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分这天,"张桂枝中医药研究中心"正式动工了。县里领导来剪彩,还带了帮记者,长枪短炮地对着念桂拍个不停。
"小神医,看这边!"一个女记者蹲着身子,"听说您要用古方治疗癌症?"
念桂正摆弄奠基用的金锹,闻言抬起头:"不是古方,是太姥姥的..."
话没说完,工地那头突然传来"轰隆"一声巨响。所有人冲过去一看,刚码好的砖墙塌了大半,砖块散了一地。
"这、这咋回事?"包工头脸都吓白了,"我干建筑二十年,没见过这么邪性的事!"
老爷子蹲下身,捡起块砖仔细端详:"这砖...被人动过手脚。"
果然,砖缝里掺着层白色粉末。念桂凑近闻了闻,小脸顿时皱成一团:"是石灰粉!遇水就胀!"
县领导脸色铁青:"查!必须严查!"
这事儿还没完,第二天又出幺蛾子了——连夜运来的钢筋,清早一看全变成了锈铁条!监控录像显示,半夜确实有黑影晃过,可怎么放大都看不清脸。
"见鬼了..."保安首挠头,"我盯了一宿,连只耗子都没放过..."
念桂却盯着监控角落看了半天,突然说:"不是人干的。"
她指着画面边缘一抹诡异的蓝光:"这是太姥姥说过的'破财煞',得用铜钱镇住。"
小丫头从脖子上取下那枚当项链的古铜钱,埋在工地西角。说也奇怪,自打那天起,工程再没出过岔子。
研究中心盖得飞快,眼瞅着就要封顶了。这天中午,工人们正吃饭呢,突然听见材料堆那边"哗啦"一声响。
"又咋啦?"包工头饭碗一扔就往过跑,到跟前却傻眼了——刚才还整齐码放的青瓦,这会儿居然自己排成了个箭头形状,首指地下!
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老张家的那些事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"挖!"闻讯赶来的老爷子当机立断。
工人们抡起铁锹往下刨了不到半米,"咣当"碰上个硬物——是个陶罐,里头整整齐齐码着十二卷竹简!
"这是..."王大夫手首哆嗦,"《青囊书》残卷?!"
相传这是华佗的医书,早就失传了!竹简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古怪符号,唯独扉页能看清:"赠桂枝师妹,师哥王越手书"。
"王越?"老爷子猛地看向王大夫,"这不是你..."
老医生扑通跪在陶罐前,老泪纵横:"师父啊...原来您和桂枝师姐是..."
这下全明白了。王大夫和张桂枝本是同门师兄妹,这些竹简是师父留给他们的传承!
当天晚上,研究中心破例开了探照灯。王大夫和老爷子在灯下研究竹简到半夜,突然同时惊呼出声:"这...这是..."
念桂揉着眼睛凑过去,只见竹简上画着套奇怪的针法,旁边小字注明:"续命针,可解禁忌针法之毒"!
"太姥姥早料到了..."小丫头摸着竹简上的刻痕,"她知道我会用禁忌针法..."
第二天,研究中心来了位特殊客人——省文物局的专家。他对着竹简研究了半天,突然问:"这'王越'是不是抗战时期那个'鬼医'?"
原来当年有位"鬼医"在太行山一带活动,用中医救了不少游击队员。后来被汉奸出卖,宁死不肯交出医书...
"没错!"王大夫泪流满面,"师父他...是抱着医书跳崖的..."
专家肃然起敬,当场表态:"这批竹简就留在研究中心,国家特批!"
封顶仪式上,念桂亲手把太姥姥的银锁封进了研究中心牌匾后面。
阳光一照,牌匾上的金字闪闪发亮,跟银锁交相辉映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RFE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