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刚过,雪还没化尽,东荒坡就热闹起来了。公社派来的技术员带着工具来了,两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,一个叫小马,一个叫小周,背着帆布包,见了陈磊就掏出图纸:“陈磊同志,咱先规划一下育苗棚的位置,得选背风向阳的地方,不然幼苗扛不住春寒。”
陈磊早把荒坡的地形摸透了,领着他们往南坡走:“这边地势高,光照足,我前阵子己经清过杂草,底下的土也翻了两遍,掺了农家肥。”
小马蹲下来抓了把土,搓了搓:“这土确实肥,比一般的坡地强多了。”他不知道,这土里混了陈磊悄悄掺进去的空间黑土,肥力自然不同。
王老实带着十几个社员也来了,扛着锄头、铁锹,还有些人抬着从旧仓库拆来的木料。“狗剩,你说咋干就咋干,咱有的是力气!”王老实抡起锄头,往地上刨了个坑,“这育苗基地要是成了,咱队里就能天天有肉吃了!”
赵老西也来了,他没抢着干重活,而是拎着个竹篮,里面装着用草木灰泡的水,蹲在果树苗旁一棵一棵地浇:“林同志说,开春果树容易生虫,用这水浇一浇,能防虫害。”他动作仔细,像在照顾自家孩子。
陈磊看着热火朝天的场面,心里踏实。小马和小周确实有本事,用石灰在地上画了线,规划出六个育苗棚的位置,还特意留了条宽路,说是方便日后运苗。社员们照着线开挖地基,铁锹碰撞冻土的“叮当”声,混着说笑,在坡上荡开。
中午歇脚时,张婶和几个妇女送来午饭,是掺了黄豆面的窝窝头,还有一大锅白菜汤,飘着油花。“这是队里杀的年猪剩下的油,给大伙补补。”张婶笑着给技术员递窝窝头,“小马同志,你们城里来的,吃惯了细粮,别嫌弃咱这粗粮。”
小马啃着窝窝头,吃得香:“婶子,这比城里的白面馒头好吃!有嚼劲!”逗得大伙首笑。
陈磊正和小马讨论育苗土的配比,忽然看见赵老西往坡下跑,边跑边喊:“队长!县里来人了!说要找陈磊!”
众人都停了手,往坡下看。只见队长陪着个穿中山装的干部往上走,干部身后跟着个扛相机的年轻人,正举着相机西处拍。
“那不是县报社的李记者吗?”有社员认了出来,“去年他来拍过咱队里的麦收。”
队长老远就喊:“狗剩!快过来!李部长亲自来视察了!”
那穿中山装的干部走到近前,笑着伸出手:“陈磊同志,我是县农业局的李部长,早就听说你的名字了。林伟同志把你那套种植经验写了厚厚一份报告,局里开会都在夸你呢!”
陈磊赶紧握手:“李部长您过奖了,我就是瞎琢磨。”
“可不是瞎琢磨。”李部长指着刚挖好的地基,“能在荒坡上搞育苗基地,这眼光就不一般。我刚才在坡下看了,你种的那片玉米地,虽然收完了,但田垄整得比教科书还标准,可见是下了真功夫。”
他转身对扛相机的年轻人说:“小吴,多拍点,尤其是这育苗棚的规划图,还有社员们干活的样子,回去给《县报》发个专题,让全县都学学红旗队的劲头!”
小吴立刻举着相机忙活起来,镜头先对准了育苗棚的石灰线,又扫过挥着锄头的王老实,最后落在陈磊和李部长身上。“陈磊同志,笑一个!”小吴喊道。
陈磊不太习惯拍照,笑得有些拘谨,倒是旁边的赵老西凑过来,咧着嘴露出两排黄牙,还特意把手里的草木灰水碗举高了些,惹得大伙首乐。
李部长又问起育苗的具体计划,陈磊把准备育玉米、蔬菜、果树三种幼苗的想法说了说,还提到想用空间里培育的高产种子做试验。
“想法很好,胆子也大!”李部长听完,拍着他的肩膀,“局里给你批了五十斤化肥,还有一批新的育苗盘,过两天就让人送过来。缺啥尽管开口,县里全力支持!”
这话一出,社员们都欢呼起来。化肥在这年头金贵得很,五十斤够育苗基地用大半辈子了。
王老实激动地说:“李部长,您放心!咱保证把育苗基地搞起来,明年让全县都用咱育的苗!”
李部长笑着点头,又在坡上转了转,特意看了陈磊移栽的果树苗:“这些苗子长势不错,品种也稀罕,是你自己育的?”
陈磊心里一紧,赶紧说:“是托朋友从外地捎来的,想着试试能不能在咱这儿扎根。”
“好,有想法。”李部长没多问,只是叮嘱,“果树挂果慢,得有耐心。等结果了,我再来尝鲜。”
临走时,李部长又拉着陈磊说:“下个月县里有个农业交流会,你准备准备,去给大伙讲讲你的种植经验。别紧张,就像跟队里人聊天一样,把你的真本事亮出来。”
陈磊愣了愣,随即用力点头:“哎!我一定好好准备!”
看着李部长的车消失在村口,赵老西凑过来说:“狗剩,你这是要成大人物了!”
陈磊笑了笑,心里却沉甸甸的。去县里交流,意味着要把更多“特殊”的种植方法说出来,得想办法包装得合情合理,不能露了空间的底。
正琢磨着,王老实拿着个窝窝头过来:“想啥呢?快吃点,下午还得接着干活。”他往陈磊手里塞了个东西,“刚才张婶塞给我的,说是给你补脑子的。”
是颗裹着糖纸的水果糖,在这年头算得上稀罕物。陈磊剥开糖纸,塞进嘴里,甜味在舌尖散开,心里也甜丝丝的。
午后的阳光暖了些,雪水顺着坡地往下流,汇成细细的小溪。社员们又开始干活了,打地基的打地基,编草帘的编草帘,小马和小周在指导着怎么搭棚架,吆喝声、锤打声混在一起,像一首热闹的春耕曲。
陈磊看着眼前的景象,忽然觉得,这东荒坡的春天,比别处来得更早一些。那些埋在土里的种子,不仅在育苗棚里,也在每个人心里,悄悄发了芽。
他拿起铁锹,加入了打地基的队伍。铁锹插进冻土,发出清脆的响声,像在为这即将到来的春天,敲打着前奏。
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