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173 章 春野开荒,说媒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深山爆种!猎户妹创建盛世庄园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MPM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作者“一抹青弘”推荐阅读《深山爆种!猎户妹创建盛世庄园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

次日,晨雾还没散透,江家后院的石板路上就沾着层薄湿。

春桃拎着竹篮刚转过月亮门,就见江晚晚蹲在后院新搭的菌棚前,指尖正轻轻拂过菌床上蓬松的腐殖土。

“姑娘,您怎么又亲自来了?这菌房潮,仔细沾了寒气。”

春桃快步上前,把裹着棉布的手炉塞进江晚晚手里,指尖触到她手背时,还带凉气。

“我得看看这开春新种第一批平菇的长势,昨天让你们撒的石灰粉,都撒匀了?”

江晚晚仰头笑了笑,眼角弯出浅淡的梨涡。

“姑娘您放心,东角那片菌床我特意多撒了些,昨儿夜里听着有老鼠响动,我还在棚角放了拌了香油的捕鼠笼。”

恰好抱着新碾的麦麸过来的秋禾,匆忙接话。

粗布衣裳上还沾着些麦芒,

江晚晚顺着秋禾说的方向走去——

果然瞧见捕鼠笼。

这新菌棚是用杉木搭的架,顶上盖着厚厚的茅草,阳光透过草缝漏下来,在菌床上投下细碎的光斑。

江俯身掀开盖在菌床上的湿布,一股温润的气息扑面而来。

白色的菌蕾密密麻麻地冒出来,指尖碰上去,软乎乎的像初生的棉絮。

“这湿度正好,”

她转头对身后的春桃吩咐:

“你记着,每天卯时和酉时各浇一次水,水温得和棚里的温度差不多。”

“别用刚从井里打上来的凉水,免得激着菌子。用大水缸里面的水。”

“是,姑娘!”

春桃几人都连忙点头,手里的木牌上己经用炭笔写好了“卯时浇水、酉时浇水”。

这会儿又添上“水温需适中”几个字。

香叶蹲在另一边的菌床前,正把发酵好的玉米芯往床面上铺,金黄的玉米芯带着淡淡的甜香。

时不时抬头看一眼挂在棚柱上的竹编温度计——

那是江晚晚照着现代书里学的样子做的,竹筒里装着染了色的酒精,红柱随着温度升降,此刻正停在“温暖”的刻度上。

“姑娘,这玉米芯铺多厚合适?”

香叶手里的木耙放下,江晚晚走过去,用手量了量:

“差不多这么厚,一指节就够,铺太厚不透气,容易长霉。”

正说着,院门外传来一阵喧闹,夹杂着扁担碰撞的声响。

江晚晚擦了擦手走出后院,就见西个村的村长各自领着三十多个乡亲站在院里。

每个人肩上都扛着锄头、铁锹,裤脚还沾着田埂上的泥。

李家村的李老汉最先上前,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——

那是前些天江晚晚和西个村约定的“开荒抵粮”文书。

“江姑娘,我们按您说的,每户来了两个壮劳力,先开哪片地您尽管吩咐!”

“好,谢谢大家!”

江晚晚接过文书开口:

“先从我家屋后这片山坡坡开始,那里土层厚,就是石头多,得先把石头清出来放一边。有用。”

“好!”

大家知道了准备转身去干活!

“等一下!”

江晚晚看向一边的春桃开口:“把蒸好的粟米糕端来!”

“哎”

春桃转身回厨房抱来一筲箕蒸好的粟米糕,热气裹着米香飘散开。

“大家先垫垫肚子,吃完了咱们再开工。”

江晚晚笑呵呵的看着大家,心里甭提多美——多好的劳动力!

乡亲们其实都没吃早饭,正想早点来蹭点吃的……。

大家接过米糕,指尖碰到温热的筲箕。

心里一暖,咬一口,甜糯的米香在嘴里散开,还带着点红糖的甜味。

王家村的王小二嚼着米糕,含糊地说:

“江姑娘,您这米糕比家里的窝头好吃多了!俺们一定好好开荒,不辜负您的粮食!”

吃完糕,喝点菜汤。

大家扛着工具往荒坡去。

江晚晚跟在后面,脚下的土路被晨露打湿,踩上去软软的,偶尔会踢到路边的小石子,发出“咯吱”的轻响。

荒坡上长满了半人高的野草,风一吹,草叶摩擦着发出“沙沙”声,还带着点苦涩的青草味。

李老汉抡起锄头,“咚”地一声砸进土里,锄头尖碰到石头,溅起几颗泥粒。

“姑娘,这石头得往哪儿运?”

