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入大殿,金箔般的光斑在青玉地砖上跳跃。苏若棠站在殿中,一袭素色长裙随风轻扬,肩头的伤虽己包扎妥当,却仍隐隐作痛。她垂眸片刻,再抬头时目光清冽如泉,不卑不亢。
“五皇子质疑臣女医术,可有凭据?”她的声音不大,却清晰有力,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开来。
墨霄涯斜倚着龙椅扶手,手中折扇轻摇,嘴角挂着一抹讥讽笑意:“凭据?你救一个突发急症的老臣,便敢自诩神医?运气好罢了。”
他话音未落,殿中己有几位大臣低声附和,显然也对苏若棠骤然得宠心生不满。朝堂之上,从来容不得异军突起。
苏若棠却不恼,只是缓步向前,道:“那不知五皇子是否愿意亲自体验此症发作之苦,让臣女为您诊治一番?”
此言一出,满殿皆惊。
墨霄涯脸色一沉,手中的折扇“啪”地一声合拢:“你这是何意?”
“我只是想说明,医者施治,靠的是经验与判断,而非所谓的‘运气’。”苏若棠语气平稳,“若五皇子不信,我愿当场演示病症机理,以证清白。”
皇帝坐在御座之上,目光在二人之间游移片刻,终是开口:“既然如此,那你便说说,那位老大人究竟是何病因?”
苏若棠点头,从袖中取出一本薄册,翻开一页,朗声道:“昨日宴会之中,老大人面色发青,西肢抽搐,脉象浮数,舌苔厚腻,显然是因肝火上炎,引发厥逆之症。”
她顿了顿,抬眼扫过殿中众人:“此症多因情志郁结、饮食不当而起。若非及时救治,轻则昏迷不醒,重则危及性命。”
“你倒说得头头是道。”墨霄涯冷哼,“但这些不过是纸上谈兵,谁又能证明你说的便是实情?”
苏若棠唇角微扬,并未反驳,而是转向御前太医令:“请问太医令,昨日可曾记录老大人病状?”
太医令迟疑片刻,终是点头:“确有记载,症状正如苏小姐所述。”
墨霄涯脸色一滞,随即冷笑道:“那又如何?你不过照本宣科,背诵几句《黄帝内经》罢了。”
苏若棠神色不变,继续道:“若仅是书本知识,确实不足为奇。但我所用之法,乃结合古方与临床经验改良而来,名为‘疏肝通络汤’,辅以针灸三阴交、太冲穴,引血下行,化瘀止痛。”
她一边说着,一边将手中薄册递给太医令:“这是我整理的几例类似病症的治疗记录,若有疑问,可一一对照。”
太医令接过册子翻阅片刻,眉头微皱,继而缓缓点头:“……的确有理。”
殿中气氛顿时微妙起来。
墨霄涯脸色愈发难看,正欲再说什么,却被一道威严的声音打断:“够了。”
皇帝站起身来,目光深沉地看着苏若棠,缓缓开口:“你年纪尚轻,能有如此见识,难得。”
他环视群臣,语调加重:“朕今日召你们前来,不是为了听你们争执医术高低,而是要你们明白,医者之道,关乎生死。若无真才实学,岂能担此重任?”
众臣纷纷低头应声。
墨霄涯咬紧牙关,眼中闪过一丝不甘,却终究没再开口。
苏若棠微微屈膝行礼:“谢皇上明察。”
她抬起头,目光平静地望向墨霄涯,仿佛在说:你奈何不了我。
就在此时,一名宫人匆匆走入殿中,跪地禀报:“启禀皇上,太后娘娘传话,说有事要见苏小姐。”
皇帝点头:“去吧。”
苏若棠再次行礼,转身退出大殿。脚步虽稳,但她心中清楚,这场较量,远未结束。
太后寝殿内,香炉袅袅升起淡淡檀香。太后端坐于软榻之上,手中把玩着一枚翡翠如意,目光落在苏若棠身上,带着几分探究。
“你今日在殿上应对得体,倒是让我刮目相看。”
苏若棠躬身道:“臣女不敢居功,只是陈述事实罢了。”
太后轻笑一声:“你这孩子,总是这般谦逊。”
她放下如意,正色道:“我听说皇后那边最近动作频频,你可有防备?”
苏若棠心头一震,面上却依旧从容:“臣女谨记本分,未曾逾矩。”
太后深深看了她一眼,忽然道:“你知道为何我会让你进宫吗?”
苏若棠微微一怔,摇头。
太后轻轻叹息:“因为你母亲,是我最疼爱的侄女。”
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,在苏若棠心头炸响。
她母亲早逝,从小只知自己出身丞相府,却从未听说过与太后有亲缘关系。
“当年她嫁入苏家,是为了家族利益。”太后声音低沉,“但她始终不肯认命,后来更是为了保护你,不惜牺牲自己。”
苏若棠瞳孔微缩,喉咙发紧。
“如今你回来了,也该为自己,为你的母亲,讨个公道。”
太后的话像一根弦,轻轻拨动她内心深处尘封的记忆。
她缓缓跪下,声音坚定:“请太后娘娘指点。”
太后露出一抹满意笑容,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。
窗外,一只白鸽振翅飞过,羽翼划破晨曦,投下一道细长的影子。
夜幕降临,皇宫深处灯火阑珊。一处偏殿内,墨霄涯负手而立,目光阴沉。
“苏若棠……你以为赢了今日一场口舌之争,就能安然无恙?”他低声冷笑,“太后护得了你一时,护得了你一世?”
他猛地转身,对着身旁谋士厉声道:“给我查,她外祖檀家到底有何底细!我要让她知道,得罪五皇子,是什么下场!”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NCT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