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8年4月19日的龙岩,春阳透过星畅产业园的梧桐叶,在工资发放点的水泥地上织出细碎的光斑。排队领工资的农民工们攥着崭新的工资条,指腹反复着“实发金额:3850元”那行字,喉结滚动的声音在人群里此起彼伏——这比他们在珠三角的工资多出整整一千块,还不算额外的全勤奖和技能补贴。
“王哥,你看我这!”一个穿蓝色工装的重庆小伙把工资条举得老高,他的华硕手机正播放着星畅食堂的自助餐视频,红烧肉、清蒸鱼、时令蔬菜摆了满满一桌,“晚上去西星级标准的宿舍厨房,我给你露手川菜!”
被称作“王哥”的西川汉子笑得眼角堆起褶子,他的工资条上写着“4200元”——因为是熟练技工,比普通农民工多了项“技术津贴”。“老子在东莞电子厂干了八年,从没见过这么厚实的票子!”他把工资袋往怀里揣了又揣,像护着块滚烫的金子。
我站在二楼的办公室窗前,看着楼下涌动的人潮。张丽华推门进来时,手里拿着份《园区入驻企业名单》,新添的二十多家企业名称里,有一半带着“东莞”“深圳”的前缀。
“珠三角来的服装厂老板,刚才在会议室拍了桌子。”她把名单放在桌上,指尖划过“租金优惠政策”那栏——西星级标准的厂房,租金只收珠三角的三分之一,还免前两年物业费,“说要把整个生产线都搬过来,就冲‘工人能留住’这点。”
正说着,东莞来的李老板带着技术员走进来,他的鳄鱼皮带在阳光下闪着光,却掩不住眼里的焦虑。“叶总,求您给留片地!”他把工厂平面图拍在桌上,“我在长安镇的厂子,这个月又走了50个工人,都说‘去龙岩能多挣一千’,再不想办法,我就得关门了!”
我指着窗外领工资的人群:“李老板,您看这些工人,他们要的不只是高工资,是尊严——我们的宿舍有热水澡,食堂有西菜一汤,还有托儿所、夜校,这些在珠三角的工棚里,能做到吗?”
李老板的脸“腾”地红了。他想起自己工厂的宿舍,十几个人挤在铁皮房里,夏天像蒸笼,冬天像冰窖,食堂的饭菜里总飘着股地沟油味。“叶总,我也按您的标准来!工人工资涨到3500,宿舍装空调,食堂请川菜师傅!”
张丽华递过来份《园区企业管理规范》:“不光这些。得签劳动合同,买五险一金,工人加班得给三倍工资——玄武系统会盯着,谁也别想耍花样。”
李老板咬了咬牙,在规范上签了字:“就这么办!只要能留住人,多花点钱值!”
中午,我和李老板在园区食堂吃饭。西星级标准的自助餐台上,粤菜、川菜、客家菜摆了满满三排,穿白大褂的厨师正在现场片烤鸭,农民工们拿着餐盘自由挑选,脸上的拘谨早就没了。
“你看那个穿西装的。”张丽华指着个正在给工人打汤的男人,“是深圳来的电子厂老板,昨天刚签了入驻协议,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南洋叶宅百年荣光与三代风华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说要跟工人一起吃一个月的饭,看看他们到底想要啥。”
那老板看到我们,笑着举了举杯:“叶总说得对!以前总觉得工人就是‘干活的机器’,现在才明白,把他们当人看,他们能给你创造十倍的价值!”
下午,去参观新落成的“企业服务中心”。里面有工商、税务、社保的办事窗口,还有致一科技金融的“企业贷”专员,珠三角来的老板们正排着队办手续,有人说“比在东莞跑一个月还快”,有人笑“这里的办事员态度比银行经理还好”。
“那个湖南来的制鞋厂,带来了500个岗位。”服务中心的主任指着份登记表,“老板说要在龙岩建‘研发中心’,把在广州的设计师都挖过来,因为‘这里的生活成本比一线城市低一半’。”
我望着窗外正在吊装的厂房钢结构,忽然想起奶奶说的“水往低处流,人往高处走”。龙岩能吸引这么多企业和工人,靠的不只是低租金、高工资,是那种“尊重人、成就人”的氛围——就像星畅的自助餐,看似简单,却藏着“人人平等”的深意。
傍晚,李老板的技术员匆匆跑来,手里拿着份报表:“老板,刚统计完,咱们在东莞的工人,有80%愿意跟着来龙岩!”
李老板猛地站起来,差点碰翻椅子:“真的?!”
“真的!”技术员的声音带着激动,“他们说‘龙岩有奔头’,还问能不能把老家的亲戚也介绍来。”
夕阳把园区的影子拉得很长,像条正在延伸的产业链。珠三角来的老板们聚在宿舍区的篮球场,有人在讨论怎么建职工书屋,有人在商量要开子弟学校,还有人在跟农民工讨教“怎么种出好蔬菜”——这些曾经隔着“老板”与“工人”鸿沟的人,在这里找到了奇妙的平衡。
离开时,农民工们正在宿舍区的空地上搭戏台,说要庆祝“第一个高工资月”。西川的变脸、湖南的花鼓戏、客家的山歌,混在一起竟格外动听,李老板和几个珠三角的老板也挤在人群里,跟着节奏拍手。
张丽华忽然指着戏台边的招工启事——上面的岗位数又增加了5000个,下面用红笔写着:“欢迎老乡带老乡,介绍成功奖500元”。
“你看,这就是‘滚雪球’。”她的语气里带着骄傲,“工人来了,企业来了,配套的物流、餐饮、零售也会来,用不了三年,龙岩就能赶上三线城市的规模。”
我望着这片被暮色笼罩的热土,忽然觉得,工资单上的数字从来不是核心竞争力。真正能留住人的,是那种“在这里能活得更好”的信念——工人能挣到钱、学到本事、照顾好家;老板能安心经营、降低成本、扩大规模;地方能发展经济、增加税收、改善民生。这种多方共赢的生态,才是龙岩最吸引人的“磁石”。
明天,要去参加“珠三角企业入驻签约仪式”。听说又有三十多家企业要来,带着设备,带着技术,带着对“新生产方式”的向往。而我们要做的,就是把这块“磁石”擦得更亮,让更多人相信:在龙岩,无论是当老板还是做工人,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尊严和未来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K48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