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办不成事”窗口清闲了,政务中心的秩序也越来越好,可林闲的“暗访癖”又发作了。
这天上午,他溜达到离市委大院不远的一个社区便民服务站。
还没进门,就听见里面吵吵嚷嚷的。
“我这手机怎么就是弄不好啊!”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大爷举着智能手机,急得脸红脖子粗。
“大爷您别急,我帮您看看。”一个年轻的工作人员耐心地说。
“我儿子给我买的,说是在这上面就能交医保!可我点来点去,不是要验证码就是要刷脸,我这老花眼,哪看得清啊!”
工作人员帮大爷操作了一会儿,也皱起了眉头:“大爷,您这个好像需要先绑定银行卡,进行实名认证……”
“绑卡?那可不行!”大爷一把抢回手机,警惕地揣进兜里,“新闻上都说了,乱绑卡会被骗钱的!我不弄了不弄了!”
老大爷气呼呼地走了,嘴里还念叨着:“什么破玩意儿,还是跑腿踏实!”
林闲站在门口,看着老大爷的背影,心里不是滋味。
他走进服务站,看到还有几个老人围着工作人员,问题都差不多。
“姑娘,这个健康码怎么调出来啊?上次我儿子教过我,我又忘了。”
“小伙子,网上挂号怎么挂?我想到市医院看个专家号,听说网上能挂?”
“这个‘瀚林通’APP,点哪里能查养老金啊?”
工作人员忙得团团转,一个个手把手地教,但明显跟不上老人们的需求。
一个工作人员抬头看到林闲,愣了一下,刚要开口,林闲微微摇头,示意他继续忙。
林闲在旁边听了一会儿,发现老人们不是不愿意学,而是真的困难。
字体太小看不清,操作太复杂记不住,担心安全问题不敢弄……智能手机和各类APP对他们来说,就像一堵无形的墙。
“数字鸿沟。”林闲脑子里冒出这个词。
回到办公室,他立刻让秘书调来了相关数据。
不看不知道,一看吓一跳。
瀚林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接近百分之二十,而且这个比例还在快速上升。
其中,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完成挂号、缴费、查询等基本操作的老年人,不到三成。
“我们的‘数字政府’建设,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快了?是不是把一部分老百姓,特别是老年人,给落下了?”林闲在书记办公会上提出了这个问题。
分管民政的副市长老周叹了口气:“林书记,这个问题确实存在。我们也搞过一些培训,但效果不太好。老人们学得慢,忘得快,我们的人手又有限。”
“不能因为难就不做!”林闲态度很坚决,“便民服务,不能只方便了年轻人,方便了会用手机的人。那些为这座城市奉献了一辈子的老同志,更不能被挡在门外!”
他当即拍板:“我们要搞一场针对老年群体的‘数字扫盲’行动!名字就叫‘银龄跨越数字鸿沟’专项行动!”
说干就干。
由市委办牵头,民政、人社、卫健、街道社区全部动了起来。
首先是在各个社区开设“手机课堂”。
老师从哪里来?一方面是社区干部,另一方面,林闲想了个妙招——发动志愿者。
他在一次干部大会上号召:“我们机关里的年轻同志,谁家里没个老人?谁没教过自己爸妈用手机?把这份耐心拿出来,去帮帮社区里更多的老人!这也算是一项特殊的群众工作!”
响应者云集。很多年轻干部踊跃报名,利用下班后或者周末的时间,到社区当起了“数字老师”。
课堂内容也很有针对性,不搞花架子,就教最实用的。
怎么调大字体和音量,怎么用微信打视频电话,怎么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,怎么在“瀚林通”上查医保、查养老金、预约挂号……
教的耐心,学的认真。
“老师,你慢点,我拿本子记一下。”
“这个‘确认’按钮在哪里?哦哦,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名义:这背锅侠我不当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看到了看到了!”
“哈哈,我跟我孙女视频上了!真清楚!”
社区活动室里,经常传出老人们学会新技能后开心的笑声。
光有课堂还不够,林闲要求,所有政务服务APP,特别是“瀚林通”,必须进行“适老化”改造。
“搞一个‘老年模式’,或者叫‘关怀模式’!”林闲对负责APP运营的团队说,“字体放到最大,界面放到最简,颜色对比要清晰,操作步骤能省就省!最好一键首达常用功能!”
技术团队连夜加班,很快,“瀚林通”APP的“关怀模式”上线了。
点进去,字体又大又清晰,图标也变大了,只有最核心的几项功能:社保查询、医保缴费、医院挂号、公交查询……
简单明了。
王大爷在志愿者的帮助下,第一次用“关怀模式”成功挂上了市医院的专家号,激动地跑到社区服务站报喜:“挂上了!真挂上了!都不用我儿子帮忙!这模式好,看得清,点得准!”
线下渠道也同步强化。
林闲特意强调:“绝对不能因为推广网上办、掌上办,就削弱线下服务!必须保留足够的人工窗口和面对面服务!”
政务中心保留了老年人“绿色通道”,不用预约,不用排队,优先办理。
社区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也接到死命令:“对待来办事的老年人,必须更有耐心!不允许说‘你自己在网上办’这种话!”
此外,还推出了一些贴心的“土办法”。
比如,给一些独居、高龄的老人发放印有主要服务电话和操作步骤的“便民服务卡”。
比如,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定期上门,帮老人检查手机,清理垃圾,教他们识别网络诈骗。
行动开展一段时间后,林闲再次暗访。
他来到一个社区的手机课堂,看到一位老大爷正在志愿者的指导下,成功用手机缴了电费。
“嘿!真方便!以后再也不用跑营业厅了!”老大爷笑得合不拢嘴。
志愿者是个年轻的女干部,她笑着对林闲(她不认识林闲)说:“你看大爷多高兴。其实他们不是学不会,就是需要有人带一带,需要用的东西简单点。”
林闲点点头,心里挺欣慰。
但他也知道,这还远远不够。
数字鸿沟不仅仅是技术问题,更是社会问题。
他接下来考虑的是,如何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,比如通讯运营商、手机厂商、银行网点,都能为老年人提供一些简单的指导和帮助,形成一个全社会帮老、助老的氛围。
回到家,林闲看到岳母吴慧芬正在用平板电脑看电视剧,操作得很熟练。
苏晚晴笑着说:“妈现在可是我们家的‘冲浪高手’,网上购物、看剧、玩游戏,比我还溜。”
林闲心里一动,问吴慧芬:“妈,您觉得这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,好用吗?”
“好用啊!”吴慧芬头也不抬,“就是刚开始不习惯,慢慢就好了。你们那个‘瀚林通’,我也装了,那个‘关怀模式’是不错,看得清楚。”
连文化水平较高的岳母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,更何况普通的老人呢?
林闲更加坚定了要把这件事长期做下去的决心。
他对苏晚晴说:“看来,我们这‘数字扫盲’行动,得当成一个长期工程来抓了。要让每一个生活在瀚林的老人都能享受到数字时代的便利,不能掉队。”
苏晚晴支持地点点头:“这是积德的好事。”
这时,儿子林小鱼摇摇晃晃地走过来,一把抱住林闲的腿,仰着小脸:“爸爸,玩!”
林闲抱起儿子,看着他对智能手机一脸好奇的样子,心想:等小鱼他们这一代长大,数字世界对他们来说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了吧。
但在此之前,我们这些当政者,有责任为那些被时代快车暂时落下的人们,搭好桥,铺好路。
让他们也能从容地,走进这个越来越数字化的新时代。
这或许比引进几个大项目,更需要耐心,也更见功力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LSI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