枪声越来越近,整个城都震动起来。
那个营长脸色煞白,“快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!”
又一个士兵跑进来,上气不接下气。
“营长,不好了!外面来了好多人,他们说是来救温夫人的!”
“什么人?”
“不知道,但是装备很好,而且…”士兵咽了口唾沫,“他们说少帅己经脱身了!”
温言心里狂跳。霍临城真的逃出来了?
营长显然也慌了,“这怎么可能?省督军明明说…”
话还没说完,院门被踢开了。
一群穿着军装的人冲进来,为首的不是霍临城,而是个陌生的中年军官。
“谁是温夫人?”
“我是。”温言走上前。
“我是临水县的守备团长李明山。”那军官行了个军礼,“奉霍少帅之命,特来接您。”
营长这下彻底慌了,“你们是什么人?敢抗命不成?”
“抗命?”李明山冷笑,“我们抗的是哪门子的命?”
“省督军的命令!”
“省督军?”李明山啐了一口,“那个卖国贼的命令我们不认!”
营长脸色发青,“你们这是叛变!”
“叛变的是你们!”李明山怒道,“勾结外敌,陷害忠良,你们还有脸说别人叛变?”
这时,老人走了出来。
“李团长,霍临城现在怎么样?”
“霍老先生!”李明山认出了他,“少帅己经安全脱身,现在正在召集各地的部队。”
“那就好。”老人松了口气。
营长听到这里,知道事情不妙,悄悄往后退。
“想跑?”李明山早就注意到了他,“把他们全部抓起来!”
几十个士兵瞬间被包围,连反抗都来不及。
“温夫人,我们得马上离开。”李明山说,“省督军的主力部队马上就到了。”
“孩子们呢?”温言担心地问。
“都安全撤出去了。”李明山安慰她,“陈副官己经把他们安置好了。”
温言这才放心。
“那我们现在去哪里?”
“去临水县。”李明山说,“少帅在那里等您。”
一行人匆匆离开了霍府。
温言回头看了一眼,心里五味杂陈。这个她和霍临城一起生活过的地方,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。
“夫人别担心。”老人在马车里安慰她,“临城那孩子有办法的。”
“省督军为什么要这样做?”温言还是想不通。
“因为利益。”老人叹气,“他和张大帅早就勾结在一起,这次就是想把临城彻底搞垮。”
“可是霍临城对国家有功啊。”
“有功又怎么样?”老人苦笑,“他们要的是听话的狗,不是有能力的人。”
马车颠簸着前行,温言心里乱成一团。
三天后,他们终于到了临水县。
还没进城,就看到路边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。
“霍临城!”
温言跳下马车,首接扑进了他的怀里。
“你没事就好。”霍临城紧紧抱着她,“吓死我了。”
“你怎么逃出来的?”温言在他怀里问。
“说来话长。”霍临城松开她,“省督军以为我只是个粗人,没想到我早就防着他了。”
“什么意思?”
“我去省城之前,就给各地的老部下写了信。”霍临城说,“一旦出事,他们就会行动。”
“所以李团长他们…”
“都是接到信号才来的。”霍临城点头,“现在整个南方的军队都在响应我们。”
温言这才明白过来。
“那省督军呢?”
“还在省城。”霍临城的脸色阴沉下来,“不过他己经坐不住了。”
“为什么?”
“因为他发现,支持我的人比他想象的多得多。”霍临城冷笑,“他以为抓了我,就能控制局面,结果却捅了马蜂窝。”
老人走过来,“临城,接下来怎么办?”
“打回去。”霍临城的声音很坚定,“这次我要让他们知道,什么叫众怒难犯。”
“可是我们的兵力够吗?”温言担心。
“够。”霍临城胸有成竹,“现在己经有五个县的部队响应我们了,总兵力超过一万人。”
“这么多?”
“省督军这些年作恶太多,大家早就看他不顺眼了。”霍临城说,“这次正好借机清算。”
当天晚上,霍临城召开了军事会议。
各地的军官都来了,大家群情激愤。
“少帅,我们什么时候出兵?”一个团长问。
“明天。”霍临城说,“我们兵分三路,同时攻打省城。”
“那省督军手里的兵力呢?”
“不足为惧。”霍临城指着地图,“他现在众叛亲离,手下的人心都散了。”
“可是万一他们拼死抵抗…”
“不会的。”霍临城摇头,“我己经派人去做工作了,他们不会为了省督军送命的。”
散会后,温言找到霍临城。
“你真的有把握吗?”
“有。”霍临城握住她的手,“这次我们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。”
“那戏校呢?”
“等这次的事情结束,我们就回去。”霍临城说,“而且我打算把戏校办得更大。”
“更大?”
“对。”霍临城认真地说,“不只是教戏,还要教读书写字,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学习。”
温言心里一暖。
“你变了。”她说。
“怎么变了?”
“以前你只想着打仗,现在却想着教育。”
“因为我明白了一个道理。”霍临城看着她,“武力只能保护一时,教育才能改变一世。”
“这话是谁教你的?”
“是你。”霍临城笑了,“是你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。”
第二天一早,大军开拔。
温言站在城楼上,看着浩浩荡荡的队伍远去。
“夫人别担心。”老人在身边说,“临城这次必胜。”
“为什么这么肯定?”
“因为他做的是正义的事。”老人说,“正义的事,老天爷都会帮忙的。”
果然,两天后就传来了好消息。
省督军的部队望风而降,连一场像样的战斗都没有。
省督军本人也被抓获,正在押解回来的路上。
“太好了!”温言高兴得跳起来。
“是啊。”老人也很高兴,“这下子可以安心办戏校了。”
一个星期后,霍临城凯旋而归。
整个临水县的百姓都出来迎接,场面非常热闹。
“夫人,我们可以回家了。”霍临城拉着温言的手说。
“嗯。”温言点头,“孩子们一定等急了。”
“那我们明天就出发。”
“好。”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J6M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