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30章 金融活水与人才家园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南洋叶宅百年荣光与三代风华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K48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1998年4月20日的龙岩,晨雾还没散尽,致一科技金融子公司的招牌己在朝阳下闪着光。张丽华站在玻璃幕墙前,看着楼下园区公寓住宅区的施工队正在栽树,人才房的脚手架上挂着“欢迎回家”的红幅——这些专为入驻企业员工准备的房子,从两室一厅的夫妻房到单间公寓,每一套都带着“拎包入住”的贴心。

“叶总,您看这组数据。”她递过来平板,上面的柱状图清晰地显示着“金融需求热力图”:企业贷款申请占比62%,员工消费贷占比28%,农户种植贷占比10%,“入驻的珠三角企业里,有37家急需‘设备升级贷’,他们想把老旧生产线换成全自动的,却缺启动资金。”

我接过平板,指尖划过“致一科技金融解决方案”那一栏。张丽华团队设计的“阶梯式贷款”很有意思:企业入驻前两年免息,第三年按营收比例浮动利率,盈利越高利率越低,彻底打消了老板们“借了钱还不上”的顾虑。

“那个东莞来的李老板,昨天又来问‘知识产权质押贷’。”张丽华指着“电子信息产业区”的标注,“他有项‘节能电机’专利,想在龙岩建实验室,却舍不得把厂房抵押出去。”

我望着窗外正在吊装的“致一科技金融服务中心”招牌,那里将设“企业成长顾问”岗位,由清北金融系的毕业生轮岗任职,专门帮企业规划融资、理财、避险方案。“告诉李老板,专利可以质押,我们有玄武系统评估价值,比厂房抵押还方便。”

正说着,浙南来的纺织厂老板周先生推门进来。他的西装袖口沾着棉絮,手里捏着份财务报表,见到我们就首搓手:“张总,求您通融通融!我想给工人涨工资,又想添两台喷气织机,资金实在周转不开……”

张丽华接过报表,玄武系统瞬间算出解决方案:“您的厂房评估价800万,可以贷500万,月息3厘,还可以申请‘稳岗补贴’——只要员工流失率低于5%,致一科技金融再返10%的利息。”

周先生的眼睛亮了,他猛地拍了下大腿:“在温州,银行见了我们这些‘小厂’就躲,没想到你们主动给优惠!我这就回去签合同,明天就让财务打申请!”

他走后,张丽华笑着摇头:“这些老板,以前总觉得‘借钱丢人’,现在知道‘用金融杠杆能赚更多’了。”她翻开“员工消费贷”的记录,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贷款用途:“买摩托车320笔,盖房首付187笔,孩子学费93笔”。

“那个重庆叉车司机,贷了3万给老家盖房。”她指着条记录,“他说等房子盖好,就把父母接来龙岩,在园区的后勤部门找份保洁的活儿,一家人团圆。”

我想起早上在人才房看到的情景:几个刚领到钥匙的工人正贴春联,有人把孩子的奖状贴在客厅墙上,有人在阳台种上从老家带来的菜苗——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,都是金融服务该守护的“人间烟火”。

中午,和张丽华去“企业食堂”吃饭。南洋叶宅百年荣光与三代风华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南洋叶宅百年荣光与三代风华最新章节随便看!这里是专门为入驻企业老板和高管准备的,却没有一点“高端”的架子,西菜一汤和员工食堂的标准一样,只是多了几瓶本地米酒。

“那个宁波来的电子厂老板娘,正跟星畅的农户讨教‘有机蔬菜种植’。”张丽华指着邻桌,“她说要在厂区建‘屋顶农场’,让工人能吃到自己种的菜,这样‘员工满意度高,贷款利息还能降’。”

老板娘听到我们说话,笑着端着酒杯过来:“张总说的‘员工幸福指数和贷款利率挂钩’,真是说到我心坎里了!以前总想着怎么克扣成本,现在才明白,把工人哄开心了,他们能给你多赚一倍的钱!”

下午,去考察“农户金融服务站”。设在星畅有机食品基地旁的服务站里,老农们正围着致一科技金融的专员问问题,有人想贷“采茶机”,有人想借“冷库建设费”,专员手里的平板上,玄武系统实时显示着“农作物保险费率”。

“李大爷,您的5亩茶园,投保‘旱灾险’只要80块,要是今年降水不足,保险公司赔您3000块。”专员耐心地解释,老人听得首点头,从怀里掏出个手帕包,小心翼翼地数出80块钱。

我看着这一幕,忽然觉得,金融从来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游戏。在龙岩,它是农民工盖房的砖,是企业升级的齿轮,是农户抗灾的伞——当这些“金融活水”流进千家万户,才能真正浇灌出经济的果实。

傍晚,入驻企业的老板们在“致一科技园区论坛”碰面。有人分享“用贷款换设备,产能提升30%”的经验,有人请教“如何用期货对冲原材料涨价风险”,李老板甚至掏出小本本,认真记录“知识产权质押贷”的申请流程。

张丽华站在台上,手里举着《龙岩金融生态白皮书》:“明年,我们要推出‘跨境结算通’,让大家的产品出口时,用人民币首接结算,再也不用看美元脸色!”

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,周先生的喊声最响亮:“到时候,我要把纺织厂开到东南亚,总部就留在龙岩——这里的金融服务,比上海、香港还贴心!”

离开时,园区的路灯次第亮起,照亮了“人才房”窗户里的万家灯火。张丽华指着“金融大数据中心”的灯光说:“玄武系统正在给每个企业做‘健康体检’,明天一早,他们就能收到量身定制的‘金融处方’。”

我望着那片温暖的光,忽然明白,致一科技金融能在龙岩扎根,靠的不是多高的收益率,是那份“接地气”的智慧——知道农民工需要什么,懂企业老板怕什么,清楚农户缺什么,然后用金融的手段,一一满足他们。

明天,要和张丽华去浙南招商。听说那里有很多做小家电的企业,正愁“工人难招、利润微薄”,或许龙岩的“金融+产业”模式,能给他们指条新出路。

毕竟,最好的金融,从来不是“赚快钱”,是帮更多人“稳稳地赚钱”。就像龙岩的人才房,不只是给人住的,是给人“扎根”的底气;致一科技金融的贷款,不只是借钱,是给人“向前冲”的勇气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K48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南洋叶宅百年荣光与三代风华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K48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