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香过海峡时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 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

开坛的香气还没散,林守业突然接到高雄的电话,声音急得发颤:“家里醋坊的老窖塌了一角!压着几坛准备送过来的新醋——”他攥着手机往院外走,脚步发沉,“我得回去,那些醋是阿玉奶奶亲手定的坛,说要让坛场的人尝尝台湾新酿的滋味。”

“回去啥?”赵老西一把拉住他,往作坊里拽,“你跟我来。”作坊墙角堆着十几个空陶坛,是去年烧窑时特意多做的,坛底都刻着“合”字。“让秀娥给你写个方子,咱坛场的老浆还剩半缸,你带着坛回去,按方子兑——咱的浆混你们的桂花,照样是阿玉想的味。”

林秀娥己经在翻笔记本,笔尖在纸上沙沙响:“这是当年阿玉教我的法子,夏天要加三勺井水泡的紫苏水,冬天得埋在松针堆里发酵。”她把方子叠成小方块,塞进林守业手里,“窖塌了能修,手艺连着就不怕。”

小念玉抱着布娃娃过来,把瓶里的井水倒进一个空坛:“这是和合坛的水,回去倒在新醋里,就像把坛场带回去了。”朵朵也跑过来,把昨天捡的紫苏叶放进坛口:“叶子会告诉醋坛,该往哪边走。”

林守业抱着陶坛往外走时,老醋匠追出来,往他包里塞了把松针:“窖里垫上这个,新醋就认老窖的香。”他拍了拍坛身,“你听,这坛声脆,说明认你——当年阿玉第一次烧窑,窑里的坛也是这么响的。”

下午突然下起了小雨,陈磊正对着雨里的老窑拍,镜头里突然闯进个身影。是林秀娥的台湾亲家母,正蹲在窑基边,用手接雨水往窑缝里灌。“阿玉说过,和合坛的窑要喝两岸的水才结实。”她抬头对陈磊笑,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泥,“刚才接了高雄的雨水,现在接坛场的,正好凑齐。”

雨快停时,老张举着个竹筛子进来,里面晒着刚收的紫苏籽。“我让朵朵她奶奶连夜挑的,颗粒最圆的。”他往林守业的包里装,“回去撒在醋坊院子里,明年长出来,叶子朝着大陆这边的,就是在等坛场的人去看。”

码头送别的时候,小念玉突然抱着朵朵哭了:“我不想走,我还没给太奶奶的老醋坛系红绳。”朵朵从兜里掏出个红绳结,往她手里塞:“这是我编的,你带回去系在老坛上,就当我跟你一起系的。”两个小姑娘的手在雨里攥了半天,红绳结被攥得发潮,却越攥越紧。

船开的时候,林守业站在甲板上挥手,怀里的陶坛被雨打湿,坛身的“合”字反而更清楚了。赵老西突然想起什么,往船上扔了串鞭炮:“回去开坛时放,响声从高雄传到坛场,我们就知道醋成了!”鞭炮在甲板上滚了滚,沾了层雨珠,倒像串亮晶晶的珠子。

船转过弯时,陈磊看见林守业把那瓶井水倒进了陶坛。雨停了,阳光从云里漏下来,照在坛口的白汽上,像道细细的彩虹,一头连在船尾,一头搭在坛场的方向。

傍晚收拾坛场时,林秀娥在老窑边发现个东西——是林守业落下的铁皮盒,里面还剩几粒紫苏籽。她刚要喊人,就见老张蹲下来,把籽埋进土里:“不用送了,籽在这儿扎了根,他自然会回来浇水。”

朵朵突然指着天边喊:“鸽子!”那群鸽子又飞回来了,这次翅膀上沾着雨珠,落在醋坛的桃木耳上。陈磊镜头拉近,看见鸽腿上系着个小纸条,是小念玉写的,歪歪扭扭的字:“太奶奶的老醋坛说,明年开坛,要请坛场的人去高雄。”

赵老西蹲在井边抽烟,烟圈飘到井里,被水面的涟漪打散了。“你看这井水,”他对林秀娥说,“刚送走台湾的船,就开始等明年的信了。”林秀娥没说话,伸手摸了摸井沿,那里还留着两个小姑娘接水时的手印,一个深点,一个浅点,却紧紧挨着。

陈磊把摄像机装进包里时,发现镜头盖里卡着片桂花花瓣,是早上小念玉掉的。他对着光看,花瓣的纹路像条细细的路,一头连着高雄,一头连着坛场。他突然想,或许不用等到明年,这花瓣沾着的香,己经顺着雨、顺着风,过了海峡了。

夜里起风的时候,赵老西去作坊检查,听见半缸老浆在缸里轻轻响。他凑近了听,像有人在里面哼窑歌,调子忽远忽近,倒像是高雄那边有人在应和。他笑了笑,往缸里撒了把新收的紫苏籽:“别急,等明年开春,就有人来跟你们认亲了。”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