚过三遍,和亲王府的马车己停在山门外。紫薇换上一身湖蓝色的骑装,头发梳成利落的辫子,垂在脑后,比起往日的温婉,多了几分清爽。金锁捧着件素色披风跟在身后,嘴里念叨着:“山里风大,姑娘可得把披风带上,仔细着凉。”
弘昼己在马车旁等候,见她出来,眼睛一亮:“这装扮好,比那些花里胡哨的衣裙顺眼多了。”他伸手扶紫薇上车,自己也跟着坐进来,车厢里早己备好了点心匣子,“路上垫垫肚子,到了寺里,让方丈给你求个最灵的平安符。”
马车缓缓驶进山路,两侧的松柏郁郁葱葱,晨露顺着枝叶滴落,溅起细碎的水花。紫薇掀开窗帘,看着外面掠过的青山绿水,深吸一口气,空气中满是草木的清香,让人心旷神怡。
“以前在济南,娘常带我去大明湖旁的千佛山,”她转头对弘昼笑道,“那儿的寺庙虽没潭柘寺气派,却也清净。每到春天,山上的桃花开得像云霞,娘就坐在桃树下教我背诗。”
弘昼听着,拿起块绿豆糕递给她:“往后想散心了,就跟我说,京郊的玉泉山、香山都好,比闷在王府里强。”他顿了顿,语气随意地说,“你娘是个好女子,能教出你这样的女儿,不容易。”
紫薇心里一暖,低声道:“谢阿玛。”这声“阿玛”,从最初的生涩到如今的自然,不过短短数月,却像是喊了许多年。
到了潭柘寺,方丈早己在山门外等候。弘昼虽是闲散王爷,却因着皇室的身份,颇受寺里敬重。方丈引着他们穿过碑林,来到后院的玉兰树下,只见满树白花如雪,香气袭人,果然比王府的更盛。
“郡主若是喜欢,老衲让人折几枝回去插瓶?”方丈含笑问道。
紫薇连忙摆手:“不必了,留在树上才好看。”她走到树下,伸手轻轻拂过花瓣,阳光透过花枝洒在她脸上,映得眉眼格外柔和。
弘昼看着她的背影,对身旁的方丈低声道:“给这孩子求个平安符,要最灵验的那种。”
方丈会意,领着他们进了佛堂。紫薇虔诚地跪在蒲团上,双手合十,闭上眼睛默默许愿——愿娘在天之灵安息,愿身边的人都平平安安,愿这份安稳的日子能长久些,再长久些。
从佛堂出来,金锁捧着刚求的平安符,笑得合不拢嘴:“姑娘你看,这符上的字多工整,定能保你顺顺利利的。”
紫薇接过平安符,贴身收好,正准备往外走,却见几个小沙弥抱着经书从偏殿出来,其中一个眉眼清秀的小沙弥怀里的经书掉了几本,紫薇忙上前帮忙捡拾。
“多谢施主。”小沙弥抬头道谢,眼睛亮晶晶的。
紫薇看着他怀里的《金刚经》,随口念了句:“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。”
小沙弥愣了愣,随即笑道:“施主也懂佛法?”
“略懂皮毛罢了。”紫薇笑着把经书递给他,“是我娘教我的,她说心静了,什么烦恼都没了。”
看着小沙弥跑远的背影,弘昼挑眉道:“没想到你还懂这个。”
“就是随口说说,”紫薇脸颊微红,“娘说,女孩子多读书总是好的,不管是诗集还是佛经,能让人心里透亮。”
下山时,己是午后。弘昼提议去富察府坐坐,紫薇自然乐意。到了富察府,刚进院门就听见小燕子爽朗的笑声,只见她抱着明瑞坐在葡萄架下,福隆安在一旁给她剥橘子,傅恒则坐在石凳上看着账本,一派和睦。
“紫薇!你可来了!”小燕子看见她,立刻招手,“快来看我儿子,刚睡醒,可精神了!”
紫薇走过去,小心翼翼地逗了逗明瑞的小脸,小家伙咯咯地笑起来,小手抓住她的手指不放,惹得众人都笑了。
“刚从潭柘寺回来?”傅恒放下账本,笑着问道,“那儿的玉兰开得正好吧?”
“是啊,”紫薇点头,“比王府的好看多了,傅恒伯伯要是有空,也该去走走。”
“等这小子再大些,带着他一起去。”傅恒看着明瑞,眼里满是慈爱。
正说着,下人来报,说柳青柳红来了,还带来了会宾楼刚做的烤鸭。小燕子一听,立刻拉着紫薇往厨房跑:“快,去抢个鸭腿,晚了就被福康安那小子吃光了!”
紫薇被她拉着,跑得裙摆飞扬,回头看见弘昼和傅恒相视而笑,心里忽然涌上一股奇异的暖意。这和亲王府的“阿玛”,富察府的“伯伯”,还有小燕子这个“表嫂”,虽然都不是血缘至亲,却给了她比亲人更实在的温暖。
傍晚回到和亲王府,紫薇把从潭柘寺带回来的玉兰枝插进瓶里,摆在窗台上。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,花影摇曳,暗香浮动。金锁端来一碗莲子羹,笑着说:“姑娘,今天是不是特别高兴?”
紫薇舀了一勺莲子羹,轻轻点头:“嗯,特别高兴。”
她想起娘临终前的眼神,那时娘心里定是既盼着她认回父亲,又怕她卷入宫廷纷争。如今这样,不认亲,却有了安稳的身份;不进宫,却有了牵挂的亲人,或许正是娘最想看到的结局。
窗外的玉兰香伴着晚风飘进来,紫薇放下瓷碗,拿起那本未看完的诗集,翻开一页,正是娘教她背的第一首诗。她轻声念着,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,念着念着,嘴角便不自觉地扬起,眼里的笑意,比窗台上的玉兰花还要动人。
这安稳的日子,正如她所愿,也正如娘所愿,在晚香院的月光里,缓缓流淌着,再也没有什么能惊扰这份宁静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IFS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