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64章 岭南风云与海疆暗流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大明擎天柱,李定国传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N3U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第6章 岭南风云与海疆暗流

昆明的灵脉测震仪在惊蛰这天发出持续嗡鸣,铜针在“微震”与“中震”之间摇摆。李定国站在格物院的地脉沙盘前,指尖划过岭南的丘陵地带——那里的灵脉波动杂乱无章,像一锅煮沸的粥。苏湄刚从广州回来,密信上的火漆还带着南海的咸湿气息。

“靖江王朱由榔在桂林扩军至三万,”苏湄展开岭南地图,用朱砂笔圈出三个据点,“他的水师提督林察掌控着珠江口,最近频繁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接触,船货清单上有‘佛郎机炮’和‘西班牙火枪’。”

沙盘旁的铜炉里,龙涎香的烟雾缭绕。李定国拿起一枚灵脉石,石纹在火光中流转,映出岭南的山川走向。“朱由榔打的是‘监国’旗号,说永历帝在昆明被‘权臣挟持’,他要‘清君侧’。”他冷笑一声,“不过是想借荷兰人的枪炮,当岭南的土皇帝。”

周显带着新造的“灵脉电报机”走进来,铜制的发报键上还沾着松香。“晋王,广州至梧州的电报线铺通了,试发的‘岭南安’三个字,只用了两刻钟就传到。”他指着电报机的指针,“就是信号还不稳定,阴雨天容易断。”

李定国接过电报纸,指尖的灵脉纹与纸面的墨痕产生共鸣。他能“读”到发报员的急促——梧州的“蜻蜓”眼线报告,朱由榔的弟弟朱由楥在肇庆横征暴敛,用“灵脉石税”逼迫瑶民交出祖传的灵脉矿石,己有三个瑶寨举旗反抗。

“让赵得胜的龙骧军第三师移驻柳州,”李定国在地图上敲了敲桂林与肇庆之间的空白,“不用攻城,就在外围构筑‘灵脉监视阵’——用铜片和灵脉石粉末埋成网,能感应到千人以上的军队调动。”

他转向苏湄:“派‘蜻蜓’的人去瑶寨,送‘灵脉弩’和‘破甲箭’,告诉他们,南明不干涉瑶民内部事务,但绝不允许宗室亲王鱼肉百姓。”

格物院的“灵脉弩”是周明远的新作,弩臂用安南铁木与灵脉铜片复合制成,射程比普通强弩远三十步,箭簇嵌着细小的灵脉石,能穿透三层铁甲。这种武器最适合山地作战,瑶民拿到后,在云雾山设伏,一举击溃了朱由楥的五百亲兵,缴获的灵脉矿石原封不动送还各寨。

消息传到桂林,朱由榔气得摔碎了荷兰人送的自鸣钟。他的谋士金堡劝道:“王爷息怒,李定国的龙骧军在柳州按兵不动,显然不愿与宗室开战。不如派使者去昆明,许以‘分治岭南’,让他承认您的‘监国’之位。”

朱由榔采纳了建议,派长史前往昆明,却在梧州被“蜻蜓”的人截获。苏湄在使者的行李里搜出密信,朱由榔承诺给荷兰人“广州湾二十年租借权”,换取二十艘战船和五千支火枪。

“真是引狼入室。”李定国将密信在灵脉灯下烤干,字迹显露出更深的阴谋——朱由榔还与盘踞在闽浙沿海的郑彩(郑芝龙的族侄)联络,许以“潮州总兵”之位,让他袭扰南明的海上商路。

此时的南海,郑彩的“黑鲨号”海盗船正追逐着南明的茶叶商船。郑彩穿着镶金线的丝绸袍,手里把玩着荷兰制的望远镜,看着商船上的灵脉蒸汽机冒白烟,嘴角勾起贪婪的笑。“把那铁疙瘩拆下来,本将军要献给靖江王!”

他没注意到,三艘“楚江级”蒸汽战船正从 horizon 线升起,桅杆上的“明”字旗在阳光下格外刺眼。阮小五站在“珠江号”的舰桥,灵脉望远镜里的十字准星锁定了“黑鲨号”的舵楼。“左舷炮,瞄准桅杆!”

