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磊带着那箱信件回到坛场时,赵老西正蹲在塌了的藤架旁发呆。见他们进门,老头突然往土里扒拉,指尖勾出半块碎瓷片,上面留着个模糊的"刘"字。
"这是当年埋退信时带出来的,"赵老西抹了把脸,"你爷爷总说,老刘家人的醋里有股犟劲,碎了瓷都带着香。"晓梅翻开新找的账本,1953年那页记着"藤架遭雷击,补修时添台湾樟木",木头纹理里还嵌着几粒紫苏籽,和台北寄来的一模一样。
周明远正对着《醋经》卷三比对,突然拍响桌子:"这里说'山海酿需用两岸樟木为引',难怪刘长河要在藤架里藏樟木!"话音刚落,院外传来拖拉机声,是邻村的王木匠,手里捧着个铁皮盒:"我爹临终前说,这是1968年一个台湾商人托他修的,非要刻上坛场的云纹。"
盒子打开,里面是副醋坊用的竹筛,篾条间藏着张纸条,字迹被虫蛀得斑驳:"基隆港三号仓有樟木,可续藤架。"陈磊突然想起台北仓库的暗格里,确实堆着几段樟木,年轮里浸着淡淡的醋香。
"我爹说那商人给了双倍工钱,只要在竹筛底刻'守义兄'三个字,"王木匠指着筛底的暗纹,"他总觉得那不是普通的修东西,就把盒子埋在了地窖。"晓梅翻到账本对应年份,果然记着"樟木无故增多,似有天意"。
这天夜里,坛场下起了暴雨。陈磊被雷声惊醒,发现赵老西不在房里。他举着灯往后院跑,见老头正跪在藤架废墟前,徒手刨着泥土,嘴里念叨:"当年你爷爷就埋在这儿,说'等雨把土泡软了,根就能钻过去'..."
雨水中,陈磊看见泥土里露出个陶罐,打开时呛出股陈年醋味。里面没有信,只有块浸透了醋的棉布,包着半枚铜印,印文是"坛场刘氏"。"是刘建国先生的私印!"周明远赶来时差点滑倒,"我在台北见过拓片,这印当年是陈守义亲手刻的,送给他当拜师礼!"
赵老西突然哭出声:"你爷爷临终前攥着这块布,说'老刘家人没忘本'。我总以为是他糊涂了..."雨声里,陈磊仿佛听见台北的海风也在回响,和坛场的雨声撞在一起,像谁在酿一坛跨越海峡的雨醋。
第二天雨停时,方继带着刘思安从台湾赶来,手里捧着个保温桶。"我爸让带来的,"刘思安打开桶盖,里面是新酿的紫苏醋,"他说当年在醋窖养伤,总听陈先生讲雨天酿醋的法子,就照着试了三十年。"
晓梅往醋里滴了滴坛场的井水,醋面浮起层细密的泡沫,聚成个模糊的"和"字。方继突然指着院角的新藤架——是王木匠带着乡亲们连夜搭的,用了基隆港的樟木和坛场的老榫卯,架上缠着台北的紫苏藤,正开出淡紫色的花。
赵老西摘下朵花,往嘴里嚼了嚼,酸得首皱眉,眼里却闪着光:"这味道,和当年刘先生在坛场种的一个样。"陈磊看着藤架投在地上的影子,在雨后的水洼里晃啊晃,像要和海峡对岸的影子接在一起。
这时,刘思安的手机响了,是刘长河发来的照片:台北的醋坊里,新搭的藤架上也开了花,花瓣上的水珠正往下滴,在地面汇成个小小的"归"字。海风吹过照片里的窗棂,仿佛带着坛场的醋香,在台北的晨光里打了个旋。
作者“加菲是兔不是猫”推荐阅读《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