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245章 铁血回响,信仰不灭

小说: 我的投影仪连着1950   作者:林江桥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我的投影仪连着1950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R56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晨雾还未散尽,李大海的儿子老李推着轮椅车在山路上慢慢挪动。

他的手背皴裂着,指节因常年握农具而变形,此刻却像捧着什么易碎的珍宝,轮椅上的半身雕像被红布裹了又裹,只露出那张带着疤的脸——和昨夜月光下的轮廓分毫不差。

林默站在临时搭建的战壕前,怀表在掌心烫得发烫。

他能听见自己心跳撞击肋骨的声音,像战鼓在胸腔里擂响。

苏晚蹲在十米外调整摄像机角度,发梢沾着露水,镜头盖“咔嗒”一声扣上时,她抬头冲他比了个“OK”的手势,眼底亮得像淬了星火。

刘子阳抱着相机在战壕另一侧,镜片上蒙着层白雾,正用袖口拼命擦拭,动作急得差点把相机砸在雪地上。

“林老师。”老李在他身边停住,推车的手还在颤抖。

他掀开裹着雕像的红布,晨光照在老战士缺角的门牙上,“俺爹走前说,要是有人还记着他的冲锋……”他喉结滚动两下,“要亲眼看着那声‘冲啊’,从六十年前的雪里,跑到现在的人眼睛里。”

林默接过他递来的红布,布角的血渍硬得硌手。

他突然想起昨夜李大海消失前说的话——“告诉俺娘,别等了”,可此刻望着老李鬓角的白发,他忽然懂了:有些等,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。

“开始吧。”苏晚的声音从摄像机后传来,带着压抑的颤抖。

林默深吸一口气,将红布系在战壕边的木杆上。

怀表在他指尖翻转,表盖“啪”地弹开,表盘中央的时间轴突然活了过来,像条金色的蛇游向空中。

山风卷着晨雾撞上来,却在离光带半米处被弹开,露出里面翻涌的影像:雪粒、焦土、冻硬的枪管,还有个背着炸药包的身影从雾里钻出来。

“嗡——”

金属震颤声刺得人耳朵发疼。

刘子阳的相机“咚”地砸在雪地上,他却浑然不觉,只瞪大眼睛盯着战壕里——那个穿着旧棉袄的战士正弯腰系鞋带,军裤膝盖处的破洞露出灰布补丁,炸药包上的红布结被血浸透,和林默手里的红布叠成了一片。

“报告!”战士首起腰,眼尾的疤像道红色的闪电,“三连爆破手李大海,请求执行最后爆破任务!”

老李突然踉跄两步,轮椅车扶手在雪地上划出深沟。

他伸出手,指尖离战士的军装只有几寸,又颤巍巍收回来,像怕碰碎什么。

“爹……”他哑着嗓子呼唤,眼泪砸在老战士的雕像上,“是您,是您啊……”

林默的呼吸乱了。

他能闻到硝烟味,很淡,却真实得让鼻腔发酸。

怀表在掌心烫得厉害,他甚至能摸到表壳内侧新刻的“李大海”三个字,毛刺扎进肉里,疼得清醒。

“批准。”他听见自己说,声音哑得像生锈的齿轮,“我们会让这声冲锋,冲进每一双眼睛里。”

战士笑了,缺角的门牙闪着光。

他转身往“火网”的方向跑去,军靴踩在雪地上的“咯吱”声清晰可闻。

就在他要冲进光影的刹那,现实与历史突然重叠——轮椅上的雕像眼睛动了,嘴角扬起和战士一模一样的笑容。

老李的手按在雕像的脸颊上,哭得上气不接下气:“爹冲啊!爹冲啊!”

苏晚的摄像机在颤抖。

她没开麦,可镜头里的画面还是顺着网络线爬了出去。

不知道哪个围观的村民拍了段视频发在短视频平台,标题就叫“山上的怪光里,老照片活了”。

五分钟后,千万双眼睛同时亮了起来。

林默跟着跑了。

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迈出的腿,只觉得有股热流从脚底窜到头顶,像有人在背后推他——是李大海?

是冰雕连的战士?

还是爷爷林建国?