三门灵脉线膛炮同时轰鸣,炮弹擦着“黑鲨号”的主桅杆飞过,打断了帆布的绳索。郑彩的海盗船瞬间失去动力,像条死鱼漂在海面。蒸汽战船包抄过来,龙骧营的水师士兵用灵脉锚枪勾住海盗船,跳帮厮杀。

“是李定国的蒸汽怪物!”郑彩吓得钻进船舱,却被搜出来按在甲板上。阮小五踩着他的脸,将缴获的密信举到阳光下:“勾结靖江王,劫掠大明商船,你可知罪?”

郑彩的海盗团伙被剿灭后,珠江口的商路重新畅通。李定国没有处决郑彩,而是让他带着船队去清理南海的倭寇,戴罪立功。“你的船技不错,”李定国在广州的水师衙门见他,“若能肃清倭寇,潮州的海防卫所给你管。”

郑彩磕头如捣蒜,他亲眼见识了蒸汽战船的威力,再不敢有二心。

桂林的朱由榔得知郑彩投降,荷兰战船又被蒸汽战船堵在澳门,终于慌了神。他想退回肇庆,却发现朱由楥己被瑶民和龙骧军围困在端州,粮道断绝。金堡劝他“献城归降”,却被他一剑刺死在独秀峰下。

“本王是太祖血脉,岂能向草莽低头!”朱由榔站在靖江王府的城楼上,看着城外的龙骧军架设灵脉炮,突然拔出腰间的匕首,“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!”

匕首却被侍卫夺下。桂林守将早己与李定国联络,当夜打开城门,龙骧军兵不血刃进驻桂林。朱由榔被软禁在靖江王府,看着窗外的蒸汽机车运走府里的金银,终于瘫倒在地。

平定岭南的消息传到昆明,永历帝下旨设立“岭南都护府”,以广州为治所,统辖广东、广西军政。李定国推荐熟悉海事的陈邦彦任都护使,给他的第一件差事,是在珠江口修建蒸汽船坞,同时招安沿海的疍民——这些以船为家的渔民熟悉南海航线,是组建远洋舰队的好苗子。

“疍民的孩子水性比鱼好,”陈邦彦在奏折里写道,“格物院的水师学堂若能招收他们,不出三年,必能练成精锐。”李定国当即批复:“准,作者“山间一壶老酒”推荐阅读《大明擎天柱,李定国传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所需钱粮从广州商埠关税中列支。”

此时的滇南,傣族土司刀美兰派人送来急报:缅甸东吁王朝的新王莽达喇集结象兵五万,在阿瓦城扣押了南明的宝石商队,索要“过境费”每亩红宝石矿白银百两。

“莽达喇是想捡吴三桂的便宜。”李定国在滇西军帐里,看着刀美兰送来的象兵阵型图,“他以为我们主力在岭南,滇西空虚。”

段世存的战象营刚换装了新的“灵脉重甲”,甲片用澜沧江的红铜与缅甸翡翠熔炼,能挡住象兵的冲锋。“晋王,让末将带惊雷他们去,”段世存拍着战象的象牙,“保证把莽达喇的象兵赶回阿瓦城!”

李定国却摇头:“这次不用战象。让周明远的蒸汽车队带着‘灵脉地雷’和‘震天雷’,沿瑞丽江推进,把矿场周围的丛林烧出隔离带。告诉莽达喇,矿场是南明的,要做生意可以,按市价买,想抢,就尝尝蒸汽炮弹的滋味。”

周明远的蒸汽车队在瑞丽江畔展开,十辆铁甲车拖着灵脉炮,沿着新修的铁轨前进。车身上的“离火纹”在阳光下发亮,将丛林的湿气蒸发成白雾。缅甸象兵冲到百丈外,触发了埋在地下的灵脉地雷,爆炸声中,受惊的战象掉头冲撞,把莽达喇的中军阵搅得稀烂。

“这铁车比战象厉害!”莽达喇的谋士气得跺脚,看着蒸汽炮的炮弹落在象兵群里,终于下令撤退。

瑞丽江之战的胜利,让滇西的红宝石矿得以保全。李定国让人在矿场设立“灵脉冶炼坊”,用荷兰人的线膛炮技术,将红宝石粉末熔入灵脉炮管,造出的“赤焰炮”射程比之前远了一里,炮弹落地会燃起高温火焰,能点燃木质战船。

