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 11 章 回首过往,展望未来(上)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市井奇途:职场与古玩的热血交织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KR8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苏州的春天是被雨雾泡软的。林舟牵着晓棠的手走过平江路时,青石板上的水洼里浮着玉兰花瓣。晓棠指着巷口的木门:“我爷爷说的老作坊就在这儿。” 门环上的铜绿里还嵌着半片枯叶,推开时 “吱呀” 声惊飞了檐下的燕子。

作坊比想象中宽敞,天井里的石榴树刚抽出新芽,东墙根摆着排青花瓷缸,里面泡着不同年份的生漆。“这缸是光绪年的,” 晓棠摸着缸沿的冰裂纹,“我爷爷说当年收它的时候,里面还沉着半斤朱砂。”

正说着,里屋传来咳嗽声。个穿蓝布衫的老人拄着拐杖出来,看见晓棠就笑了:“丫头总算带客人来了。” 他是晓棠爷爷的师弟,姓顾,手里攥着块刚打磨好的竹片,纹理里还浸着茶渍。

“顾爷爷好。” 林舟鞠了一躬,目光被墙上的拓片吸引 —— 那是幅《平江图》碑刻拓本,边角用金缮补过,金线在阴雨天泛着柔和的光。“这是十年前修的,” 顾老顺着他的目光看去,“原碑在文庙,被文革时的红卫兵砸了个角。”

晓棠突然指着拓本角落:“林大哥你看,这处补的金线像不像你那枚印泥盒上的云纹?” 林舟凑近了看,果然,金线转折的弧度都带着苏派工艺特有的温润。顾老忽然说:“当年刻碑的石匠,和你爷爷的师傅是师兄弟。”

这话让林舟心头一震。他掏出手机翻出青铜印泥盒的照片,顾老眯着眼看了半晌:“这是宣德年造办处的东西,你看这云纹收尾处的小钩子,只有苏州工匠会这么做。” 老人转身从樟木箱里取出本账册,泛黄的纸页上记着 “宣德三年,制印泥盒百二十枚”,落款处的印章竟和 “守拙” 印如出一辙。

雨停时,顾老带他们去了网师园。月洞门把春色框成幅水墨画,晓棠指着殿春簃的漏窗:“爷爷说这扇窗的纹样是‘松鹤延年’,可惜十年前被台风吹裂了。” 林舟凑近细看,窗棂的裂痕里嵌着细如发丝的铜丝 —— 是用掐丝珐琅的技法补的。

“这是苏芮老师的手笔。” 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苏芮穿着件月白色旗袍,手里拿着把折扇,扇面上的兰花还带着墨香。“博物馆请我来修文征明的字卷,听说你们在这儿,就绕过来了。” 她打开折扇,扇骨是湘妃竹的,竹节处用金漆补过。

西人坐在彩霞池边的水榭里,顾老泡的碧螺春在玻璃杯里舒展。苏芮忽然说:“网师园要修一批清代的砖雕门楼,想请林舟的团队来做。” 她指着不远处的 “藻耀高翔” 门楼,“那些砖雕的牡丹纹被酸雨腐蚀得厉害,常规修补撑不了五年。”

林舟想起周老先生说的 “修旧如旧”,问:“能用古法糯米灰浆吗?” 顾老摇了摇头:“现在的糯米黏性不够,得掺点现代黏合剂,但比例得拿捏好。” 晓棠突然眼睛一亮:“我爷爷的笔记里记着种‘金糯米’,说是用艾草汁泡过的,黏性特别大!”

回到客栈时,林舟收到王鹏的消息:海外拓展项目批下来了,首站是法国卢浮宫,要修复一批流失的中国瓷器。“这是个机会。” 晓棠替他捏着被雨打湿的袖口,“但我舍不得你走。” 林舟把她揽进怀里,闻到她发间的檀香 —— 是用顾老作坊里的陈年香粉熏的。

夜里睡不着,林舟翻顾老给的账册。泛黄的纸页记载着清末民初苏州工匠的往事:有修复古画时为等合适天气耗三年的,有宁肯饿死也不仿冒古瓷的。翻到最后一页,发现夹着张老照片,三个年轻人站在网师园门口,胸前都别着 “守拙” 银章,和他奶奶那只一模一样。