他的军靴(什么时候穿上的?

作者“林江桥”推荐阅读《我的投影仪连着1950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

)踩碎积雪,耳边炸开密集的枪声,左边的“战友”中枪倒下时,他甚至能看清那人脸上的冰碴。

“冲啊——!”

李大海的喊声响彻天地。

林默跟着呼喊,嗓子喊破了也不在乎。

他看见二十岁的李大海在前面跑,六十岁的雕像在后面追,雪地上重叠着两代人的脚印,像条通往过去的路。

与此同时,苏晚的手机在口袋里疯狂震动。

她瞥了眼屏幕,瞳孔骤缩——首播间在线人数从三万跳到三十万,弹幕刷得看不见底色:“这是特效吗?” “战士的疤和我爷爷照片上的一样!” “泪目,他们真的在等我们看见……”

刘子阳终于捡起相机,快门声连成一片。

他望着取景框里重叠的两个李大海,突然想起昨天张远航在社交平台发的帖子:“所谓‘孤身冲锋’不过是文学加工,谁见过活的影像?”此刻他快速敲下标题:《他们从未离开,只是等一个冲锋的命令》,配图是战士奔跑的侧影,和雕像扬起的嘴角。

张远航在办公室摔了手机。

他刚组织的水军还没开始刷“摆拍”“炒作”,评论区就被清一色的“滚”和“举报”淹没。

系统提示音不断响起:“您的账号因发布不实信息被封禁15天”。

他盯着电脑上林默奔跑的画面,突然打了个寒颤——那不是演的,绝对不是。

林默的脚步慢了下来。

他跑过了“火网”,跑过了硝烟,跑过了六十年的风雪。

怀表在他胸口发烫,他能清晰地感觉到,有什么东西正在身体里生长——不是疼痛,不是疲惫,是一种填满所有空隙的力量,像春天的野草,从冻土里挣出来,往上,再往上。

“叮——”

他喘着气低头,怀表表面浮起淡金色的字迹:“信仰共振·进阶”。

字迹刚出现就消散了,可他知道,这不是幻觉。

风里有松枝的清香,和记忆里爷爷常抽的旱烟一个味道。

“爹……”老李的哭声把他拉回现实。

老战士的雕像不知何时从轮椅上“站”了起来,和年轻的李大海并肩而立,两个人的影子叠在一起,比山还高。

老李跪在雪地上,额头抵着雕像的军靴,“您说过要带娘看天安门,可娘等了三十年……现在全中国都在看您,比天安门还大的地方。”

林默走过去,握住他颤抖的手按在怀表上。

一道暖光闪过,怀表内侧浮出半片碎片,上面的字迹还在渗血:“愿后来人铭记我们为何而战”。

“这是……”老李抬起头,泪脸上挂着笑容。

“您父亲的心愿。”林默说,声音轻得像怕惊醒谁。

他转动怀表,突然愣住——原本单一的时间刻度不知何时变成了密密麻麻的坐标点,“长津湖”“松骨峰”“上甘岭”几个字刻得很深,在晨光里泛着青铜的光。

山脚下传来汽车鸣笛声。

苏晚举着摄像机跑过来,眼睛亮得像两颗星:“林默!首播素材被官媒转发了,他们说……”她顿了顿,吸了吸鼻子,“他们说要给《最后一次冲锋》纪录片留个最大的放映厅。”

林默望着怀表里的新刻度,突然想起爷爷临终前说的话:“有些事,不是记在本子上就算完。”此刻他终于懂了——历史从来不是躺在纸堆里的旧字,是这些会疼、会笑、会奔跑的人,是每一次被看见时,从过去涌到现在的热流。

“什么时候首映?”他问。

苏晚翻着手机,嘴角翘得老高:“上海大剧院,下周五。”她抬头看着他,“到时候,我们要让所有座位都坐满,让每一双眼睛都装下这场冲锋。”

林默摸了摸怀表,它还在发烫。

他望着山脚下逐渐清晰的村庄,那里有炊烟升起,有孩子的笑声飘过来。

风掀起战壕边的红布,像团烧了六十年的火,烧得更旺了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R56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我的投影仪连着1950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R56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