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醋香载梦过海峡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拍摄设备的警报声在台湾醋坊的老院子里炸响时,刘长河正蹲在墙角看那株朝大陆方向生长的紫苏。屏幕突然黑下去的瞬间,他手里的水壶“当啷”掉在青石板上——壶里是刚从金门接的泉水,本想带回坛场掺进新醋里。

“硬盘烧了!”摄像师拍着机器后背首跺脚,“刚拍的缸底刻痕、老醋坊梁架,还有刘先生亲戚讲的故事,全在里面!”陈磊扑过去摸机身,滚烫的温度烫得他缩回手,指腹沾了点设备外壳的漆皮,像极了老缸底“同根”二字的颜色。

晓梅攥着刚整理好的拍摄清单发抖。清单最后一行是“拍紫苏根系”,她本想让镜头从台湾这株的根须,缓缓摇到手机里坛场那株的照片,现在纸页被她捏出了褶皱,倒像是根被扯乱的线。

“别急。”刘长河的远房亲戚突然开口,他刚从社区借来台旧笔记本,“我妈以前总说,坛场酿醋讲究‘留底’,新醋里得兑老醋引子。要不试试找本地修相机的?我认识个老师傅,专修老设备,说不定能把数据‘兑’出来。”

老师傅的铺子藏在台北一条老巷里,玻璃柜里摆着比陈磊岁数还大的胶片机。他接过硬盘翻来覆去看了看,指着接口处的焦痕说:“芯片没全坏,但得拆了慢慢挑。你们要是信我,明早来取——不过有个条件,给我讲讲那两口缸的故事,我孙女总说课本里的‘两岸’太抽象。”

当晚众人挤在亲戚家的老房子里。刘长河翻出父亲那封1955年的信,就着台灯光念:“……缸里的醋快酿好了,雨打缸沿的声,像你奶奶在坛场晒醋曲时哼的调。”亲戚突然红了眼眶:“我小时候总听见我妈对着空缸唱歌,原来调子是从这儿来的。”

半夜陈磊被窗外的雨声弄醒,看见亲戚蹲在院子里,正用手机给厦门的周明远发消息。“他说大桥监控拍到今晚海峡有货轮,要是硬盘能修好,他让货轮上的朋友帮忙捎去厦门刻盘,比快递快。”亲戚抬头时,鬓角的白发沾着雨珠,“我妈走前说,她1949年在坛场帮工时,见过你爷爷给缸盖刻花纹,说要刻成两岸的山形。”

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

第二天一早去取硬盘,老师傅举着放大镜笑:“挑出三分之一数据,够你们用了。”他孙女捧着本画册跑出来,上面画着两口缸在海峡两岸,缸沿飘着连在一起的紫苏叶:“老师说这叫‘血脉相连’。”陈磊突然想起坛场那株紫苏,掏出手机看晓梅发的照片——嫩芽竟在夜里又长了寸许,叶尖弯得像在招手。

返程前,亲戚往众人行李箱里塞了包东西:“这是我妈攒的醋曲,还有从金门红沙里筛的紫苏籽。”他指着机场大屏上的新闻,“你们看,厦金大桥要加开货运通道了,以后两岸的货不用绕路,就像这籽,想落在哪片土都行。”

飞机降落在厦门时,周明远己经等在机场。“硬盘我让人送电视台修复了,”他递过个保温桶,“坛场寄来的,晓梅说新酿的‘同根醋’出缸了,让你们先尝尝。”刘长河抿了口,酸香里带着点紫苏的清苦,像极了父亲信里写的味道。

当晚陈磊整理修复好的素材,突然停在一个画面——老师傅孙女画的画册入镜时,镜头扫过亲戚家的窗台,窗台上摆着个旧搪瓷缸,缸沿的缺口和坛场那口“状元缸”的缺口一模一样。他赶紧喊来刘长河,两人对着屏幕数缺口的纹路,数到第七道时同时停住——刘长河父亲的信里写过,1948年他给缸盖刻花纹时,不小心磕掉了缸沿一小块,“像月牙缺了个角”。

“是我妈当年从坛场带的!”视频那头的亲戚突然哭出声,“她说这缸装过坛场的第一茬醋,比金子还金贵。”

陈磊把这段画面剪进纪录片,结尾加了个镜头:厦门大桥的风铃在风中摇晃,铃声和刘长河敲缸的声响重叠时,两岸的紫苏叶同时朝着中间的海峡舒展。晓梅在旁边记台账,笔尖在“同根缸”那页停顿片刻,添了行字:“两岸醋香,共酿一坛。”

深夜的坛场,刘长河摸着刚运回来的台湾紫苏籽,突然听见老缸又在轻颤。这次缸沿的积水没画“回”字,倒顺着纹路汇成细小的溪流,漫过赵老西白天埋下的台湾红沙,在土里晕开浅红的圈——像极了地图上,海峡两岸连在一起的轮廓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