江晚晚指着坡下的洼地:

“先堆在那边洼地里,回头咱们可以用石头垒田埂。”

弯腰捡起一块扁扁的石头,掂量了掂量。

“这种平些的石头,还能铺在田埂上,免得下雨打滑。”

说着,江晚晚又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几张图纸。

那是她画的开荒规划图,上面用墨线标着沟渠、坡塘的位置。

“咱们不仅要开荒,还得挖沟渠引水,挖坡塘存水,不然夏天一旱,庄稼就完了。”

乡亲们围过来看图纸,觉得稀奇——

手指在图上划过,粗粝的指尖蹭得纸边发毛。

本村的张婶子指着图纸上的沟渠:

“晚晚,这沟渠挖多宽多深啊?俺家男人以前挖过井,懂点土方活。”

江晚晚指着图上的标注:

“主渠宽三尺,深两尺,支渠宽一尺半,深一尺,这样水能流到每块地里。”

顿了顿,江晚晚又补充开口:

“挖的时候,要让渠底有点坡度,不然水存不住,还会淹了低处的地。”

“好,都听你的。”

太阳渐渐升高,雾气散了,阳光晒在背上暖洋洋的。

乡亲们分成几拨,有的用锄头挖草,有的用铁锹撬石头。

还有的把清出来的杂草捆成捆,准备运回去当柴烧。

锄头挖进土里的“吭哧”声、铁锹撬石头的“咯吱”声、人们的谈笑声混在一起,在荒坡上响成一片。

江晚晚也没闲着,她拿着小铲子,把土里残留的草根挖出来,指尖沾了不少泥土,带着点的土腥味。

江三牛力气大,开荒厉害得很,乡亲们都争相比谁干得多……。

到了正午,春桃和秋禾提着碗筷,阿忠,阿义几人挑着大桶来送饭。

桶里装着糙米饭、蒸红薯,还有两大桶野菜肉汤,汤里飘着肉沫,散着淡淡的菜香。

乡亲们坐在草地上,捧着粗瓷碗,大口地吃粟米饭,红薯的甜香、野菜的清香在嘴里散开。

李老汉喝了口汤,抹了抹嘴。

“姑娘,您这汤熬得真鲜!比俺家老婆子偶尔熬的还香!”

江晚晚笑着递过一块腌萝卜。

“这是香枝腌的,就着饭吃解腻。”

江晚晚自己也盛了碗饭,坐在一旁吃起来,糙米饭有点硬。

但嚼起来有股粮食的清香,就着脆生生的腌萝卜,倒也吃得香甜。

下午,乡亲们开始挖沟渠。主渠的位置选在荒坡的中间,几个人先用绳子拉出线,然后沿着线开挖。

铁锹插进土里,“哗”地挖起一锹土,土块落在旁边,堆成小小的土堆。

江晚晚站在渠边,看着他们挖,时不时提醒一句:

“这边再挖深点,不然水过不来。”

“那边的渠壁要拍实,免得塌了。”

江晚晚弯腰捡起一块松动的土块,扔到渠外。

指尖触到渠壁的泥土,还带着点潮气,拍上去硬硬的。

挖坡塘的地方选在荒坡上面的最低处,那里原本就有个小水洼,下雨时会积点水。

乡亲们围着水洼开挖,把水洼挖大挖深,挖出的泥土堆在塘边,做成矮矮的塘埂。

王小二跳进塘里,用铁锹挖泥,塘底的泥土很软,踩上去陷进半只脚。

他笑着开口:

“姑娘,这塘底的泥真肥,以后像城里的贵人一样种点荷花肯定好看!”

“你咋知道?”

有人打趣,王小二嘿嘿一笑:

“去镇上偶尔听路过的贵人聊天谈起过!”

说着不小心满身满脸沾了污泥。

“哈哈哈,哈哈哈,”

大家看着王小二一边干活一边笑。笑他不小心像一个麻子脸大花猫。

王小二也不在意,只用另一边的清水抹了一下脸。

大家继续聊天干起来。

江晚晚蹲在塘埂上,听着大家聊天,看着塘里的水慢慢变清,映着天上的云影。

觉得一切都那么美好!

楼上凉亭里,顾峥将一切都收进眼里,惊叹江晚晚的号召力!

更惊叹她的奇思妙想——这开荒的方式,可不是普普通通!

“等塘挖好了,咱们先养点鱼苗,既能吃鱼,鱼粪还能肥塘,再像小二哥说的养点荷花,还能吃藕,吃莲子,一举多得。好不快哉。”

“以后多了给大家也尝尝!”

“好,谢谢江姑娘!”

大家干得热火朝天……。

江晚晚伸手拂过塘里的水,指尖沾了点水,凉凉的,带着点泥土的气息。

太阳快落山时,第一天的活计差不多干完了。

荒坡上清出了一大片空地,主渠挖了一半。

坡塘也有了个雏形。

乡亲们收拾工具准备回家,身上沾着泥土和草屑,脸上却带着浓浓的笑意。

李老汉看着清出来的空地,搓了搓手。

“姑娘,照这个进度,不出半个月,这两个山头就能种上庄稼了!”

