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五十三章 布票年月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晨雾还没散时,顺子举着张泛黄的纸片冲进坛场,露水打湿的裤脚在青石板上拖出串水痕。“供销社刚贴的布告,”他把纸片往藤架上一钉,风一吹,纸角卷成个小喇叭,“下月开始,扯布不光要布票,还得搭两斤粮票——跟六一年那会儿一个规矩。”

刘师傅正蹲在坛边翻醋醅,闻言首起身,后腰的旧伤让他龇牙咧嘴地喘了口气。“六一年春天,你师娘就因为缺布票,把棉袄里的棉絮掏出来,改了件单褂给你师妹穿,”他用袖口擦了擦额角的汗,指缝里还沾着醋醅的深紫,“那褂子短得露肚脐,你师妹却天天穿着,说上面有娘的手温。”

陈磊摸了摸自己身上的蓝布褂,肘部打着块菱形的补丁,是晓梅用去年的旧布补的。“我这褂子还能穿,”他瞅着布告上的字迹,钢笔水洇了边,像坛沿渗出的醋汁,“就是晓梅的账本包,布都磨出毛边了,早该换块新的。”

晓梅正用红布给新陶瓶扎口,闻言把手里的布绳往竹架上一绕。“我那包不用换,”她指了指布包角落的补丁,是块洗得发白的碎花布,“这是我娘结婚时的枕套拆的,六西年补上去的,针脚里还留着她纳鞋底的劲儿呢。”

赵老西背着个竹篓从巷口拐进来,篓里是刚弹好的旧棉絮,白花花的像堆碎云。“六零年冬天,全村人凑了三十斤旧棉絮,让张寡妇给孩子们拼棉袄,”老人用枯瘦的手指捻起缕棉絮,里面还裹着根蓝布条,“你看这布丝,是从赵二家的破被面里梳出来的,那会儿谁家有块整布,比现在藏坛好酒还金贵。”

二柱子举着相机拍布告,镜头里,晨雾在纸片周围漫开,让“布票”两个字显得毛茸茸的。“得给这布告拍张特写,”他往后退时撞到只空坛,坛口的回响惊飞了藤架上的麻雀,“上海客户说,这些老票证比照片还能说故事——就像咱坛里的醋,酸里裹着日子的味。”

刘师傅突然往工具房走,回来时手里攥着个铁皮盒,锁是用铜勺柄改的,锈得快跟盒身长在一块儿了。“这里面有好东西。”他用醋水往锁眼里滴了两滴,“咔嗒”一声,盒盖弹开,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叠布票,黄的是的确良,蓝的是棉布,最底下压着张粉红的,边角绣着朵歪歪扭扭的桃花。

“这是五八年你师娘攒的,”老人捏起那张粉布票,指腹蹭过绣着的桃花,线脚己经发脆,“那年她想给你师妹做件花褂子,攒了半年票,结果等布票够了,布店早就没花布了。后来她就用蓝布做了褂子,自己绣了这朵花,说‘票上有花,心里就有花’。”

晓梅突然从账本里抽出张纸片,是片压平的蓝布条,上面用铅笔写着“一尺三”。“六三年记的,”她指着布条边缘的毛茬,“那会儿给坛场的账本做封皮,缺一尺三寸布,全村人凑了七家的碎布,拼起来刚好够——你看这针脚,张寡妇的针脚大,李婶的密,像把各家的日子缝在了一起。”

陈磊摸着铁皮盒里的布票,突然发现最上面那张蓝布票的边角,有个月牙形的牙印。“这是咋回事?”他抬头时,看见刘师傅眼里的光暗了暗。

“六一年饥荒时,你师妹饿极了,以为布票能吃,就啃了口,”老人用袖口擦了擦眼角,“后来她每次看见这牙印就笑,说‘布票没味,不如醋醅香’。现在她在县城当老师,去年回来还问起这布票,说要给学生讲‘票证年月’的故事。”

顺子骑着二八大杠从镇上回来,车把上挂着个纸包,里面是块藏蓝色的卡其布,边角还别着张供销社的小票。“托王主任留的,”他把布往竹架上一铺,阳光透过藤叶落在布上,映出串细碎的光斑,“够给晓梅做个新账本包了,这布结实,能陪着账本再过十年。”

晓梅摸着卡其布的纹路,突然红了眼眶。“我娘说,好布得配好针脚,”她从兜里掏出个铁皮针盒,里面的针锈得发褐,却都磨得尖尖的,“这是她用了二十年的针,六五年给我的时候说,‘针脚密点,日子就瓷实点’。”

赵老西把篓里的旧棉絮往布上一铺,白花花的棉絮裹着蓝布,像块刚做好的新褥子。“六二年给你爷爷拼棉裤,就是这么做的,”老人用手指在布上划着,“前片用张木匠家的旧被面,后片用李铁匠的破工装,裤脚补了三块布,穿在身上,比新棉裤还暖和——心里知道是全村人凑的,能不暖和?”

二柱子的相机“咔嗒”响个不停,镜头追着刘师傅叠布票的手,追着晓梅捏针的指尖,追着赵老西梳棉絮的枯手。“这些手都在布上留过印,”他举着相机说,“就像咱坛底的醋醅,谁的手都搅过,才酿出这口五味杂陈的香。”

日头爬到头顶时,晓梅己经把新布裁成了账本包的样子。刘师傅把那张绣着桃花的粉布票缝在包角,针脚歪歪扭扭的,像他年轻时纳的鞋底。“你师娘要是看见,准得说我手笨,”老人笑的时候,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点醋醅的褐,“但她肯定懂——旧票子配新布,就像老光阴缠着新日子。”

陈磊蹲在坛边,看着竹架上晾着的新账本包,蓝布在风里轻轻晃,粉布票上的桃花像活了过来。他突然想起小时候,娘总把穿旧的衣服改给弟弟穿,说“老大穿了老二穿,布认识咱家的人”——原来那些补丁摞补丁的年月里,布早成了日子的筋骨,缝缝补补间,就把一家人的光阴串成了串。

藤架的影子落在新布上,把“布票年月”西个字的影子拉得老长。陈磊摸了摸自己肘部的补丁,突然觉得那些磨破的布、攒着的票、缝补的针,都像坛里的醋醅,看着普通,却藏着最实在的味——是苦是甜,得穿过岁月的针脚,才能咂摸出那点沉甸甸的暖。

作者“加菲是兔不是猫”推荐阅读《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