“这是我爷爷、你爷爷,还有苏芮老师的外公。” 晓棠不知何时醒了,指着照片说,“他们当年一起修复过太平天国时期的档案。” 林舟忽然明白,市井奇途:职场与古玩的热血交织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市井奇途:职场与古玩的热血交织最新章节随便看!有些缘分就像文物上的暗纹,平时看不见,却早己刻在时光里。

第二天去文庙看《平江图》碑刻时,林舟发现碑座上有处新的裂痕。顾老说:“上个月有游客靠在上面拍照,石质本来就酥了,一压就裂了。” 林舟蹲下身,用手指量了量裂痕宽度:“得用环氧树脂混合糯米灰浆,外面再贴层仿古砖。”

晓棠突然指着碑后的银杏:“你看那树洞里的东西。” 树洞里藏着个陶罐,里面是些残破的拓片。顾老展开拓片,忽然叹了口气:“这是文革时藏的,原碑的拓本,比现在的完整多了。” 林舟看着拓片上清晰的字迹,忽然有了个想法:“我们可以按这拓本做个复制品,放在博物馆供人参观。”

苏芮举双手赞成:“我工作室有 3D 扫描设备,可以精确到毫米。” 顾老笑着说:“好啊,让老祖宗的手艺在你们年轻人手里活过来。” 阳光穿过银杏新叶,在拓片上投下斑驳的光影,像撒了把碎金。

离开苏州前,林舟去顾老的作坊取了罐金糯米。晓棠把爷爷的修复笔记塞进他包里:“里面有好多秘方呢。” 顾老送他们到巷口,塞给林舟块竹牌:“这是当年你爷爷在这儿当学徒时的工牌,现在该还给你了。” 竹牌上刻着个 “林” 字,边角用铜丝缠过,包浆温润。

火车开动时,林舟看着窗外倒退的粉墙黛瓦,忽然觉得心里很踏实。他知道,未来的路还很长,修复文物的技艺需要传承,祖辈的故事需要续写,但只要身边有晓棠,有苏芮、顾老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,再远的路也能走得从容。

晓棠靠在他肩上睡着了,手里还攥着那张《平江图》拓片的复制品。林舟轻轻翻开修复笔记,扉页上有行娟秀的字迹:“修物如修心,功到自然成。” 是晓棠奶奶写的。他忽然想起周老先生的话:“最好的修复,是让物件自己说话。” 此刻他终于明白,有些故事不需要刻意讲述,它就藏在代代相传的手艺里,藏在年轻人紧握的双手间。

回到北京的第二天,林舟就带着金糯米去了实验室。小李看着显微镜下的糯米颗粒:“林主任,这淀粉含量比普通糯米高 30%!” 苏芮的视频电话打进来时,他正和团队调试黏合剂的配方:“法国那边发来了瓷器的照片,是件明代的青花梅瓶,口沿缺了块。”

林舟看着照片里熟悉的缠枝莲纹,忽然笑了:“这瓶的修复方案,我心里有数了。” 他想起苏州网师园的漏窗,想起顾老作坊里的生漆,想起晓棠发间的檀香 —— 原来所有的遇见,都是为了在某个时刻,让我们更从容地面对未来。

周老先生来实验室视察时,林舟正在演示金糯米灰浆的调配。老人用手指蘸了点灰浆,放在舌尖尝了尝:“有艾草的苦味,对了。” 他看着墙上的项目进度表,忽然说:“下个月是你爷爷的百年诞辰,去给他扫个墓吧。”

林舟心里一动。他从未见过爷爷,只从父亲口中得知他是位沉默寡言的文物修复师。“爷爷的墓在西山,” 周老先生继续说,“那里有片松林,你爷爷说过,松树的纹路里藏着时间的秘密。”

夕阳透过实验室的窗户,在灰浆盆里投下片金光。林舟看着盆里缓缓旋转的漩涡,忽然觉得,自己修复的不只是文物,更是那些被时光掩埋的故事,那些在岁月里失散的缘分。而这些修复的过程,终将成为新的故事,在未来的时光里,被温柔铭记。

晓棠发来消息,说她把苏州的拓片整理成了册,取名《平江记忆》。林舟回复她:“等忙完这阵,我们再去一次苏州,看看我们修复的砖雕门楼。”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,他仿佛己经看见,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春日,自己和晓棠站在修复一新的门楼下,看着游人如织,笑容灿烂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KR8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市井奇途:职场与古玩的热血交织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KR8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