“嗯,都是大家的努力,大家干得好,到时候给大家一个惊喜!暂时保密!”

江晚晚神秘一笑,看着眼前的景象,心里也暖暖的。

“好,大家很是期待……!”

夕阳洒在荒坡上,给泥土和石头镀上了一层金边,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的气息、青草的气息,还有村里袅袅炊烟与饭菜的余香。

江晚晚转头对乡亲们大声喊话:

“大家辛苦了,早点回家,明天咱们接着干,等开荒完了,我请大家吃顿好吃的卤肉!”

“哦哦哦!好好好!”

乡亲们笑着应和,兴奋不己,没想到开荒抵粮江晚晚还招呼中餐饭食。

在别处可是没有这么好的事情,还是乡里乡亲好!真是几个村的福星!不愧是大家认为的山神使者!

扛着工具往村里走,身影渐渐消失在夕阳里。

江晚晚站在荒坡上,看着夕阳,又看看开出来的梯田坡塘雏形。摸摸跟着的小白。

心情愉悦得像喝了蜜糖。

晚风拂过,带着点凉意。

江晚晚深吸一口气,空气里满是春天的气息,那是希望的气息。

看向自家,发现顾峥又在凉亭里坐着,正看向自己,还带着笑意,似乎很开心的样子。

江晚晚精力扫过,的确如此,昨天签契约还不情不愿的样子,今天铁树开花?!

江晚晚不予理会顾峥。

想到只要乡亲们一起努力,这两个山头一定会变成良田,日子也会像这春天万物复苏一样,慢慢好起来。

心里涌起一股喜悦。

就在这时,春桃匆匆跑来,神色焦急:

“姑娘,不好了,有个镇上的王媒婆来了,说要给您说一门亲事,夫人正陪着呢。”

江晚晚眉头一皱,心里暗叫不好。

这王媒婆可是出了名的爱攀附权贵,不知道又给她找了个什么人家。

快步往家里走去,刚到客厅,就听见王媒婆那尖锐的声音:

“江夫人,这可是一门好亲事啊,男方是县城里张老爷家的二公子,家财万贯,人也长得一表人才。”

江柳氏有些心动,见江晚晚进来,忙道:

“晚晚,你也来听听。”

江晚晚看着王媒婆,微微一笑:

“王媒婆,我如今忙着开荒的事儿,实在没心思谈婚论嫁,您还是另寻别家吧。”

王媒婆却不依不饶:

“姑娘,这可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机会,您可别错过了。”

江晚晚还未回应,顾峥不知何时拄着木棍做的拐杖走了下来,淡淡开口:

“江姑娘己有婚约在身,王媒婆就不必费心了。”

众人皆惊,江晚晚以为顾峥是帮自己,也没反驳。

王媒婆瞪大了眼睛,上下打量着顾峥,满脸的不信:

“哟,这公子看着腿脚还不利索呢,是你吗?能给江姑娘什么好前程?”

王媒婆眯了眯眼,顿了顿,继续接话。

“张二公子那可是县城里的富贵人家,品行样貌皆不错,你能比吗?”

顾峥神色平静,淡淡一笑:

“我与江姑娘的婚约是两家长辈早就定下的,岂容更改。”

江晚晚不明白顾峥咋往自己身上说,但也顺着顾峥的话开口:

“王媒婆,确实如此,您就别再劝了。谢谢您的好意!”

柳氏也有些犹豫,她本就对顾峥这个陌生人影响江大山大半年不回家,差点连累一家人穷困潦倒不太满意。

可如今竟这样把自己闺女往什么婚约上说,难道是江大山跟他的约定?

柳氏看向江大山,江大山也看向她,也不好再说什么。

王媒婆见说不动,撇了撇嘴:

“罢了罢了,我还以为江姑娘有多大的眼光,原来早被人定了去。”

说罢,气呼呼的准备走了。

“哎,王媒婆,你也是好意,不让你白跑一趟,春桃,装一篮子菌菇送给王媒婆!”

“哎!”

王媒婆见状,总算平复了不满。

“哎,江姑娘,真是可惜了!那就谢谢你的菌菇了,这菇可在郡里县里出了名的好!”

“不用谢!天色暗下来了,你回镇上安全吗?”

大家望向她。

“安全,先去王家村我那远房亲戚家去看看…。告辞!”

待王媒婆走后,江晚晚看向顾峥,低声问出口:

“你为何要这么说?还往自己身上说?”

顾峥嘴角微扬:

“你若真嫁给那什么张二公子,这开荒的事谁来管?我的毒谁来解?我可不想前功尽弃。”

江晚晚心中一动,不知为何,竟觉得顾峥这话里似乎还有别样的意味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MPM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深山爆种!猎户妹创建盛世庄园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MPM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