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尘循着小燕子的踪迹追出白云观时,晨光己漫过山脊,将整片竹林染成金绿色。他看见那抹道袍身影正蹲在溪边,手里掬着水往脸上泼,额间的佛印被水汽氤氲得若隐若现,倒比寺里最珍贵的玉佛还要温润。
“不等我便要走?”他走过去,将落在她肩头的银杏叶摘下来。
小燕子抬头,水珠顺着下颌线往下滴,砸在溪边的青石上:“我这不是在等你吗?”她拍了拍身边的石头,“你看这溪水,往东边流是汇入江河,往西边流是渗入山林,可它本质还是水。就像辩机,他若肯顺着水流的方向走,别总想着逆着来,何至于此?”
了尘在她身边坐下,指尖触到冰凉的溪水:“你想去见那位老僧?”
“嗯。”小燕子用树枝在溪边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圈,“我想知道,这世上到底有没有两全法。既不用抛家舍业,也不用违心断情,还能把修行修得好好的。”
她忽然想起什么,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,里面是昨晚剩下的香菇豆腐,用菜籽油煎的,还带着余温:“路上垫垫肚子。观里的素饼太干,哪有这个实在。”
了尘接过油纸包,看着她蹲在溪边啃饼的样子,忽然觉得那些曾让他辗转难眠的“佛道之别”,实在是可笑。她连佛经都认不全,却把修行活成了最简单的样子——饿了就吃,渴了就喝,想走了就抬脚,认定了就不放手。
两人沿着山路往山那边的古刹走,小燕子一路走一路捡东西:红得发亮的野果,形状奇特的石头,甚至还有根羽毛,说是山鸡掉的,要回去给观里的小道士当毽子踢。了尘跟在她身后,手里渐渐被塞满了“宝贝”,却不觉得累赘。
走到半山腰的亭子里歇脚时,小燕子忽然指着远处的云海:“你看那云,刚才像棉花糖,现在像奔马,一会儿说不定又变别的样子了。修行也该像云一样,能变才能活,总僵着不动,不就成石头了?”
了尘望着云海,想起自己当年在古寺抄经,字字刻板,生怕写错一个笔画。那时的他,可不就像块不懂变通的石头?首到这抹道袍身影撞进来,才让他明白,经卷要抄,可生活更要活。
“辩机当年,或许也见过这样的云。”小燕子托着下巴,望着云海发呆,“可他眼里只有佛经,没看见云会变,路也会转弯。”
了尘握住她的手,她的指尖带着山野的凉意,却比任何经文都让他心安:“他没看见的,我们看见了。”
小燕子回头,撞进他含笑的眼眸里,忽然觉得额间的佛印有些发烫。她抽回手,从怀里摸出个用红绳串着的小玩意儿——是用桃木刻的两个人,一个披着发,一个扎着辫,并肩站在一朵小小的莲花上。
“给你的。”她把桃木人往他手里一塞,耳尖发红,“我刻了好几天,刻得不好看……”
了尘捏着那对桃木人,木头的纹路里还带着她的体温。他忽然低头,在她额间的佛印上轻轻印下一个吻,像吻过世间最珍贵的宝藏。
“好看。”他的声音带着山风的清润,“比任何经卷都好看。”
小燕子的脸“腾”地红了,转身就往亭子外跑,道袍的衣摆扫过石阶,带起一串清脆的笑声。了尘拿着那对桃木人,快步跟上去。
远处的古刹传来钟声,浑厚悠长,与山间的鸟鸣、溪流的叮咚融在一起,像一首关于修行的歌。歌里没有佛道之分,没有红尘之扰,只有两个并肩前行的身影,在晨光里越走越远。
小燕子跑得飞快,忽然回头喊:“了尘!快点!那老僧说不定还等着我们听故事呢!”
了尘加快脚步,望着她额间闪闪发亮的佛印,忽然觉得,所谓修行,从来不是要成为谁,而是要找到与自己同行的人。就像此刻,他找到了她,她也等来了他,这条路,不管是佛是道,是红尘还是山野,走得踏实,走得欢喜,便都是最好的修行。
山风穿过竹林,带着银杏叶的清香,把他们的笑声送向更远的地方。那里,有云海翻腾,有古刹钟声,更有属于他们的,未完待续的修行路。
作者“作者岁月静好安暖相伴”推荐阅读《道侣非僧徒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NA6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