坛场的夜深沉而静谧,月光洒在醋窖前,陈磊紧紧握着那枚刻有“基隆港三号仓,1949”的铜坛底,思绪万千。他知道,这不仅是揭开历史真相的关键,更是连接两岸情谊的又一条隐秘丝线。
“必须去基隆港。”陈磊打破沉默,目光坚定地看向周明远和晓梅,“不管那里藏着什么,都和《醋经》、和两岸的醋坊脱不了干系。”周明远沉思片刻,缓缓点头:“我联系下在台湾的旧友,看能不能帮上忙。这戒严虽己解除多年,但基隆港毕竟是重要港口,行事还得小心。”
几日后,陈磊和晓梅踏上了前往台湾的航班。飞机穿越云层时,晓梅看着窗外的云海,轻声说:“不知道这次,还会发现什么秘密。”陈磊握住她的手:“不管是什么,我们一起面对。”
抵达基隆港时,方继早己在码头等候。他的眼神里透着兴奋与紧张:“我爸听说你们要来,坚持要出院一起找。他说,这是他欠坛场的。”
众人来到三号仓库,这里堆满了陈旧的集装箱,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,吹得周围的绳索沙沙作响。刘长河坐在轮椅上,脸色苍白却难掩激动:“当年我藏东西时,特意在墙角做了记号。”在他的指引下,大家找到了一个锈迹斑斑的旧箱子。
打开箱子,里面是几个醋坛,坛身布满了岁月的痕迹。陈磊小心地揭开其中一个坛盖,一股刺鼻的酸味扑面而来,里面不是醋,而是一沓沓泛黄的信件和账本。
“这是……”晓梅颤抖着拿起一本账本,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从1949年开始,坛场与台湾之间未成功的贸易往来,还有刘长河为了保护醋坊和《醋经》,在台湾的种种周旋。信件则大多是刘长河写给陈守义的,虽从未寄出,却写满了思念与愧疚。
突然,方继在箱子底部发现了一个暗格,里面藏着一个精致的木盒。打开木盒,竟是一把用珊瑚和玉石镶嵌的醋勺,勺柄上刻着“两岸同醋,共盼团圆”。
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“这是我爷爷当年打算送给陈爷爷的。”刘长河眼眶泛红,“他说,等两岸能自由往来了,一定要带着这把勺子,去坛场喝一碗正宗的醋。”
就在这时,仓库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。几个穿着港口管理制服的人走进来,为首的皱着眉头:“你们在这里干什么?这仓库是重要区域,不许随便进入。”
陈磊刚想解释,刘长河却抢先开口:“这是我的东西,我来取。”说着,他拿出一张早己泛黄的收据,上面有当年基隆港接收这批货物的盖章。管理人员接过收据,仔细查看,脸色逐渐缓和:“原来是刘老先生,这些年一首没人认领,我们还以为是无主之物。既然是您的,那便拿去吧。”
众人带着箱子离开仓库,夕阳的余晖洒在海面上,波光粼粼。回到刘长河家中,大家围坐在一起,再次翻看那些信件和账本。晓梅突然指着一封信上的邮戳:“看,这个邮戳的日期和坛场收到紫苏籽的时间只差一天,会不会当时信件和紫苏籽是一起寄的,只是信件被退回了?”
陈磊点头:“很有可能。爷爷一首以为你们的信没寄出来,却不知道你们从未放弃联系。”刘长河拿起那把醋勺,轻轻抚摸:“如今,这把勺子终于有机会去坛场了。”
当晚,陈磊站在窗边,望着窗外的月光,给赵老西打去电话,将今日的发现一一告知。赵老西在电话那头感慨万千:“磊子,你们做得对。这些东西不仅是两家的回忆,更是两岸割舍不断的证明。”
挂断电话,陈磊看到晓梅正对着电脑屏幕忙碌。她回头笑着说:“我把今天的发现整理成了文档,打算在两岸的醋文化交流网站上发布,让更多人知道这段故事。”
海风从窗户吹进来,带着淡淡的醋香,那是刘长河家中还在酿造的醋。陈磊深吸一口气,仿佛闻到了坛场的味道。他知道,这一次的发现只是冰山一角,海峡两岸还有更多关于醋、关于情谊的故事等待着被挖掘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