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醋香里的暗号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坛场的新藤架爬得飞快,不过半月,台北带来的紫苏藤就缠着老樟木打了三个结。赵老西每日清晨都要去数花苞,这天突然喊起来:"不对!这朵花的瓣数和别处不一样,是五瓣!"

陈磊凑近一看,果然,寻常紫苏花多是西瓣,这朵却规规整整五瓣,花心泛着淡淡的红。晓梅翻出刘长河托方继带来的《山海酿补遗》,其中一页画着朵五瓣紫苏,旁边注着"暗号,见此花可启木匣"。

"木匣?"周明远突然想起台北地窖里那个铁皮盒,"刘长河当时说'重要的东西得等花开',莫非指的就是这个?"方继从背包里掏出个巴掌大的木匣,榫卯结构严丝合缝,锁孔竟是朵五瓣花的形状。

赵老西摸出那枚"坛场刘氏"铜印,试着往锁孔里一按,严丝合缝。"咔嗒"一声,木匣弹开,里面没有纸卷,只有片晒干的紫苏叶,叶脉间用细针刺着字:"1952年,于金门岛拾得陈醋坛,内壁有云纹。"

晓梅猛地翻到账本1952年那页,指尖点着"冬,坛场失十坛陈年醋,疑为海风卷走",浑身一震:"金门岛的醋坛,会不会就是坛场丢的那些?"陈磊想起刘长河说过,他父亲当年在金门当兵,总往回带海边捡的碎瓷片。

正说着,村口的邮递员骑着二八大杠进来,车筐里放着个贴着台湾邮票的包裹。"刘长河寄的,"邮递员擦着汗,"老先生特意交代,必须亲手交给陈磊。"

包裹里是个玻璃罐,泡着枚完整的醋坛碎片,内壁的云纹和坛场的老坛一模一样。罐底压着张纸条,是刘长河的字迹:"家父说,1952年在金门海滩捡到整坛醋,偷偷藏在防空洞,后来只来得及带出这枚碎片。他总说,这醋坛能自己漂过海峡,人也一定能等到团圆那天。"

赵老西突然一拍大腿:"难怪1953年藤架遭雷击,你爷爷非要往土里埋碎瓷片!他准是猜到了什么,想用坛场的土养着台湾的瓷!"陈磊看着玻璃罐里的碎片,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,云纹在墙上投出淡淡的影子,像条连接两岸的细线。

傍晚时分,周明远在整理《醋经》卷三时,发现最后一页是张折叠的海图,用朱砂标着个小点,旁边写着"醋流汇聚处"。"这是..."他对着手机地图比对,突然红了脸,"是现在的厦金大桥选址!刘建国先生当年就猜到,总有一天两岸的桥能架在醋坛漂过的地方!"

方继抱着手机跑进来,屏幕上是刘长河在台北醋坊的首播,老人正往一口新缸里倒金门海水:"今天要酿'团圆醋',用大陆的陈醋酸,台湾的海水咸,再加上厦金大桥的奠基土..."镜头一转,缸边摆着个小小的五瓣紫苏花环,影子在缸底拼出个完整的"家"字。

晓梅往账本上新添的页码上滴了滴坛场的井水,又滴了滴玻璃罐里的海水,两种水珠在纸页上慢慢靠近,最后融成一滴,晕开的痕迹正好把"1952年"和"2023年"连在了一起。

夜色降临时,坛场的新藤架下突然热闹起来。乡亲们听说了金门醋坛的故事,都提着自家酿的醋来凑热闹,有的带醋曲,有的带紫苏籽,围着口新砌的陶缸往里添料。赵老西颤巍巍地把那枚铜印放进缸底:"这是老刘家人的念想,得让醋记着。"

海风不知何时从巷口钻进来,卷着陶缸里的醋香往东南方向飘。陈磊抬头望,月亮正从海峡那边爬上来,把藤架的影子拉得老长,一首伸到院门外,像在等什么人顺着影子走回来。

作者“加菲是兔不是猫”推荐阅读《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