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京银座的高端超市里,南顺农场的番茄被摆在冷柜最显眼的位置,旁边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中国农场的画面:智能大棚里的传感器闪烁,大爷戴着老花镜给番茄疏果,最后定格在区块链溯源二维码上。
穿西装的上班族扫码时,屏幕上立刻跳出一行日文:“从中国南顺农场到东京货架,全程恒温 12℃,历经 72 小时。”
此时的他站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冷链基地,南半球的阳光把地面烤得发烫,他却把脸贴在冷藏集装箱的铁皮上,感受着里面的凉意。
“温度计显示 12.3℃”。
他掏出对讲机,声音透过嘈杂的码头传出去,“必须调到 12℃,误差不能超过 0.5 度,否则到东京时糖度会降 1.2 个点。”
随行的华裔技术员小陈调出系统监控屏,蓝色的冷链路线图上,红点正沿着太平洋航线移动。
“林总,区块链系统己经和日本的‘生鲜通’平台联网了”。
她指着屏幕上的数据流,“从采摘时间、检测报告到集装箱编号,消费者扫码全看得见。上周还有个日本家庭特意发来邮件,说要带着孩子来农场参观呢。”
这套全球供应链体系,他花了整整半年打磨。
从澳大利亚的冷链枢纽,到荷兰的分拨中心,再到日本的最后一公里配送,每个节点都装着温度传感器和定位系统。
提示:
【区块链技术可将国际贸易信任成本降低 40%】
如今看来果然不假 —— 日本合作方原本只肯付 30% 的预付款,系统上线后,首接提高到 70%,还主动延长了合同期限。
但意外总在不经意间发生。
那天凌晨,他被急促的电话吵醒,运输船在印度洋遭遇强风暴,虽然集装箱的抗压结构护住了番茄,却延误了整整五天交货期。
按照合同,每延误一天要支付 5% 的违约金,五天就是 25%,相当于这批货的利润全没了。
视频会议里,团队成员的脸在屏幕上晃动。
王磊调出系统自动生成的方案:
【方案 A:从国内空运补货,成本增加 300%,但能准时交货;方案 B:协调日本本地农场调货,品质有差异,可能影响口碑;方案 C:按合同赔偿,损失约 200 万元】
他盯着屏幕上的风暴预警图,指尖在桌面上敲出轻响:
“选 A。”
他的声音斩钉截铁,“日本市场最看重信誉,这次妥协了,以后再难立足。”
不点的视频窗口突然亮起,锄下生金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锄下生金最新章节随便看!眼下还有淡淡的青黑:“我查了航班信息,明天有趟货运包机,能装下一半货物,剩下的后天补运。我己经让李薇薇联系海关,加急办理通关手续。”
她的笔记本上列着密密麻麻的清单,连机场冷藏车的型号都标注好了。
当第一批空运的番茄准时出现在东京超市时,日本合作方的社长亲自打来电话,声音里满是激动:“林先生,我们做了三十年生鲜生意,第一次见人为了不违约,花三倍成本空运补货。这样的担当,比违约金更可贵。”
他顿了顿,语气格外郑重,“我们愿意承担一半的空运费用,以后南顺的货,在我们超市永远是最好的位置。”
【全球供应链系统经受极端天气考验,国际信誉评级提升至 AAA 级】
【解锁 “跨国应急协作” 权限,与 12 个国家的物流商建立快速响应机制】
站在墨尔本的港口,他看着巨型货轮缓缓起航,红色的集装箱在夕阳下像块块金砖。
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扑过来,他想起五年前第一次出口番茄时,连集装箱的温控按钮都不会用,如今却建起了横跨三大洋的供应链网络。
这条链上运的不仅是番茄、黄瓜和茶叶,还有中国农民的底气 ——
让全世界知道,中国的农产品不仅好,更能准时、靠谱地出现在任何地方。
手机在口袋里震动,是不点发来的照片。
画面里,农场的牛棚里多了头棕黄色的小牛,正依偎在母牛身边。
消息框里写着:“爸妈说后院的西瓜熟了,特意留了个最大的,说要等你回来一起开。他们还问,下个月的结婚纪念日,咱们回不回青山村过?”
他笑着回复:“等这船货到鹿特丹,我就飞回去。”
他摸了摸口袋里的丝绒盒,里面是枚用南顺农场土壤烧制的戒指,内侧刻着经纬度 ——
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。
系统面板上跳出一行字:
【家庭的温暖是全球供应链的幸福点】
他望着货轮消失的海平面,觉得心里装着的不仅是生意,还有千里之外的牵挂,和永远等他回家的灯火。
远处的塔吊还在装卸货物,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,像条连接着故乡与世界的线。
这条线,会越来越结实,越来越绵长。
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化,从来不是靠低价走量,而是靠 “让世界放心” 的硬实力。
再宏大的事业,最终也要回归人的温度;再远的航行,都要有个想回去的家。
无论走多远,都别忘了出发时的土地与牵挂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KYD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