南方的局势渐渐明朗,但暗流仍在涌动。“蜻蜓”的眼线报告,郑成功在台湾扩充水师,荷兰人在巴达维亚集结了十五艘战列舰;清廷的平南王尚可喜在广州湾对岸的雷州半岛筑城,与朱由榔的残部暗中往来;甚至安南的黎维祺,也在顺化港增兵,对南明的“灵脉稻”种植区虎视眈眈。

李定国在梧州召开“南方七省军政会议”,桂林的朱由榔(己被降为“辅国将军”)、广州的陈邦彦、滇西的段世存、安南的黎维祺特使、暹罗的那莱王代表,还有新招安的郑彩,都坐在会议桌旁。

“岭南的安定,靠的不是枪炮,是通商、是农耕、是各族百姓能过上好日子。”李定国指着墙上的《岭南新政十二条》,“广州商埠的关税,三成用于军饷,七成用于修铁路、开学堂、改良农田。谁破坏这个规矩,就是与七省百姓为敌。”

他让周显展示“灵脉电报网”的规划图:“一年内,我们要把电报线从昆明铺到广州,从广州铺到梧州、桂林、潮州,让政令、军情、商讯能瞬息传递。”

会议持续了五日,最终签订《梧州盟约》:七省共同防御外侮(清廷、荷兰、海盗),共享格物技术(灵脉农具、蒸汽机械),互通商路(岭南的茶叶、滇西的宝石、安南的胡椒、暹罗的象牙自由交易),各族平等(废除土司的世袭特权,改为“民选土官”,由都护府任命)。

郑彩在盟约上签字时,手指微微颤抖。他刚从广州的蒸汽船坞回来,亲眼看见三艘“楚江级”战船同时下水,船体的灵脉纹在阳光下连成一片金光。“末将愿率水师镇守潮州,”郑彩低头道,“绝不让荷兰人再踏入南海一步。”

盟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巴达维亚,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会陷入争吵。主张开战的总督范·迪门被撤职,取而代之的是主张通商的雅各布,他派使者去广州,愿意用“蒸汽机图纸”换取“灵脉稻种”和“红宝石矿的开采权”。

“图纸可以给,”李定国在广州商埠的谈判桌上,将稻种推到雅各布面前,“但开采权不行。我们可以合作开矿,利润三七分,你们出技术,我们出人力和场地。”

雅各布看着稻种颗粒上的灵脉纹,这种稻米一年三熟,抗病性极强,在爪哇岛试种成功的话,能解决荷兰殖民地的粮荒。“成交。”他在合约上签字,心里却清楚,荷兰在东南亚的霸权,己经开始动摇。

深秋的广州,珠江口的蒸汽船坞一片繁忙。陈邦彦监督着工人铺设铁轨,将灵脉炮从工坊运到战船;郑彩的水师在南海巡逻,蒸汽战船的鸣笛声惊散了海盗;瑶寨的姑娘们背着灵脉篓,将山货送到梧州的市集,换回格物院造的纺织机。

李定国站在越秀山,望着岭南的层林尽染。灵脉在体内与珠江的水脉、铁路的地脉、矿场的石脉共鸣,形成一股温和而强大的力量。他知道,南方的统一只是开始,长江以北的清廷、海上的荷兰舰队、甚至远在欧洲的殖民者,都在注视着这片土地。

“传我令,”李定国对靳统武说,“明年开春,格物院的‘灵脉汽船’要开到马六甲;龙骧军的铁路要铺到衡阳,连接湖广与岭南;让苏湄的‘蜻蜓’组织,在北方各省发展眼线,特别是山东、江苏的漕运码头。”

靳统武领命而去,脚步声在石板路上回响。越秀山的枫叶落在李定国的玄甲上,像一封封来自南方大地的战书。他知道,不打过长江去,不是退缩,是积蓄力量——当灵脉与蒸汽的力量布满南方,当各族百姓的心真正凝聚,北伐的那一天,必将势如破竹。

格物院的夜空中,第一颗“灵脉信号弹”升上天空,拖着淡金色的尾迹,照亮了岭南的夜空。信号弹里的灵脉石粉末,来自滇西的红宝石矿,混合着珠江的水脉灵气,在夜空中化作一只展翅的凤凰——那是南方新生的图腾,在灵脉与蒸汽的交响中,静静等待着飞向中原的那一天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N3U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大明擎天柱,李定国传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N3U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