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雨润共生根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 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

赵老西正盯着井边的紫苏芽笑,天上突然滚过一声雷。抬头看,西边的云黑压压涌过来,老张喊:“要下大雨了!赶紧把刚封的‘船票坛’搬进作坊!”众人手忙脚乱地抬坛子,林秀娥却突然停住:“等等——让坛子在院里淋会儿!”

“这雨急,别淋坏了封布!”赵老西急得搓手。林秀娥指着天空:“玉妹说过,坛场的雨是‘润坛雨’,当年新坛出窑,我爹总让淋场雨,说雨水能让陶土开气孔,往后装醋才香。你看这雨云,说不定是顺着台风尾来的——台湾那边刚下过雨,说不定这雨里,就有高雄港的水汽。”

话刚落,雨点“噼里啪啦”砸下来。台湾亲家母突然笑了:“阿玉在台湾种紫苏,总盼着台风天——她说台风带来的雨,带着海的潮气,能让紫苏长得更旺。有次她在雨里给紫苏浇水,说‘这雨从大陆飘过来的,带着坛场的土气’。”

李老先生望着雨帘,突然哼起段调子——是窑工们烧窑时唱的号子。林秀娥跟着哼起来,两岸的调子在雨里混在一起,竟格外顺耳。晓梅举着手机,视频里,台湾阿玉醋坊的年轻人正站在雨里,对着镜头喊:“我们这边也下雨了!雨水打在醋坛上,声音跟你们那边一样!”

雨越下越大,老张突然指着老窑基:“快看!雨水顺着老窑的裂缝往下渗,把新窑的土泡软了!”众人跑过去看,只见混着两岸窑土的泥水,正慢慢往地下渗,在裂缝里汇成细小的水流,像条看不见的线,把新旧窑基连在了一起。

“这是老窑在喝两岸的水呢!”邻村老醋匠蹲在雨里,用手接了点渗水,“你尝尝?这水带着土香,比井水还润——用来和泥烧坛,坛准能结‘同心纹’。”他说的“同心纹”,是老窑工的说法:好的醋坛经雨水浸润,陶土里会生出一圈圈相套的纹路,像手拉手的圈。

雨快停时,周明远举着个塑料布包冲进院子:“省里来电话了!说大桥通航仪式上,要展示两岸共酿的醋!还说要请林阿姨和台湾的代表一起开坛!”塑料布里是套新做的封坛木盖,上面刻着“两岸同心”,“这是省里非遗中心做的,说要让‘通航醋’在仪式上‘正式启航’。”

林秀娥摸着木盖的纹路,突然想起什么:“把李老先生带的陶船,还有阿玉的船票存根,都嵌在木盖里!”赵老西立刻找来工具,把陶船固定在木盖中央,船票存根贴在船底,“这样开坛时,就像阿玉坐着船,带着醋回家了。”

雨停时,天边挂起道彩虹,一头搭在坛场的老窑上,一头好像能连到远处的公路。朵朵举着刚摘的紫苏叶跑过来,叶片上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着光:“奶奶你看!彩虹照在叶子上,叶纹像彩虹的颜色!”

陈磊的摄像机对着彩虹拍,镜头里,林秀娥和台湾亲家母并肩站在“船票坛”边,李老先生正用布擦陶船模型上的雨水,老张带着村民在翻被雨水浇透的土地——准备种网友寄来的各地种子。

“听说好多台湾网友要来看通航仪式,”晓梅刷着手机说,“还有人说要带自家的醋来,跟咱们的‘通航醋’兑在一起喝——说这叫‘两岸和味’。”她给台湾那边发消息,很快收到回复:阿玉醋坊己经准备了二十坛桂花醋,要在仪式上和“通航醋”混酿。

赵老西突然想起什么,往作坊跑:“我得把三地名曲再翻一遍!让醋香再攒攒劲,到时候一开封,得香到海峡那头去!”他的声音刚落,就听见台湾亲家母在院子里喊:“阿玉的窑歌,我想起来完整的了——我教你们唱!”

“松柴烧起烟,坛坯抱成团,”她唱第一句,林秀娥立刻接上去,“一窑烧两岸,香飘路不远……”两岸的调子在雨后的院子里飘着,陈磊把镜头转向刚冒芽的紫苏苗——经雨水一浇,芽尖又长高了点,叶片舒展着,像只张开的小手,正朝着彩虹的方向。

他对着镜头轻声说:“雨停了,路就快通了。就像这紫苏,不管在哪扎根,只要有土有水,就一定能朝着光长。等通航那天,这坛里的醋香,大概会像今天的彩虹一样,把两岸的路,照得亮亮的。”

这时,林秀娥走到“船票坛”边,轻轻拍了拍坛身。坛上的雨水顺着陶土的纹路往下淌,在地上晕开的水迹里,映着彩虹的影子,也映着众人的笑脸——像幅刚画好的画,画里的路,正从坛场的院子,慢慢伸向远方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